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212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尿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长期留置导尿管时,可能造成尿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的问题,包括导尿管,所述导尿管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所述弹性囊袋套设并贴附在位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之间的导尿管上,且所述弹性囊袋的一端与第一可膨胀件或第二可膨胀件或导尿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导尿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囊袋连接有供液组件,且所述弹性囊袋上设置有数个冲洗孔,位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之间的导尿管上设置有排液孔,且所述排液孔设置在远离弹性囊袋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将尿道内的分泌物排出体外,降低感染机率。降低感染机率。降低感染机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导尿管是一种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是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并连接尿袋收集尿液。
[0003]当长期留置导尿管时,可能造成尿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并且出现细菌逆行,经尿管进入尿道或者膀胱内而造成感染,患者出现尿道口分泌物增多、尿道内疼痛、小腹部疼痛或者反复发烧的症状,不利于患者的健康,如需对尿道进行冲洗,则需要将导尿管拔出,操作不方便,病人也比较痛苦,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长期留置导尿管时,可能造成尿道内的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如需对尿道进行冲洗,则需要将导尿管拔出,操作不方便,病人也比较痛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导尿装置。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所述导尿管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所述弹性囊袋套设并贴附在位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之间的导尿管上,且所述弹性囊袋的一端与第一可膨胀件或第二可膨胀件或导尿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导尿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囊袋连接有供液组件,且所述弹性囊袋上设置有数个冲洗孔,位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之间的导尿管上设置有排液孔,且所述排液孔设置在远离弹性囊袋的一端。
[000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使用该导尿管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使其膨胀,从而使尿道略微扩张,尿道略微扩张后通过供液组件向弹性囊袋内冲入冲洗液(例如生理盐水)使弹性囊袋沿导尿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胀大,由于弹性囊袋上设置有孔洞(冲洗孔),因此弹性囊袋内的冲洗液会从冲洗孔喷出,对尿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冲洗,由于排液孔设置在远离弹性囊袋的一端,因此弹性囊在朝着排液孔的方向延伸胀大的过程中会将尿道内的冲洗液向朝着排液孔的方向挤压,使携带有分泌物的冲洗液从排液孔排入导尿管内,从而将尿道内的分泌物排出尿道,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与尿道壁紧密贴合,避免冲洗液漏出,通过使用该导尿管避免了长期留置导尿管时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导致出现细菌逆行,经尿管进入尿道或者膀胱内而造成感染的问题。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可膨胀件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可膨胀件为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套设在所述导尿管上,且与所述导尿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大头端相对设置。
[000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为圆锥台结构,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胀大的过程中可以使尿道缓慢的扩张,降低患者的不适。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通过设置在导尿管内的第一充气通道与设置在导尿管上的膨胀组件充气接口连通,所述膨胀组件充气接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之间通过弹力网连接,所述弹力网套设在所述弹性囊袋和导尿管外,所述弹力网未拉伸的状态下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可膨胀件或第二可膨胀件将所述排液孔遮挡。
[0012]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弹力网将未膨胀状态下的第一可膨胀件向靠近第二可膨胀件的一侧拉扯,将未膨胀状态下的第二可膨胀件向靠近第一可膨胀组件的一侧拉扯,使第一可膨胀件或第二可膨胀件覆盖在排液孔上,将排液孔覆盖住,避免在不进行尿道冲洗时,导尿管中的尿液从排液孔泄露到尿道中,导致尿液从尿道漏出,同时弹力网可以限制弹性囊袋的横向扩张,避免其不均匀扩大,引起患者的不适。
