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29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及方法,包括固定机座、回转单元、调整单元、增材单元、减材单元,以及中央控制单元,所述固定机座用于固定安装到待修复的转轮上,回转单元安装在固定机座上,调整单元安装在回转单元上,增材单元安装到调整单元上能够对转轮进行增材加工,减材单元安装到调整单元上能够对转轮进行减材加工,调整单元用于调节增材单元和减材单元的加工位置,中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回转单元、调整单元、增材单元、减材单元协调运行。固定机座用于安装到待修复的转轮上,回转单元安装在固定机座上,回转单元能够依靠自身动力转动,从而带动调整单元上的增材单元和减材单元对转轮的止漏环进行快速修复加工。减材单元对转轮的止漏环进行快速修复加工。减材单元对转轮的止漏环进行快速修复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水轮机转轮制造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型混流式水轮机组而言,转轮是其关键部件,承担着将水的势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水轮机带动发电机,使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转轮止漏环作为机组重要部件,机组在长时间运行后,其过流面不可避免的出现鱼鳞状磨损,甚至出现较深的凹槽状磨损,造成表面尺寸精度被破坏,空蚀和磨损,进而降低了发电效率,并且严重威胁着水电站的运行安全。影响转轮稳定运行,从而需要对止漏环缺陷部分进行修复处理。
[0003]中国专利文献CN107662070A,公开/公告日:2018.02.06,公开了一种水轮机转轮自动焊接修复系统,通过焊接机器人对转轮进行焊接修复,但是该系统只能用于焊接修复,并不能对修复的区域进行减材再加工使修复的部位满足技术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机座(1)、回转单元(2)、调整单元(12)、增材单元、减材单元,以及中央控制单元(10),所述固定机座(1)用于固定安装到待修复的转轮(17)上,回转单元(2)安装在固定机座(1)上,调整单元(12)安装在回转单元(2)上,增材单元安装到调整单元(12)上能够对转轮(17)进行增材加工,减材单元安装到调整单元(12)上能够对转轮(17)进行减材加工,调整单元(12)用于调节增材单元和减材单元的加工位置,中央控制单元(10)用于控制回转单元(2)、调整单元(12)、增材单元、减材单元协调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座(1)为法兰结构,固定机座(1)的下侧能够与转轮(17)的中心对接固定,回转单元(2)安装在固定机座(1)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单元(2)包括回转中心体(3)、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分别安装在回转中心体(3)相对的两侧,调整单元(12)安装在第一悬臂(4)上,回转中心体(3)驱动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围绕回转中心体(3)的中心轴旋转,回转中心体(3)的中心轴与固定机座(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臂(5)的末端安装有配重(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单元(12)包括横向滑轨(121)、横向滑座(122)和纵向滑座(123),所述横向滑轨(121)安装在回转单元(2)的第一悬臂(4)上,横向滑座(122)滑动的安装在横向滑轨(121)上,纵向滑座(123)安装在横向滑座(122)上,所述横向滑座(122)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25)驱动,纵向滑座(123)通过第二驱动器(124)驱动,所述增材单元或减材单元能够安装到纵向滑座(123)的下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材单元为光粉同轴激光熔覆系统,所述光粉同轴激光熔覆系统包括水冷机(6)、气载送粉器(7)、红外连续激光器(9)以及激光熔覆头(16),激光熔覆头(16)安装在调整单元(12)的纵向滑座(123)下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大型水轮机转轮止漏环增减材一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机(6)、气载送粉器(7)和红外连续激光器(9)安装在回转单元(2)上,所述回转单元(2)的第一悬臂(4)上设有第一放置仓(41),第二悬臂(5)上设有第二放置仓(51),水冷机(6)和气载送粉器(7)安装在第二放置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攀蒋鹏张易万刚刘辉徐进耿在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