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183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储能系统启动后,对储能电池进行检查,并检测所述储能电池内部电芯和本体之间的温差,若所述温差大于第一预设值,则关闭所述储能系统的主回路;当所述储能系统为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时,实时检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通过储能逆变器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大小。使得储能电池在不同的温度中,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充电,使得储能电池在极端环境中也可以确保能够安全运行。也可以确保能够安全运行。也可以确保能够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装置、管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锂电池建议0.2C充电,根据倍率型电池和实际需求的功率来放电。为了提高充电效率,储能电源的充电速率有增大趋势,即增大1C。这样客户能在1小时左右充满电。但这种方法很难使在低温环境(10℃以下)种会加速电池老化和内部结构短路的风险。同时在低温环境下放电,锂离子电池的额定容量和电压平台会根据温度相应的下降。导致产品性能降低,甚至无法使用。在低温时,电芯电解液变稠,电池内阻变大,电池极化反应大,导致锂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下降,充电时间边长,同时低温情况下充电负极锂离子发生结晶,产生枝晶,造成电芯微短路影响电池寿命,重则造成电池起火爆炸。
[0003]目前低压家储BMS没有在低温情况下充放电控制策略不明确;没做到根据实际的温度环境动态控制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电流。影响电池性能和循环寿命。同时储能系统中的逆变器也没有根据电池BMS在实际工况中温度因素导致电池极化反应和电压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当储能系统启动后,对储能电池进行检查和预充,并检测所述储能电池内部电芯和本体之间的温差,若所述温差大于第一预设值,则关闭所述储能系统的主回路;当所述储能系统为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充电时,实时检测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温度,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通过储能逆变器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电池温度所在的温度区间,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的大小,包括: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第一温度区间时,禁止充电;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第二温度区间时,通过施加电流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加热操作,直至所述储能电池的电池温度到达第三温度区间;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第三温度区间时,控制所述充电电流不大于0.2C,所述充电电压不大于56V;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第四温度区间时,添加浮充电压,控制所述充电电流不大于0.5C,所述充电电压不大于57V;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第五温度区间时,添加浮充电压,控制所述充电电流不大于1C,所述充电电压不大于57V;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第六温度区间时,停止充电;其中,所述第一温度区间至所述第六温度区间温度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为小于

20摄氏度;所述第二温度区间为

20摄氏度至0摄氏度;所述第三温度区间为0摄氏度至5摄氏度;所述第四温度区间为5摄氏度至15摄氏度;所述第五温度区间为15摄氏度至60摄氏度;所述第六温度区间为大于65摄氏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系统自适应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池温度处于所述第一温度区间时,还包括:通过外部加热的方式对所述储能电池进行加热直至所述储能电池的温度达到所述第二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能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