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75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缺氧区通入污水,再通过曝气装置在兼氧区底部曝气,使污水在缺氧区和兼氧区进行循环脱氮,污水经含有防污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流出,其中防污膜以改性复合纤维条作为经线,以生物纤维作为纬线经交叉编织而成的纤维面料,中的复合纤维粉可以使孔径更加致密、均匀,膜孔结构更加合理,但同时生物纤维具有的弹性性能,在受到水冲击时作为纬线发生形变,但由于复合纤维条的拉力下,控制其孔隙,因而在增强水通量的同时达到高蛋白截留率,能达到较好的防污抑菌作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膜生物反应器材料污水处理工艺
,特别涉及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膜技术被认为是在分离、纯化、过滤过程中一种高效的技术,由于通用及可协调的性能、易于制造、成本效益低,聚合物膜在膜技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聚合物膜自身的疏水特性常常引起膜污染现象,这对于工业生产应用来说是一个主要的障碍;膜污染是指就是膜和过滤液反复接触,滤液中的污染物吸附、沉积在膜表面,使膜孔径中蛋白质、胶体等污染物在膜表面或膜孔力进行吸附、沉积的现象导致了膜孔的堵塞,且不易清洗,膜的渗透性能会逐渐下降,影响膜的实用寿命。
[0003]有机污染,即水中溶解的有机化合物,比如蛋白质、腐殖质、多糖。有机污染是压力驱动膜中不可逆性的污染。天然有机物是膜处理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研究表明天然有机物的疏水性是造成膜通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们可以吸附在膜表面上,而亲水性的天然有机物对膜污染几乎没有影响。
[0004]胶体污染是指胶体和粒径在几纳米到几微米范围内的粒子对膜造成的污染,如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有机胶体。
[0005]生物污染是指生物活性物质,比如微生物、菌类、病毒和胞外聚合物造成的污染。水处理中使用的高分子聚合膜表面污染是常见的,通常会导致处理效率降低而使成本增大。由于生物可以在膜表面生长、增殖、移动,生物污染比其他污染更复杂。膜污染通常是由于一种或几种细菌在膜表面上不可逆的粘附引起的,随着时间推移,最初固着的细菌会形成菌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向各级反应室的缺氧区通入污水,再通过曝气装置在兼氧区底部曝气,使污水在缺氧区和兼氧区进行循环脱氮,待脱氮结束后,污水经含有防污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流出。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防污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复合纤维条的改性:将复合纤维粉加入浓度为8

10wt%的海藻酸钙溶液溶解后,再加入纺丝溶剂,复合纤维溶解液和纺丝溶剂的体积比为3:0.1

0.3,得到复合纤维液,经过滤、脱硫、漂白、酸洗水洗后采用喷丝头挤出、蒸汽牵伸、热定型、并卷得到纤维细度为21.8~28.7μm的改性复合纤维条;
[0010]S2、生物纤维:使用质量比1

5:2

8:1的海丝纤维、牛奶蛋白纤维、蜘蛛丝纤维的混
合物制备而成;
[0011]S3、载体制备:以上述改性复合纤维条作为经线,以生物纤维作为纬线,经交叉编织而成的纤维面料,其经线、纬线均采用正捻、反捻间隔排列;
[0012]S4、制备固体基料:将固体基料加热至融化,使载体渗入融化后的固体基料,使载体内外部都渗有一层营养基质薄膜,即为防污膜。
[0013]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纤维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鹧鸪叶粉10

30份、孔雀竹芋粉8

15份、丝瓜纤维12

28份、纳米银纤维粉19

25份、超细磁性纤维12

22份、醋酸纤维粉8

12份、纳米结晶纤维素3

8份,鹧鸪叶粉和孔雀竹芋粉是取新鲜的鹧鸪叶和孔雀竹芋干燥粉碎得到。
[0014]进一步的,复合纤维粉末和海藻酸钙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0.3