[0013]作为优选,所述弹力网为医用橡胶材质,且所述弹力网的网孔的边缘为钝边,所述冲洗孔的尺寸小于所述弹力网的网孔尺寸,且所述冲洗孔位于所述弹力网的网孔内。
[0014]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冲洗孔位于网孔内,由于弹力网具有一定厚度,因此即使尿道壁与弹力网接触也不会影响冲洗液从冲洗孔排出。
[0015]作为优选,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设有导尿孔,导尿管的另一端设有接头,所述接头连接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连接有尿袋,且引流管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弹性弧形板,所述弹性弧形板的一端连接有弹性带,弹性弧形板的另一端设有供所述弹性带穿过的吊环,且弹性带远离所述弹性弧形板的一端设有魔术贴结构。
[0016]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在导尿管置入后,医护人员可以将所述弹性弧形板贴合患者的大腿侧面,然后将所述弹性带的一端穿过所述吊环后拉紧再利用弹性带上的魔术贴结构自行贴合固定,这种情况下,当尿袋意外掉落时,尿袋对引流管和导尿管的拖拽变转换成了引流管对弹性弧形板和患者大腿的拖拽,从而避免了患者疼痛和尿道损伤的风险,同时,本方案中,弹性弧形板选取为弧形结构,也便于弹性弧形板能够仅仅贴合大腿的侧面,而无需处于大腿与床板之间,避免了弹性弧形板咯着患者的大腿。
[0017]作为优选,所述引流管远离所述接头的一端的外壁套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内设有与所述引流管连通的插入管,所述尿袋的顶端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环的内壁设有与连接管上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引流管上靠近所述连接环处设有止水阀。
[0018]采用该技术方案后,现有的导尿装置的引流管和尿袋通常为直接螺纹连接,当陪护人员断开引流管进行尿袋倾倒时,尿袋顶端的连接处容易浸透有尿液,从而造成陪护人员手部的污染。本方案中,连接环内的插入管直接插入尿袋内,并且尿袋顶端的连接管也可以插入连接环内再进行螺纹连接,从而避免了对尿袋顶端的连接管造成污染。
[0019]作为优选,所述供液组件包括设置在导尿管内的供液通道,所述供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囊袋连通,另一端连接有供液接口,所述供液接口上设置有盖体。
[0020]采用该技术方案后,当供液结束后,对供液接口进行消毒,然后盖上盖体,避免被
污染,当下次供液时,打开盖体,对供液接口进行消毒后进行供液即可,供液接口的结构类与现有技术中输液袋的加液管的结构相同。
[0021]作为优选,所述导尿管的一端设置有导尿口和第三气囊,所述第三气囊设置在所述导尿口周围,所述第三气囊通过设置在导尿管内的第二充气通道与设置在导尿管上的第三气囊充气接口连通,所述第三气囊充气接口处设置有充气阀门。
[0022]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通过第三气囊可以将导尿管固定在患者体内,避免其滑出。
[00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使用该导尿管时,可以通过启动第一可膨胀件和第二可膨胀件使其膨胀,从而使尿道略微扩张,尿道略微扩张后通过供液组件向弹性囊袋内冲入冲洗液(例如生理盐水)使弹性囊袋沿导尿管的长度方向延伸胀大,由于弹性囊袋上设置有孔洞(冲洗孔),因此弹性囊袋内的冲洗液会从冲洗孔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尿管(1)上间隔设置有第一可膨胀件(4)和第二可膨胀件(6),所述弹性囊袋(17)套设并贴附在位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4)和第二可膨胀件(6)之间的导尿管(1)上,且所述弹性囊袋(17)的一端与第一可膨胀件(4)或第二可膨胀件(6)或导尿管(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导尿管(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弹性囊袋(17)连接有供液组件,且所述弹性囊袋(17)上设置有数个冲洗孔(18),位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4)和第二可膨胀件(6)之间的导尿管(1)上设置有排液孔(19),且所述排液孔(19)设置在远离弹性囊袋(17)的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4)和第二可膨胀件(6)之间通过弹力网(5)连接,所述弹力网(5)套设在所述弹性囊袋(17)和导尿管(1)外,所述弹力网(5)未拉伸的状态下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4)和第二可膨胀件(6)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可膨胀件(4)或第二可膨胀件(6)将所述排液孔(19)遮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网(5)为医用橡胶材质,且所述弹力网(5)的网孔的边缘为钝边,所述所述弹力网(5)的网孔尺寸大于冲洗孔(18)的尺寸,且所述冲洗孔(18)的位置与所述弹力网(5)的网孔的位置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膨胀件(4)为第一气囊,所述第二可膨胀件(6)为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套设在所述导尿管(1)上,且与所述导尿管(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为圆锥台结构,所述圆锥台结构包括大头端和小头端,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大头端相对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导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相互连通,且所述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通过设置在导尿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芮鹏万里肖川王勇魏绪盤王树斌严海燕朱光强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