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93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它包括若干个沿运输车辆底盘大架长轴方向间隔布设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U型支托、T型下支托、T型上支托和固定带;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于运输车辆大架主梁的承重梁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两个承重梁之间的联系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能显著提升吊装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底座与U型支托的组合作用,将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的重量直接传递给运输车辆的底盘大梁,避免了由于局部荷载过大引起的运输车辆载货平台的损坏;使用T型下支托和T型上支托的组合应用,避免了运输过程中振动引起的预制单元的开裂。过程中振动引起的预制单元的开裂。过程中振动引起的预制单元的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快速发展。现有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采用叠合楼板和预制叠合梁时,施工阶段通常需下设支撑。当层高较大时,支撑体系复杂且费用高昂。使用梁板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单元可以,实现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免撑免模,加快建设速度,降低项目措施费用。大型的梁板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单元在运输时为确保构件不出现裂缝,需在指定的位置进行支承。同时,为了提高运输效率,通常将多个梁板一体化预制混凝土单元进行叠放。如果不采用专门的运输装置,往往由于载荷过于集中,造成运输车辆载货平台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能显著提升吊装效率,避免运输车辆载货平台的损坏。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它包括若干个沿运输车辆底盘大架长轴方向间隔布设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U型支托、T型下支托、T型上支托和固定带;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平行于运输车辆大架主梁的承重梁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两个承重梁之间的联系梁;所述承重梁中部设置有承托牛腿,承托牛腿的顶部设置有U型的限位件;所述U型支托包括安装在两个限位件之间的支托底梁以及固定在支托底梁两端的支托立柱;支托底梁垂直于运输车辆的大架主梁,且其下侧设有与承托牛腿限位配合的限位牛腿;T型下支托包括插接固定在支托立柱上端部的下立柱以及固定在下立柱内侧边中部的下梁垫;T型上支托包括插接固定在下立柱上端部的上立柱以及固定在上立柱内侧边中部的上梁垫,并且上立柱的外侧面上部设置有连接环;所述固定带连接在两相对侧连接环之间。
[0005]进一步地,所述支托立柱为方管,支托立柱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下立柱为方管,下立柱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下立柱的截面外侧尺寸与支托立柱的截面内侧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立柱为方管,上立柱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孔, 上立柱的截面尺寸与支托立柱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之间以及第二连接孔与第三连接孔之间插设有横向固定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及第三连接孔的贯穿方向平行于车辆底盘大架的长轴方向。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承托牛腿朝向运输车辆的外侧,并且抵接在对应侧限位牛腿的内侧边上。
[0008]进一步地,两个承重梁之间刚性连接有两个联系梁。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均为上下延伸的长圆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为圆孔。
[0010]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成组的底座固定在运输车辆的底盘上;S2.将U型支托嵌入底座的限位件中,并保证两个U型支托的中轴线对正;S3.将第一个梁板一体化单元放置在U型支托的中间;S4.将T型下支托的下梁垫放置在第一个梁板一体化单元的面上,使下立柱插入支托立柱中,并使用横向固定件插入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中,将T型下支托与U型支托固定;S5.将第二个梁板一体化单元放置在下梁垫的上表面上;S6.将T型上支托的上梁垫放置在第二个梁板一体化单元的面上,使上立柱插入下立柱中,并使用横向固定件插入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连接孔中,将T型下支托与T型上支托固定;S7.将第三个梁板一体化单元放置在上梁垫的上表面上;S8.将固定带与两侧连接环相连接,并适度张紧。
[0011]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通过底座与U型支托的组合作用,将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的重量直接传递给运输车辆的底盘大梁,避免了由于局部荷载过大引起的运输车辆载货平台的损坏;2.使用T型下支托和T型上支托的组合应用,使得上下层的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的重量直接向下传递,避免了运输过程中振动引起的预制单元的开裂;3.利用T型下支托和T型上支托的结构刚度,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与T型下支托和T型上支托接触摩擦力可以有效阻止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的侧移;4.本专利技术运输装置采用装配式方案,由于T型下支托和T型上支托的自重轻,仅需手工拆除T型下支托和T型上支托,即可完成所有梁板一体化预制单元的卸车,装卸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U型支托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 T型下支托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专利技术 T型上支托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横向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底座与U型支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U型支托与T型下支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9]图8是T型下支托与T型上支托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9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1)。
[0021]图10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2)。
[0022]图11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3)。
[0023]图12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4)。
[0024]图13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5)。
[0025]图14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6)。
[0026]图15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7)。
[0027]图16是本专利技术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的安装方法(步骤8)。
[0028]图17是图16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9]标号说明:1 底座、1

1 承重梁、1

2 联系梁、1

3 承托牛腿、1

4 限位件、2 U型支托、2

1 支托底梁、2

2 支托立柱、2

3 限位牛腿、3 T型下支托、3

1 下梁垫、3

2 下立柱、3

3 第二连接孔、4 T型上支托、4

1 上梁垫、4

2 上立柱、4

3 第三连接孔、4

4 连接环、5 横向固定件、6 固定带、7 梁板一体化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

1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0031]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包括若干个沿运输车辆底盘大架长轴方向间隔布设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1、U型支托2、T型下支托3、T型上支托4和固定带6;所述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于运输车辆大架主梁的承重梁1

1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两个承重梁1

1之间的联系梁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若干个沿运输车辆底盘大架长轴方向间隔布设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底座(1)、U型支托(2)、T型下支托(3)、T型上支托(4)和固定带(6);所述底座(1)包括两个平行于运输车辆大架主梁的承重梁(1

1)以及若干个连接在两个承重梁(1

1)之间的联系梁(1

2);所述承重梁(1

1)中部设置有承托牛腿(1

3),承托牛腿(1

3)的顶部设置有U型的限位件(1

4);所述U型支托(2)包括安装在两个限位件(1

4)之间的支托底梁(2

1)以及固定在支托底梁(2

1)两端的支托立柱(2

2);支托底梁(2

1)垂直于运输车辆的大架主梁,且其下侧设有与承托牛腿(1

3)限位配合的限位牛腿(2

3);T型下支托(3)包括插接固定在支托立柱(2

2)上端部的下立柱(3

2)以及固定在下立柱(3

2)内侧边中部的下梁垫(3

1);T型上支托(4)包括插接固定在下立柱(3

2)上端部的上立柱(4

2)以及固定在上立柱(4

2)内侧边中部的上梁垫(4

1),并且上立柱(4

2)的外侧面上部设置有连接环(4

4);所述固定带(6)连接在两相对侧连接环(4

4)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板一体化单元用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托立柱(2

2)为方管,支托立柱(2

2)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2

4);所述下立柱(3

2)为方管,下立柱(3

2)的上部及下部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3

3);下立柱(3

2)的截面外侧尺寸与支托立柱(2

2)的截面内侧尺寸相匹配;所述上立柱(4

2)为方管,上立柱(4

2)下部设置有第三连接孔(4

3), 上立柱(4

2)的截面尺寸与支托立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彧池思源林威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建工装配式建筑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