0.6。
[0015]进一步的,纺丝溶剂为体积比为1:2

3的丙酮和二氯甲烷。
[0016]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固体基料为硅橡胶。
[0017]进一步的,用于膜生物反应器的防污膜制备方法制得的防污膜应用于制备膜生物反应器中的防污膜组件中。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专利技术的经缺氧区通入污水,再通过曝气装置在兼氧区底部曝气,使污水在缺氧区和兼氧区进行循环脱氮,污水经含有防污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流出。其中防污膜能达到较好的防污抑菌作用对载体的优化,以改性复合纤维条作为经线,以生物纤维作为纬线经交叉编织而成的纤维面料,中的复合纤维粉可以使孔径更加致密、均匀,膜孔结构更加合理,但同时生物纤维具有的弹性性能,在受到水冲击时作为纬线发生形变,但由于复合纤维条的拉力下,控制其孔隙,因而在增强水通量的同时达到高蛋白截留率,能达到较好的防污抑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3]实施例1
[0024]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向各级反应室的缺氧区通入污水,再通过曝气装置在兼氧区底部曝气,使污水在缺氧区和兼氧区进行循环脱氮,待脱氮结束后,污水经含有防污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流出;
[0025]所述防污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复合纤维条的改性:将复合纤维粉加入浓度为8wt%的海藻酸钙溶液溶解后,复合纤维粉和海藻酸钙溶液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0.3,再加入纺丝溶剂,纺丝溶剂为体积比为1:2

的丙酮和二氯甲烷,复合纤维溶解液和纺丝溶剂的体积比为3:0.1,得到复合纤维液,经过滤、脱硫、漂白、酸洗水洗后采用喷丝头挤出、蒸汽牵伸、热定型、并卷得到纤维细度为21.8~28.7μm的改性复合纤维条;复合纤维粉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鹧鸪叶粉10份、孔雀竹芋粉85份、丝瓜纤维12份、纳米银纤维粉19份、超细磁性纤维12份、醋酸纤维粉8份、纳米结晶纤维素3份;
[0027]S2、生物纤维:使用质量比1:2:1的海丝纤维、牛奶蛋白纤维、蜘蛛丝纤维的混合物制备而成;
[0028]S3、载体制备:以上述改性复合纤维条作为经线,以生物纤维作为纬线,经交叉编织而成的纤维面料,其经线、纬线均采用正捻、反捻间隔排列;
[0029]S4、制备固体基料:将硅橡胶加热至融化,使载体渗入融化后的硅橡胶,使载体内外部都渗有一层营养基质薄膜,即为防污膜。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向各级反应室的缺氧区通入污水,再通过曝气装置在兼氧区底部曝气,使污水在缺氧区和兼氧区进行循环脱氮,待脱氮结束后,污水经含有防污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流出;
[0032]所述防污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复合纤维条的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各级反应室的缺氧区通入污水,再通过曝气装置在兼氧区底部曝气,使污水在缺氧区和兼氧区进行循环脱氮,待脱氮结束后,污水经含有防污膜组件的膜生物反应器过滤后流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防污膜的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污膜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1、复合纤维条的改性:将复合纤维粉加入浓度为8

10wt%的海藻酸钙溶液溶解后,再加入纺丝溶剂,复合纤维溶解液和纺丝溶剂的体积比为3:0.1

0.3,得到复合纤维液,经过滤、脱硫、漂白、酸洗水洗后采用喷丝头挤出、蒸汽牵伸、热定型、并卷得到纤维细度为21.8~28.7μm的改性复合纤维条;S2、生物纤维:使用质量比1

5:2

8:1的海丝纤维、牛奶蛋白纤维、蜘蛛丝纤维的混合物制备而成;S3、载体制备:以上述改性复合纤维条作为经线,以生物纤维作为纬线,经交叉编织而成的纤维面料,其经线、纬线均采用正捻、反捻间隔排列;S4、制备固体基料:将固体基料加热至融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智慧环境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