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206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在动力芯每芯导体中心设置防弹丝包裹镀锌钢丝防止导体断芯,每芯绝缘层采用耐高温阻燃抗拉绝缘编织内层、绝缘中层、耐高温阻燃抗拉绝缘编织外层防止绝缘层断裂,同时提升绝缘耐高温及阻燃特性。内垫层采用沾粘型护套料紧密沾粘在缆芯上防止护套和绝缘分层,棉线/防弹丝复合编织加强层粘结在内垫层与外护套之间增强护套抗拉强度,外护套采用耐高温耐磨耐扭高强度阻燃氯化聚乙烯橡胶,外护套上编织耐高温聚酰亚胺纤维保护套。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缆有效解决冶金行业捣炉车、钢包车、渣罐车等高温、频繁拖曳、频繁卷曲转动高温环境电缆断芯、外护套碳化问题。外护套碳化问题。外护套碳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于捣炉车、钢包车、渣罐车等车辆供电的卷筒电缆,电缆固定在捣炉车集电环顶端,捣炉车前进时拖拽电缆向前供电,捣炉车后退时在砝码作用下通过导轮将卷绕在电缆卷筒上。由于电缆长期处于炉内高温辐射、频繁拖曳、频繁卷曲转动、并在拖曳过程中频繁摩擦地面,目前国内各捣炉车使用的电缆实际使用寿命只有15天

3个月,一般使用15天

3个月就出现铜导体断芯、绝缘破裂、绝缘护套分层、鼓包、卷筒电缆护套前段0

10米碳化开裂等现象,导致必须更换新的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捣炉车供电卷筒电缆在炉内高温辐射、频繁拖曳、频繁卷曲转动、并在拖曳过程中频繁摩擦地面的工况下使用15天

3个月就出现铜导体断芯、绝缘破裂、绝缘护套分层、鼓包、卷筒电缆护套前段碳化问题,提供一种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包括:绞合的动力芯、地线芯以及成缆加强中心,动力芯包括动力芯导体以及包覆在动力芯导体外的动力芯绝缘层;
[0005]所述动力芯导体包括: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绞合在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上的铜线以及绕包在铜线上的无纺布带加强层;/>[0006]所述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包括若干绞合在一起的导体单元,每根导体单元包括绞合的镀锌钢丝以及编织在镀锌钢丝外的防弹丝。
[0007]进一步地,所述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以及包覆在地线芯导体外的地线芯绝缘层;
[0008]所述地线芯导体采用铜线同向绞合在柔性不锈钢丝/镀锌钢丝绞合导体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芯绝缘层或地线芯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与绝缘外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以及绝缘中层。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内层采用防弹丝,所述绝缘中层采用乙丙橡胶绝缘,所述绝缘外层采用防弹丝。
[0011]进一步地,所述成缆加强中心采用若干镀锌钢丝外挤包橡胶护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电缆还包括紧密挤包在缆芯上的内垫层,该内垫层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缆还包括包覆在内垫层上的加强护套,该加强护套采用棉线/阻燃防弹丝复合编织。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缆还包括挤包在加强护套上的外护套,该外护套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
[0015]进一步地,所述电缆还包括编织在外护套上的耐高温保护套,该保护套采用酰亚胺纤维。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电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制作动力芯
[0018]S1.1制作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
[0019]采用6

19根0.05

0.10mm镀锌钢丝绞合,绞合节径比为15

20;
[0020]将200d

1000d防弹丝编织在镀锌钢丝绞合导体上,编织密度为80%—90%,形成导体单元;
[0021]然后将7

37根导体单元同向束绞在一起;
[0022]S1.2制作动力芯导体
[0023]采用耐扭TR无氧圆铜线同向绞合在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上并绕包无纺布带加强层,其中,耐扭TR无氧圆铜线的直径为0.1mm

0.4mm,绞合节径比为12

14;
[0024]S1.3制作动力芯绝缘层
[0025]在每芯动力芯导体上编织耐高温300℃阻燃防弹丝,形成动力芯绝缘内层,编织丝直径为200d

1000d,编织密度为60%

70%;
[0026]在动力芯绝缘内层上挤包耐高温乙丙橡胶绝缘并填满编织缝隙,形成动力芯绝缘中层;
[0027]在动力芯绝缘内层上编织耐高温300℃阻燃防弹丝,形成动力芯绝缘外层,编织丝直径为200d

