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217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热体,发热体包括发热部以及沿发热部横向两端延伸形成的导电部,发热部沿横向划分为位于中部的第一发热区域以及位于第一发热区域两侧的第二发热区域,第一发热区域中发热段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发热区域中发热段的横截面积。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发热体,使发热体中部发热段横截面积大于两侧发热段的横截面积,从而使中部第一发热区域的温度降低,使两侧第二发热区域的温度升高,以匹配导油体不同位置的导油速度,从而避免了因发热部中心位置温度过高但导油体中部导油速度慢而导致干烧糊芯现象的发生。导致干烧糊芯现象的发生。导致干烧糊芯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体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发热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子雾化器中所使用的发热网,通常包括规则的发热丝以及发热丝两端的导电部,该发热丝中各发热段的间距相等,在发热时存在发热温度不均的现象,即发热丝的中部由于热量过于集中,导致发热丝中心位置温度高,发热丝两侧靠近导电部位置的温度低。
[0003]但是对于具有两个进液通道的雾化器而言,雾化器的导油体两端分别对应于两个进液通道,因而导致导油体的两端导油速度快而中部导油速度慢,若此时发热体发热时是中间温度高而两端温度低,就容易出现导油体中部导油速度跟不上而出现干烧糊芯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发热体。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热体,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以及沿所述发热部横向两端延伸形成的导电部,所述发热部沿横向划分为位于中部的第一发热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两侧的第二发热区域,所述第一发热区域中发热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发热部以及沿所述发热部横向两端延伸形成的导电部,所述发热部沿横向划分为位于中部的第一发热区域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两侧的第二发热区域,所述第一发热区域中发热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发热区域中发热段的横截面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在位于纵向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至少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的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发热段和所述第二发热段的横截面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相对与导油体接触的另一侧面形成有用于吸附冷凝液的吸附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用于与导油体接触的表面经蚀刻形成不规则的粗糙表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部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所述发热部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延伸,且所述导电部的最小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发热部中发热段的横截面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为呈S形或连续S形弯曲的发热丝,包括若干第一发热段,所述若干第一发热段沿横向间隔设置,并基本沿纵向延伸,且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热段的一端通过第二发热段连接在一起,另一端相互隔开,所述发热部的两个自由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导电部;所述第一发热区域中第一发热段的宽度和/或厚度大于第二发热区域中第一发热段的宽度和/或厚度。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热区域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热段之间的间距为D1,所述第二发热区域中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发热段之间的间距为D2,D1大于D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部包括若干矩形状的发热丝,若干所述发热丝沿横向间隔设置,并依次串联于两个所述导电部之间;每一所述发热丝包括两个沿纵向延伸并平行相对的第一发热段,两个所述第一发热段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波张青翟公高潘世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力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