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27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4
本申请涉及五金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包括机架、自动上料组件、冲孔组件、攻牙组件以及转移组件;其中,机架用于起支撑承载作用,冲孔组件、攻牙组件和转移组件均安装于机架上,在机架上设置有上料工位、冲孔工位、攻牙工位和下料工位,自动上料组件的出料端与上料工位相通,以用于自动供给金属件,冲孔组件用于对位于冲孔工位上的金属件自动进行冲孔加工,攻牙组件用于对位于攻牙工位上的金属件自动进行攻牙加工,转移组件用于驱动位于上料工位内的金属件依次在冲孔工位、攻牙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转移。本申请具有提高非标准螺纹锁付件加工效率的效果。具有提高非标准螺纹锁付件加工效率的效果。具有提高非标准螺纹锁付件加工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五金加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五金产品加工中,经常需要使用到非标准的螺纹锁付件,与平常可见的螺母不同,这类螺纹锁付件用的场景需要根据产品的实际构造来,不具有通用型,因此外观形状可能呈矩形、三角形等非正六边形状设置,并且,这类螺纹锁付件还可能呈薄片状设置。并且,因为产品更新迭代的因素,这类螺纹锁付件还无法形成规模化,导致这类螺纹锁付件的供应难以确保,且因为属于非标准零件,采购成本也相对较大,因此一般是由厂家自己采购金属件作为原材料进行冲孔加工。
[0003]相关技术中,在自主加工螺纹锁付件时,需要先利用冲孔机进行冲孔,然后在利用攻牙机进行攻牙,上述两个步骤均需要有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且,金属件冲孔结束后,还需要人工搬运转移至攻牙机处进行攻牙,采用该方式较为耗费人力,且效率较低,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其具有提高非标准螺纹锁付件加工效率的效果。<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用于起支撑承载作用,所述机架(1)上具有上料工位、冲孔工位、攻牙工位和下料工位;自动上料组件(2),所述自动上料组件(2)的出料端与上料工位相通,所述自动上料组件(2)用于自动供给金属件;冲孔组件(3),所述冲孔组件(3)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冲孔组件(3)用于对位于冲孔工位上的金属件自动进行冲孔加工;攻牙组件(4),所述攻牙组件(4)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攻牙组件(4)用于对位于攻牙工位上的金属件自动进行攻牙加工;以及转移组件(5),所述转移组件(5)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转移组件(5)用于驱动位于上料工位内的金属件依次在冲孔工位、攻牙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转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组件(5)包括:转移杆(51),所述转移杆(51)可移动的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转移杆(51)的移动方向沿转移杆(5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移杆(51)上设置有两道定位槽(511),所述冲孔工位和攻牙工位分别位于转移杆(51)的两长边侧上;第一平移机构(52),所述第一平推机构用于控制金属件于转移杆(51)和冲孔工位之间转移;以及第二平移机构(53),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3)用于控制金属件于转移杆(51)和攻牙工位之间转移;其中,当转移杆(51)来回移动时,其中一道定位槽(511)能够与上料工位或冲孔工位相通,另外一道定位槽(511)能够与冲孔工位或攻牙工位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移机构(52)包括两件分别位于转移杆(51)和冲孔工位相反设置的一侧上的第一气缸(521),两所述第一气缸(521)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其中,当转移杆(51)移动至远离上料工位的一端时,靠近所述上料工位的定位槽(511)与冲孔工位相通、且位于两件第一气缸(5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移机构(53)包括两件分别位于转移杆(51)和攻牙工位相反设置的一侧上的第二气缸(531),两所述第二气缸(531)的活塞杆相对设置;其中,当转移杆(51)移动至远离上料工位的一端时,远离所述上料工位的定位槽(511)、冲孔工位和下料工位依次相通、且均位于两件第二气缸(531)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穿孔攻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依次连通上料工位、冲孔工位、攻牙工位和下料工位的活动槽(13),所述转移组件(5)包括:流体推料机构(54),所述流体推料机构(54)包括水泵(541)和过滤箱(542),所述过滤箱(542)的进水端与下料工位相通,所述水泵(541)的进水端与过滤箱(542)的出水端相通,且所述水泵(541)的出水端与活动槽(13)连接有上料工位的一端相通;以及电磁吸附机构(56),所述电磁吸附机构(56)设置有两件,两所述电磁吸附机构
(56)分别安装于冲孔工位和攻牙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强沈明聪陈美香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鹭镁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