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42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5
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一体连接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水平设置,且与支撑杆设置方向垂直;在支撑杆底部固定设置有装配杆,且装配杆底面边缘一体设置有铲板,所述支撑杆侧边通过连杆设置有肥料桶;所述肥料桶底部设置有肥料导管,所述肥料导管固定设置于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其底部为开口形式,且与废料桶内腔腔室连通;所述装配杆上设置有脚踏出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铲板脚踏入土与肥料出肥的同步作业,省去了现有技术中还需要额外操作手闸的复杂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设备结构更为简单,装配更为方便,且造价低廉,极具市场推广价值。极具市场推广价值。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农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施肥是现代农业必不可少的管理环节,区别于大面积平整耕地的施肥作业,果树施肥或者田间地垄的小面积施肥作业,还是需要人工完成。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2022540459.4公开的一种手动施肥器,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工压力,但是其设置形式存在不合理之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其施肥桶直接插地,并在插地后通过手闸拉动,带动其肥闸板张开,然后废料落入土地。也就是说,肥闸板部分是以闭合状态入土,并在泥土内,在通过手闸拉动张开,这样操作非常的费力,也就是需要较大的手闸拉动力量,才能实现肥闸板打开;又如中国专利CN202220383327.1公开的一种手动施肥装置,该设备的施肥漏口在铲土板之上,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问题,但是其肥料的释放还是需要通过手闸的拉动,并且经过多个转向疏导,造成不必要操作的同时,对手闸拉力要求同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
[0004]设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一体连接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水平设置,且与支撑杆设置方向垂直;
[0005]在支撑杆底部固定设置有装配杆,且装配杆底面边缘一体设置有铲板;
[0006]所述支撑杆侧边通过连杆设置有肥料桶;
[0007]所述肥料桶底部设置有肥料导管,所述肥料导管固定设置于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其底部为开口形式,且与废料桶内腔腔室连通;
[0008]所述装配杆上设置有脚踏出肥装置,所述脚踏出肥装置设置形式采用如下形式:
[0009]所述脚踏出肥装置包括弹簧固定梁,所述弹簧固定梁固定设置于装配杆的侧边;
[0010]所述弹簧固定梁底部挂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末端挂接于脚踏杆上;
[0011]所述脚踏杆底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穿过装配杆,其底部一体连接有横向连杆,所述横向连杆为多段折弯结构,其末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挡肥块,所述挡肥块活动设置于肥料导管的出口位置。也就是在非外力介入,或者说未踩踏脚踏杆时,由于弹簧拉力,挡肥块堵住肥料导管出口,避免肥料漏出,对应的,踩踏脚踏杆时,挡肥块与肥料导管出口位置分离,肥料颗粒自然流出。
[0012]进一步的,所述铲板为过度平滑的弧形铲板,其中部下凹开设有肥料导流槽;
[0013]所述肥料导管的出口对应肥料导流槽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杆与支撑杆的连接位置位于装配杆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位置;支撑杆与装配杆连接位置的长侧边一端装配脚踏出肥装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杆两端头设置有防滑胶套。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现了铲板脚踏入土与肥料出肥的同步作业,省去了现有技术中还需要额外操作手闸的复杂操作,提高了作业效率的同时,设备结构更为简单,装配更为方便,且造价低廉,极具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脚踏出肥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基于图2视角的左视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1‑
握持杆
ꢀꢀ2‑
支撑杆
ꢀꢀ3‑
弹簧固定梁
ꢀꢀ4‑
弹簧
ꢀꢀ5‑
活动杆
ꢀꢀ6‑
脚踏杆
ꢀꢀ7‑
装配杆
ꢀꢀ8‑
横向连杆
ꢀꢀ9‑
铲板
ꢀꢀ
10

挡肥块
ꢀꢀ
11

肥料导管
ꢀꢀ
12

肥料桶。
[00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照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包括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上部一体连接有握持杆1,所述握持杆1水平设置,且与支撑杆2设置方向垂直;
[0024]在支撑杆2底部固定设置有装配杆7,且装配杆7底面边缘一体设置有铲板9;
[0025]所述支撑杆2侧边通过连杆设置有肥料桶12;
[0026]所述肥料桶12底部设置有肥料导管11,所述肥料导管11固定设置于支撑杆2的外表面上,其底部为开口形式,且与废料桶内腔腔室连通;
[0027]所述装配杆7上设置有脚踏出肥装置,所述脚踏出肥装置设置形式采用如下形式:
[0028]所述脚踏出肥装置包括弹簧4固定梁3,所述弹簧4固定梁3固定设置于装配杆7的侧边;
[0029]所述弹簧4固定梁3底部挂设有弹簧4,所述弹簧4末端挂接于脚踏杆6上;
[0030]所述脚踏杆6底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穿过装配杆7,其底部一体连接有横向连杆8,所述横向连杆8为多段折弯结构,其末端的上表面设置有挡肥块10,所述挡肥块10活动设置于肥料导管11的出口位置。也就是在非外力介入,或者说未踩踏脚踏杆6时,由于弹簧4拉力,挡肥块10堵住肥料导管11出口,避免肥料漏出,对应的,踩踏脚踏杆6时,挡肥块10与肥料导管11出口位置分流,肥料颗粒自然流出。
[0031]进一步的,所述铲板9为过度平滑的弧形铲板9,其中部下凹开设有肥料导流槽;
[0032]所述肥料导管11的出口对应肥料导流槽设置。
[0033]进一步的,所述装配杆7与支撑杆2的连接位置位于装配杆7整体长度的三分之一位置;支撑杆2与装配杆7连接位置的长侧边一端装配脚踏出肥装置。
[0034]进一步的,所述握持杆1两端头设置有防滑胶套。
[0035]本技术使用时,踩踏脚踏杆6使其贴紧装配杆7,挡肥块10与肥料导管11出口位置分离,肥料颗粒自然流出,落入铲板9的肥料导流槽,同时,随着铲板9部分入土,向后抽离铲板9,肥料即可落入铲板9挖出的孔洞内。
[00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及的权利要求。
[0037]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式定点追肥设备,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部一体连接有握持杆,所述握持杆水平设置,且与支撑杆设置方向垂直;在支撑杆底部固定设置有装配杆,且装配杆底面边缘一体设置有铲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侧边通过连杆设置有肥料桶;所述肥料桶底部设置有肥料导管,所述肥料导管固定设置于支撑杆的外表面上,其底部为开口形式,且与废料桶内腔腔室连通;所述装配杆上设置有脚踏出肥装置,所述脚踏出肥装置设置形式采用如下形式:所述脚踏出肥装置包括弹簧固定梁,所述弹簧固定梁固定设置于装配杆的侧边;所述弹簧固定梁底部挂设有弹簧,所述弹簧末端挂接于脚踏杆上;所述脚踏杆底面固定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