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亲肤抗菌型内衣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衣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亲肤抗菌型内衣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衣物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内衣的选择不仅注重柔软舒适,更注重健康、保健功能。传统的内衣面料一般多为棉纤维、化纤纤维织物,虽然舒适性较强,但也存在透气性差、易滋生细菌、易产生异味等问题。
[0003]天然纤维是最易受到微生物损害的纺织材料。天然纤维易吸湿,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其大分子结构易被所沾污的微生物所分泌的酶水解而释放出营养物质;从而使微生物获得更多的营养而大量繁殖,最终造成纺织品的霉变、脆化和力学性能下降等。合成纤维的大分子结构本身具有很强的抗微生物性能,但由于其在纺、织、染和后整理加工过程中,会“沾染”上各种油剂、助剂和整理剂等,微生物通过这些营养源得以繁殖,其各种酸性或碱性代谢产物会使聚合物的大分子链发生降解,纤维的力学性能下降和变色等现象也就随之发生。
[0004]如何改善现有的内衣面料亲肤性不佳、抗菌性能差,而且经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亲肤抗菌型内衣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按照重量份称取棉纤维40
‑
60份、莫代尔纤维20
‑
30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15
‑
45份,备用;步骤二:将棉纤维、莫代尔纤维、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混合均匀形成混合纤维;步骤三:将混合纤维纺织成型,得到该亲肤抗菌型内衣面料;其中,所述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将聚丙烯腈纤维加入至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取出后放置于胶原蛋白溶液中,之后加入增强抑菌剂,之后浸泡,取出后进行烘焙、洗涤、烘干,得到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所述聚丙烯腈纤维、氢氧化钠溶液、胶原蛋白溶液以及增强抑菌剂的用量比为1g:50
‑
100g:50
‑
60g:1
‑
9g,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
15%,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
‑
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亲肤抗菌型内衣面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抑菌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A1:将2,1,3
‑
苯并噻二唑、氢溴酸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混合溶液,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重结晶、干燥,得到中间体1;A2:将中间体1、2
‑
三丁基锡噻吩、四(三苯基膦)钯以及甲苯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2;A3:将中间体2、四氢呋喃以及N
‑
溴代琥珀酰亚胺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蒸馏水中,之后萃取,将萃取液用无水硫酸镁干燥,之后真空抽滤,将滤液洗脱,将洗脱液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3;A4:将对羟基苯甲腈、氯仿加入至三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三氟甲磺酸,滴加完毕后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加入至氨水中,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干燥,得到中间体4;A5:将中间体3、中间体4、四(三苯基膦)钯以及甲苯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至无水乙醇中,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干燥,得到中间体5;A6:将十二胺、无水乙醇加入至四口烧瓶中,边搅拌边逐滴加入甲酸溶液和甲醛溶液,滴加完毕后升温至回流并继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调节pH,之后旋转蒸发,得到中间体6;A7:将中间体5、中间体6以及甲苯加入至三口烧瓶中搅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产物冷却至室温,之后加入至无水乙醚中,析出沉淀,之后真空抽滤,将滤饼重结晶,得到增强抑菌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亲肤抗菌型内衣面料的制备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糜桂,童诗存,玉德英,庞玉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沣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