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231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包括微滤机单元、沙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多孔填料单元、第一弹性填料池单元、第二弹性填料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以及消毒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消毒池单元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池体相对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池体内从进水侧到出水侧依次设置有初滤区、一级消毒区、二级消毒区和终级消毒区;初滤区用于过滤不溶于水的杂质、降低水分浊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多级消毒机构能够有效对污水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效果好。并且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初滤区和一级消毒区之间过滤颗粒状杂质,降低污水的浊度,使得后续的消毒效果更佳。使得后续的消毒效果更佳。使得后续的消毒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尾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需要投放人工合成饵料或小杂鱼等鲜活饵料,而残剩饵料以及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是造成养殖池内自身污染的最主要来源。污染产生的主要表现为:残剩饵料及排泄物和动植物尸体在微生物分解过程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并释放出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氨氮、硫化物等产物,从而增加水体中COD、总氮、总磷、氨氮等物质的含量,进而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增加水体底质耗氧量,降低底质氧化还原能力,导致底栖生物的组成与数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因此对水产养殖尾水进行净化处理时很有必要的。
[0003]现阶段,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系统一般包括沙滤池单元、多孔填料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以及消毒池单元等,并且在对水质进行消毒时一般采用紫外线消毒器,但是现有的紫外线消毒器结构固定,不方便在养殖尾水处理过程中安装使用,同时其消毒效果不佳,并不适用于现有的水产养殖尾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包括微滤机单元、沙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多孔填料单元、第一弹性填料池单元、第二弹性填料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以及消毒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
[0006]消毒池单元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池体相对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
[0007]池体内从进水侧到出水侧依次设置有初滤区、一级消毒区、二级消毒区和终级消毒区;
[0008]初滤区用于过滤不溶于水的杂质、降低水分浊度;
[0009]一级消毒区内安装有若干一级消毒机构;
[0010]二级消毒区内设置有由壳体形成的输水通道,且输水通道内设置有中心紫外线消毒灯,输水通道的出水端还安装有消毒盒,消毒盒内设置有若干个水道,水道和输水通道连通;水道内设置有二级消毒机构;
[0011]终级消毒区内设置若干组终极消毒机构。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初滤区和一级消毒区之间通过滤网分隔。
[0013]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初滤区和一级消毒区之间过滤颗粒状杂质,降低污水的浊度,使得后续的消毒效果更佳。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一级消毒机构设有若干,一级消毒机构包括转动设
于一级消毒区内的转轴、沿周向分布在转轴外侧的若干旋转板,旋转板内安装有板式紫外线消毒灯,旋转板上开设若干个用于降低阻力的通孔,且旋转板的外侧还可拆卸固定有过滤网,一级消毒机构还包括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0015]一级消毒机构能够对水分进行初步消毒,且旋转式结构能够使得水分经过时与其接触更广,消毒更佳充分。
[001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二级消毒机构为安装在水道中的第二紫外线消毒灯。
[0017]通过设计的第二紫外线消毒灯能够进一步达到消毒效果。
[001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水道中还设置有包覆机构,以用于包覆在第二紫外线消毒灯的外侧,且包覆机构和第二紫外线消毒灯之间形成输送水分的通道,包覆机构包括硬质灯罩、连接两个硬质灯罩的两个弹性灯罩,且硬质灯罩和弹性灯罩之间形成供水分通过的通道,通道两端均设置有端板,端板上开设进/出水分的通水孔,且水道内还设置有驱动两个硬质灯罩靠近或远离的调节机构。
[0019]包覆机构的大小能够调节,从而使得第二紫外线消毒灯的消毒效果发生改变,根据水质的调节进行旋转。上述原理的依据是消毒效果是受紫外线消毒灯距离水分的大小影响的,距离越小消毒效果越佳,反之越差。
[002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调节机构包括插接套筒、滑动插接于插接套筒的插杆,插杆的外端和硬质灯罩连接,插接套筒的一端和水道的内壁连接,插接套筒内还安装有电磁铁,插杆的内端具有磁吸,且插杆和电磁铁之间通过弹性连接单元连接。
[0021]通过上述调节机构,能够方便自动调节包覆机构的大小,操作简单方便。
[002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弹性灯罩为能够伸缩的波纹板,且弹性灯罩为为透明制品。
[0023]上述结构,方便获得,并且能够实现改变包覆结构内部截面大小的目的。
[002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终极消毒机构设有若干组,且终极消毒机构包括固定在终极消毒区底部的底座、可拆卸安装于底座的第三紫外线消毒灯、安装于底座上的清洁机构。
[0025]通过上述的清洁机构,能够刮除残留在灯罩表面的污垢。
[002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底座上设置有套筒,第三紫外线消毒灯的底端固定有插头,插头和套筒之间配合连接,套筒内还安装有承接插头的绝缘垫。
[0027]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装置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
[002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清洁机构包括转动套设在套筒外侧的螺旋桨、固定在螺旋桨外壳上的竖杆,竖杆沿第三紫外线消毒灯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竖杆上固定有与第三紫外线消毒灯的灯罩外壁接触的刮板,且刮板为绝缘制品。
[0029]通过上述清洁机构,能够利用污水流动的势能作为,更加节约能源,同时能够降低污水流速,使得其消毒时间更长,进一步提高消毒效果。
[003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包括微滤机单元、沙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多孔填料单元、第一弹性填料池单元、第二弹性填料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以及消毒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消毒池单元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池
体相对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池体内从进水侧到出水侧依次设置有初滤区、一级消毒区、二级消毒区和终级消毒区;
[003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初滤区用于过滤不溶于水的杂质、降低水分浊度;一级消毒区内安装有若干一级消毒机构;二级消毒区内设置有由壳体形成的输水通道,且输水通道内设置有中心紫外线消毒灯,输水通道的出水端还安装有消毒盒,消毒盒内设置有若干个水道,水道和输水通道连通;水道内设置有二级消毒机构;终级消毒区内设置若干组终极消毒机构。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的多级消毒机构能够有效对污水进行紫外线消毒,消毒效果好。并且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初滤区和一级消毒区之间过滤颗粒状杂质,降低污水的浊度,使得后续的消毒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循环处理利用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消毒池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终极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即终极消毒机构的俯视图;
[0038]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的A处放大图;
[003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级消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7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滤机单元、沙滤池单元、蛋白分离池单元、多孔填料单元、第一弹性填料池单元、第二弹性填料池单元、吸附池单元、蓄水池单元以及消毒池单元;各单元之间依次连通;所述消毒池单元包括池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相对两侧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池体内从进水侧到出水侧依次设置有初滤区、一级消毒区、二级消毒区和终级消毒区;所述初滤区用于过滤不溶于水的杂质、降低水分浊度;所述一级消毒区内安装有若干一级消毒机构;所述二级消毒区内设置有由壳体形成的输水通道,且输水通道内设置有中心紫外线消毒灯,输水通道的出水端还安装有消毒盒,消毒盒内设置有若干个水道,所述水道和输水通道连通;水道内设置有二级消毒机构;所述终级消毒区内设置若干组终极消毒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滤区和一级消毒区之间通过滤网分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消毒机构设有若干,一级消毒机构包括转动设于一级消毒区内的转轴、沿周向分布在转轴外侧的若干旋转板,旋转板内安装有板式紫外线消毒灯,所述旋转板上开设若干个用于降低阻力的通孔,且旋转板的外侧还可拆卸固定有过滤网,所述一级消毒机构还包括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消毒机构为安装在水道中的第二紫外线消毒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循环处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中还设置有包覆机构,以用于包覆在第二紫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婷杨坤赵秀侠高娜崔凯卢文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