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和药物洗脱腔静脉滤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材料
,涉及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和药物洗脱腔静脉滤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采用裸下腔静脉滤器解决患者的下腔静脉血栓问题,但是裸下腔静脉滤器存在一些严重问题。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时间过长、倾斜或在放置人体内后支撑柱与血管内膜接触处时对腔静脉内皮细胞形成损伤,超过一定时间后下腔静脉滤器将会被重新形成的血管内皮包裹覆盖,新生内膜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组成。在下腔静脉滤器取出时,支撑柱被新生内膜包裹,难以取出。内膜增生不仅增加腔内手术取出难度,而且会对患者腔静脉血管造成二次损伤。
[0003]针对内膜增生问题,目前主要依靠负载能够抑制平滑肌细胞迁移和增殖的药物来解决。在腔静脉滤器领域,主要采取药物涂敷的方法来解决内膜增生问题。药物涂敷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浸渍法,浸渍法在14d内载药量受限制,只能达到81μg左右,在14d(腔静脉滤器回收时间)及以上抑制内膜增生效果较差。浸渍法过度依赖工人技术且质量控制不稳定,无法进行腔静脉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接收基材的同一表面上,先将纺丝液I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沉积在其上,再将纺丝液II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沉积在其上,再将纺丝液I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沉积在其上,即得复合载药纤维膜;纺丝液I由高分子聚合物A、抗内膜增生药物和溶剂I组成;纺丝液II由高分子聚合物B和溶剂II组成;高分子聚合物A和高分子聚合物B都为FDA批准的可植入人体的高分子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分子聚合物A为聚乳酸和/或聚己内酯;抗内膜增生药物为雷帕霉素和/或紫杉醇;溶剂I为六氟异丙醇或二氯甲烷;高分子聚合物B为热塑性聚氨酯和/或聚己内酯;溶剂II为体积比1:1~2的N,N
‑
二甲基甲酰胺与四氢呋喃的混合物或三氯甲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抗内膜增生药物与高分子聚合物A的质量比为1:1~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纺丝液I中,高分子聚合物A的浓度为5~15wt%;纺丝液II中,高分子聚合物B的浓度为30~40wt%。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载药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高分子聚合物A、抗内膜增生药物和溶剂I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I,同时将高分子聚合物B和溶剂II混合均匀得到纺丝液II;(2)将纺丝液I通过静电纺丝的方式沉积在接收基材上形成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军,雷颖,符芬,李超婧,王璐,陈光,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