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戊烷供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76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戊烷供给设备,所述供给设备包括热交换单元和缓冲单元,以及加热单元;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第一内部空腔,所述第一内部空腔中放置有可燃液体箱,所述可燃液体箱通过换热管路伸出所述热交换单元;所述缓冲单元具有第二内部空腔,所述第二内部空腔中放置有可燃气体存储罐,所述可燃气体存储罐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管路连通;所述加热单元具有第三内部空腔,所述第三内部空腔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第三内部空腔放置有加热装置实现对所述导热介质的加热。通过热交换单元和缓冲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将液态转化为气态用于供给,有助于现有技术中尚未具有一种戊烷供给设备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戊烷供给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戊烷供给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钢结构加工行业对于高效率,低成本,低污染的追求越来越高,对于板材火焰切割的使用也愈加频繁,目前在火焰切割领域使用最为普遍的为“乙炔与丙烷燃料”此种设备的使用主要是火焰切割机机头连接压缩的氧气和可燃气体,通过控制节流,点火进行切割。
[0003]在切割效率方面:现有的乙炔与丙烷火焰切割机虽然在切割时可以满足较多板材的切割需要,但乙炔与丙烷的热值较低,对较厚板材的切割时显得较为吃力,因此会导致切割效率低下,与现有高效率车间的理念相背驰,
[0004]在储存与运输方面:乙炔与丙烷燃料在常温常压状态下为气体,运输与储存极为不便,目前使用的乙炔与丙烷气体大多为直接购买的罐装形式,大多数企业不具备自主装储的能力和资质。若使用较多则需要频繁运输,并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相对于常温下是液态的戊烷,无论是在运输还是储存方面都极为便捷。
[0005]在成本方面:相对与戊烷,乙炔与丙烷的价格较为高昂,相同质量的乙炔与丙烷要比戊烷的价格高出几倍,且产生的热值不足戊烷的二分之一。
[0006]急需一种戊烷供给设备,有助于现有技术中尚未具有一种戊烷供给设备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戊烷供给设备,通过热交换单元和缓冲单元,以及加热单元,将液态转化为气态用于供给,有助于现有技术中尚未具有一种戊烷供给设备的技术问题。
[0008]所述供给设备包括热交换单元和缓冲单元,以及加热单元;
[0009]所述热交换单元具有第一内部空腔,所述第一内部空腔中放置有可燃液体箱,所述可燃液体箱通过第一管路伸出所述热交换单元连接外部戊烷气源,所述可燃液体箱通过换热管路伸出所述热交换单元;
[0010]所述缓冲单元具有第二内部空腔,所述第二内部空腔中放置有可燃气体存储罐,所述可燃气体存储罐通过第二管路伸出所述缓冲单元连接供气头,所述可燃气体存储罐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换热管路连通;
[0011]所述加热单元具有第三内部空腔,所述第三内部空腔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加热单元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热交换单元的所述第一内部空腔连通,所述第三内部空腔放置有加热装置实现对所述导热介质的加热。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单元通过加热介质回流管与所述加热单元的所述第三内部空腔连通。
[0049]第五管路
ꢀꢀꢀꢀꢀꢀꢀꢀꢀꢀꢀꢀꢀꢀ
51
[0050]保温管套
ꢀꢀꢀꢀꢀꢀꢀꢀꢀꢀ6具体实施例:
[005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戊烷供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热交换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缓冲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加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52]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戊烷供给设备,所述供给设备包括热交换单元1和缓冲单元2,以及加热单元3;
[0053]热交换单元1具有第一内部空腔11,第一内部空腔11中放置有可燃液体箱12,可燃液体箱12通过第一管路13伸出热交换单元1连接外部戊烷气源,可燃液体箱12通过换热管路14伸出热交换单元1;
[0054]缓冲单元2具有第二内部空腔21,第二内部空腔21中放置有可燃气体存储罐22,可燃气体存储罐22通过第二管路23伸出缓冲单元2连接供气头24,可燃气体存储罐22通过第三管路25与换热管路14连通;
[0055]加热单元3具有第三内部空腔31,第三内部空腔31填充有导热介质,加热单元3通过第四管路32与热交换单元1的第一内部空腔11连通,第三内部空腔31放置有加热装置33实现对所述导热介质的加热。
