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2737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24 16:39
本申请公开了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进行预处理;将亚麻纤维与竹纤维制成熟条并制成细纱;以细纱和棉纤维分别作为经纬线编织成混纺面料;对混纺面料进行染色、烘干、清洗和晾干后,得到成品的儿童内衣混纺面料,在日常使用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染色剂内添加抗菌成分,能够有效避免细菌在面料上滋生,亚麻纤维具有强度较高的优点,与棉纤维和竹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兼具柔软和便于定型的优点,而且具备良好的防霉和抗菌效果。而且具备良好的防霉和抗菌效果。而且具备良好的防霉和抗菌效果。

Production method of children's underwear blended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天然纤维素虽然具有穿着舒适性、可再生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但在服用过程中,因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吸湿能力,纤维制品极易附着微生物,并为其繁殖和传播创造条件,从而造成纤维强力的损伤、产生污点和褪色、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甚至造成疾病的传播,容易影响抵抗力较低的儿童的健康,由此有必要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本申请提供了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将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编织成混纺面料;
[0006]S2、对混纺面料进行煮漂;
[0007]S3、将煮漂后的混纺面料置入预处理液内进行预处理;
[0008]S4、对预处理后的混纺面料进行汽蒸;
[0009]S5、将汽蒸后的混纺面料置入染色剂进行染色,染色时间为15~35min、染色温度为100~110℃;
[0010]S6、将完成染色的混纺面料置入烘干设备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0~20min、烘干温度为50~55℃;
[0011]S7、对完成烘干的混纺面料进行清洗和晾干后,得到成品的儿童内衣混纺面料;
[0012]其中,所述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依次为10%~50%、20%~60%、15%~60%,所述染色剂的组分内包含抗菌成分。
[0013]同时公开了一种烘干设备,包括:
[0014]若干连接架,其一端与各相邻组连杆的铰接点铰接,另一端与各燕尾槽一传动连接;
[0015]若干大引导辊,分别转动安装在烘干内腔上部和下部;
[0016]若干小引导辊,一对一组,各组小引导辊分别转动安装在各连接架上。
[0017]升降驱动单元包括:
[0018]升降壳,其设置在烘干箱体顶部且其内腔与烘干内腔连通;
[0019]升降板,其竖直滑动安装升降壳内腔中;
[0020]若干支柱,固定安装在升降板底部供连接单元连接;
[0021]横移滑块,其具有螺孔且两端分别活动穿插过升降壳两端侧壁伸出其外;
[0022]丝杠,其通过电机驱动与螺孔传动连接;
[0023]传动机构,其用于使升降板随横移滑块的横向移动而升降。
[0024]传动机构包括:
[0025]燕尾槽二,其设置在升降板顶部;
[0026]若干摆臂,中部均与升降壳内侧壁铰接;
[0027]若干联动滑块,均与燕尾槽二滑动配合并分别与各摆臂的一端铰接;
[0028]若干传动槽,竖直间隔设置在横移滑块侧壁上;
[0029]若干传动圆柱,分别滑动安装在各传动槽中且同时与各摆臂远离联动滑块端固定连接。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1、通过在染色剂内添加抗菌成分,能够有效避免细菌在面料上滋生,亚麻纤维具有强度较高的优点,与棉纤维和竹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兼具柔软和便于定型的优点,而且具备良好的防霉和抗菌效果;
[0032]2、通过热风机、导流板、反射板和排风机的作用,对初进入烘干内腔中的混纺面料进行预热和初步烘干,并且使热新风替换烘干内腔中的湿热气流,提高了对混纺面料的烘干速度;
[0033]3、通过承接槽和承接抽屉的设置,初入烘干内腔中的混纺面料上滴落的染料流经导流板上表面后滴落到承接抽屉中,便于工作人员对烘干内腔中的染料进行清理或回收利用;
[0034]4、通过连杆、连接杆、横移滑槽、横移滑板、连接架、燕尾槽一、小引导辊、升降壳、升降板、支柱、横移滑块、螺孔、丝杠、燕尾槽二、摆臂、联动滑块、传动槽和传动圆柱的配合,使各电加热板之间和各组小引导辊之间的间距同时得到调整,让各电加热板能够非常接近混纺面料上下侧表面,使电加热板保持较低发热功率时仍能够对混纺面料提供足够的烘干温度,降低了能量损耗,节约了能耗。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烘干设备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架结构示意图;
[003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横移滑块结构示意图。
[0039]附图标记
[0040]101

烘干箱体、102

烘干内腔、103

进料口、104

出料口、105

热风机、106

导流板、107

反射板、108

排风机、109

承接槽、110

承接抽屉、2

连杆、3

电加热板、4

引导机构、401

横移滑槽、402

横移滑板、403

连接架、404

燕尾槽一、405

大引导辊、406

小引导辊、5

升降驱动单元、501

升降壳、502

升降板、503

支柱、504

横移滑块、505

螺孔、506

丝杠、6

连接杆、7

传动机构、701

燕尾槽二、702

摆臂、703

联动滑块、704

传动槽、705

传动圆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41]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42]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43]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伺服器进行详细地说明。
[004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45]S1、将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编织成混纺面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编织成混纺面料;S2、对混纺面料进行煮漂;S3、将煮漂后的混纺面料置入预处理液内进行预处理;S4、对预处理后的混纺面料进行汽蒸;S5、将汽蒸后的混纺面料置入染色剂进行染色,染色时间为15~35min、染色温度为100~110℃;S6、将完成染色的混纺面料置入烘干设备进行烘干,烘干时间为10~20min、烘干温度为50~55℃;S7、对完成烘干的混纺面料进行清洗和晾干后,得到成品的儿童内衣混纺面料;其中,所述亚麻纤维、棉纤维和竹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依次为10%~50%、20%~60%、15%~60%,所述染色剂的组分内包含抗菌成分。2.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内衣混纺面料的生产方法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箱体(101),其具有烘干内腔(102)、进料口(103)和出料口(104);烘干机构,其包括若干通过调节机构控制相互间距的电加热板(3);引导机构(4),其用于引导通过进料口(103)进入烘干内腔(102)的混纺面料经过各电加热板(3)之间后从出料口(104)输出。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风机(105),其用于向所述烘干内腔(102)底部供入热风;导流板(106),其用于引导热风吹向混纺面料;反射板(107),其呈波浪形且倾斜设置在所述烘干内腔(102)底部;排风机(108),其输入端与所述烘干内腔(102)顶部连通。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接槽(109),其设置在所述烘干内腔(102)底部且一端贯穿烘干箱体(101)一侧,另一端延伸至导流板(106)较低端下方;承接抽屉(110),其活动安装在所述承接槽(109)中。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若干升降承载单元,分别活动安装在各所述电加热板(3)两端;升降驱动单元(5),其用于驱动各所述升降承载单元同步升降;若干连接单元,分别用于使各所述升降承载单元的顶端和升降驱动单元(5)活动连接和与烘干内腔(102)底部活动连接。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承载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育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博伦博乐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