1000d,编织密度为50%

65%;
[0028]S2、制作地线芯
[0029]S2.1制作地线芯导体
[0030]多根0.1

0.40mm耐扭TR无氧圆铜线与30

61根直径0.25

0.4mm柔性不锈钢丝/镀锌钢丝同向共同绞合,绞合节径比为12

14;
[0031]S2.2制作地线芯绝缘层
[0032]在地线芯导体上编织耐高温300℃阻燃防弹丝,形成地线芯绝缘内层,编织丝直径为200d

1000d,编织密度为60%

70%;
[0033]在地线芯绝缘内层上挤包耐高温乙丙橡胶绝缘并填满编织缝隙,形成地线芯绝缘中层;
[0034]在地线芯绝缘总成上编织耐高温300℃阻燃防弹丝,形成地线芯绝缘外层,编织丝直径为200d

1000d,编织密度为50%

65%;
[0035]S3、制作成缆加强中心
[0036]采用30

50根0.15

0.40mm镀锌钢丝同向绞合,绞合节径比为12

14,镀锌钢丝绞合导体外挤包橡胶护层;
[0037]S4、成缆
[0038]将动力芯、地线芯围绕在成缆加强中心周围一起成缆,绞合节径比为12

14,周围不得填充填充绳、不得绕包包带;
[0039]S5、挤包内垫层
[0040]采用沾粘型阻燃高强度氯化聚乙烯橡胶紧密挤包在缆芯上,并与绝缘层外表面防弹丝编织层黏结在一起;
[0041]S6、制作加强护套
[0042]在内垫层外编织棉线/阻燃防弹丝复合编织层,编织密度为50%

65%;
[0043]S7、制作外护套
[0044]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紧密挤包在加强护套上并填满编织缝隙,与内垫层形成一个整体;
[0045]S8、制作耐高温保护套
[0046]在外护套外编织耐高温高阻燃聚酰亚胺纤维,编织单丝直径0.2mm

0.4mm,编织密度90%以上。
[0047]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8]1、针对电缆易断芯的问题,区别于常规导体采用铜丝绞合结构,突破采用镀锌钢丝绞合+防弹丝编织+耐扭铜丝绞合+防弹丝编织结构,导体的拉断力为同规格常规结构的1.5

2倍,有效解决捣炉车卷筒电缆及其他中截面、大截面动态电缆易断芯的问题,提高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0049]2、针对捣炉车卷筒电缆绝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包括:绞合的动力芯、地线芯以及成缆加强中心,其特征在于,动力芯包括动力芯导体以及包覆在动力芯导体外的动力芯绝缘层;所述动力芯导体包括: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绞合在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上的铜线以及绕包在铜线上的无纺布带加强层;所述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包括若干绞合在一起的导体单元,每根导体单元包括绞合的镀锌钢丝以及编织在镀锌钢丝外的防弹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以及包覆在地线芯导体外的地线芯绝缘层;所述地线芯导体采用铜线同向绞合在柔性不锈钢丝/镀锌钢丝绞合导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芯绝缘层或地线芯绝缘层包括绝缘内层与绝缘外层中的一层或两层以及绝缘中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内层采用防弹丝,所述绝缘中层采用乙丙橡胶绝缘,所述绝缘外层采用防弹丝。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缆加强中心采用若干镀锌钢丝外挤包橡胶护层。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紧密挤包在缆芯上的内垫层,该内垫层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包覆在内垫层上的加强护套,该加强护套采用棉线/阻燃防弹丝复合编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挤包在内垫层上的外护套,该外护套采用氯化聚乙烯橡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拉防断芯耐高温高阻燃捣炉车卷筒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还包括编织在外护套上的耐高温保护套,该保护套采用酰亚胺纤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作动力芯S1.1制作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采用6

19根0.05

0.10mm镀锌钢丝绞合,绞合节径比为15

20;将200d

1000d防弹丝编织在镀锌钢丝绞合导体上,编织密度为80%—90%,形成导体单元;然后将7

37根导体单元同向束绞在一起;S1.2制作动力芯导体采用耐扭TR无氧圆铜线同向绞合在动力芯导体加强结构上并绕包无纺布带加强层,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冰花朱红梅
申请(专利权)人:金龙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