[005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戊烷供给设备的具体结构,其主要包括热交换单元1和缓冲单元2,以及加热单元3,加热单元3提供热能给导热介质,所述导热介质将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单元1,热交换单元1通过所述导热介质将液态下的戊烷预热,然后将气化后的戊烷气体传到缓冲单元2,缓冲单元2中的可燃气体存储罐22用于容纳刚刚被气化的戊烷气体,最终排出缓冲单元2。
[0057]另外,供气头24可以采用火焰切割机头,
[0058]在一实施例中,缓冲单元2通过加热介质回流管4与加热单元3的第三内部空腔31连通。
[0059]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缓冲单元2具有加热介质回流管4的具体结构,加热介质回流管4是将可燃液体箱12与缓冲单元2内壁之间空间的所述加热介质导出循环利用的管路。
[006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供给设备还包括膨胀箱5;
[0061]膨胀箱5通过第五管路51与加热单元3的第三内部空腔31连通,以容纳第三内部空腔31中多余的所述导热介质。
[006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膨胀箱5的具体结构,由于所述导热介质充满了第一内部空腔11和第二内部空腔21,以及第三内部空腔31,所以在热浪冷缩的情况下会有出现外溢,膨胀箱5则可以将外溢的所述导热介质填充在膨胀箱5中。
[0063]在一实施例中,加热单元3设置有温度控制仪34。
[006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加热单元3上设置有温度控制仪34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对所述导热介质的温度进一步的控制。
[0065]在一实施例中,可燃气体存储罐22上设置有液位计26。
[006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存储罐22上设置有液位计26的具体实施方式。液位计26设在热交换单元1的外部,其两端分别连接在可燃气体存储罐22的上下两端,可燃气体存储罐22竖直设置在热交换单元1内部。
[0067]在一实施例中,可燃气体存储罐22上设置有液位控制仪27。
[0068]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存储罐22上设置有液位控制仪27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对液位实现控制。
[0069]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管路23和加热介质回流管4外部套有保温管套6。
[0070]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通过保温套管6保护第二管路23和加热介质回流管4的具体实施方式。
[0071]在一实施例中,换热管路14盘绕在第二内部空腔21中。
[0072]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换热管路14在第二内部空腔21设置的具体实施方式。换热管路14通过上下盘绕的方式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0073]在一实施例中,第四管路32上设置有温度表15。
[007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第四管路32上设置有温度表15的具体实施方式。
[0075]在一实施例中,第三管路25上设置有压力控制仪28和压力表29。
[0076]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三管路25上分别设置有压力控制仪28和压力表29的具体实施方式。各个管路上安装有阀门,用于控制管路中所述导热介质和戊烷液态或气态的开关。
[0077]工作原理:
[0078]燃料供给系统主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戊烷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给设备包括:一热交换单元(1),其具有第一内部空腔(11),所述第一内部空腔(11)中放置有可燃液体箱(12),所述可燃液体箱(12)通过第一管路(13)伸出所述热交换单元(1)连接外部戊烷气源,所述可燃液体箱(12)通过换热管路(14)伸出所述热交换单元(1);一缓冲单元(2),其具有第二内部空腔(21),所述第二内部空腔(21)中放置有可燃气体存储罐(22),所述可燃气体存储罐(22)通过第二管路(23)伸出所述缓冲单元(2)连接供气头(24),所述可燃气体存储罐(22)通过第三管路(25)与所述换热管路(14)连通;一加热单元(3),其具有第三内部空腔(31),所述第三内部空腔(31)填充有导热介质,所述加热单元(3)通过第四管路(32)与所述热交换单元(1)的所述第一内部空腔(11)连通,所述第三内部空腔(31)放置有加热装置(33)实现对所述导热介质的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戊烷供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2)通过加热介质回流管(4)与所述加热单元(3)的所述第三内部空腔(31)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运正邓锋华何志敏林灿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