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1590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5 11: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涉及公共交通设施的技术领域,改善了现有技术长期使用污渍积累的问题,其包括坐板以及支撑架,坐板转动连接于支撑架上,支撑架包括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坐板转动至水平时抵接于上限位部,坐板自由转动至低点时于下限位部抵接;还包括清洁元件,清洁元件沿坐板抵接下限位部时坐板表面延伸面设置,清洁元件远离坐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洁元件于坐板表面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本申请能够在人员离开坐板后,坐板在重力作用下,清洁元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清扫坐板表面,以保持坐板的洁净。以保持坐板的洁净。以保持坐板的洁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


[0001]本申请涉及公共交通设施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公交站亭的座椅,由于设置于道路旁,长期放置座位上会堆积道路浮尘,同时由于设置于公共区域可能会存在不文明的对座椅的踩踏行为,污渍积累,不利于入坐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座椅的洁净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技术长期使用污渍积累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
[0005]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包括坐板以及支撑架,所述坐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架包括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所述坐板转动至水平时抵接于所述上限位部,所述坐板自由转动至低点时于所述下限位部抵接;还包括清洁元件,所述清洁元件沿所述坐板抵接所述下限位部时所述坐板表面延伸面设置,所述清洁元件远离所述坐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元件于所述坐板表面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坐板至水平以使人员入座,在人员离开坐板后,坐板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与清洁元件齐平位置,此时清洁元件在驱动组件带动下清扫坐板表面,以此实现座位在无人就坐时处于折叠状态,以减少灰尘堆积,同时避免坐板遭受踩踏,进一步地,在每一次就坐结束后清洁元件会对坐板进行清洁,以保持坐板的洁净。
[0008]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杆和齿轮,所述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元件,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齿纹,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纹啮合,所述齿轮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进行转动的驱动件。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带动清洁元件进行运动的方案,驱动件驱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连杆向坐板所在位置进行移动,使清洁元件摩擦坐板表面以进行清洁。
[0010]可选的,所述连杆远离所述清洁元件的一端连接有令所述连杆具有向初始位移动的趋势的弹性元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令驱动组件往复运动的方案,避免增加对驱动件带动齿轮进行正向和反向切换的电子件,仅对驱动件进行通电使其单向转动,复位依靠弹性元件,以增加机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背板,所述上限位部设置于所述背板靠近地面一侧,所述坐板由转动点至靠近所述背板一侧的长度大于由转动点至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且所述坐板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设置有配重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杠杆原理设置合适的坐板转动点,使有人员落座时
能够更加稳定,当人员离开坐板后在重力作用下其回复初始状态。
[0014]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壳体,所述清洁元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也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下限位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一侧。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对于清洁元件以及驱动组件的保护方案,利用壳体包裹上述结构以增加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0016]可选的,所述壳体靠近所述坐板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壳体内空间的盖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清洁时清洁元件推动盖板以伸出壳体外,以对坐板进行清洁,清洁结束后清洁元件收入壳体内,同时盖板在重力作用下封闭壳体,以防止雨水或灰尘落入壳体中。
[0018]可选的,所述坐板表面开设有透水槽。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水分于坐板表面积蓄。
[0020]可选的,所述下限位部上设置有所述驱动机的启动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坐板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至抵接下限部时,同时会抵接启动件,从而启动驱动件进行工作。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0023]1.提供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公交亭座椅,以清理路面灰尘堆积或人员踩踏所形成的脏渍,为人员提供更加卫生的休息工具;
[0024]2.坐板转动抵接启动件以为驱动件单次通电,连杆通过弹性元件进行回收,该结构减少电子件的控制,提高了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实施例设置于公交站亭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实施例部分剖示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清洁元件展开后的剖示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坐板;11、配重条;12、透水槽;13、铰接点;2、支撑架;21、背板;211、上限位部;22、壳体;221、下限位部;222、启动件;223、盖板;3、清洁元件;4、驱动组件;41、连杆;411、齿纹;42、齿轮;421、驱动件;43、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参照图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包括坐板1以及支撑架2,坐板1上开设有用于疏排表面积水的透水槽12,坐板1通过铰接点13转动连接于支撑架2上,支撑架2包括上限位部211和下限位部221,坐板1转动至水平时抵接于上限位部211,坐板1自由转动至低点时于下限位部221抵接;还包括清洁元件3,清洁元件3为一侧带有刷毛的刷子,清洁元件3沿坐板1抵接下限位部221时坐板1表面延伸面设置,清洁元件3远离坐板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清洁元件3于坐板1表面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4。
[0032]驱动组件4包括连杆41和齿轮42,连杆41一端连接清洁元件3,另一端沿其长度方
向设置有齿纹411,齿轮42与齿纹411啮合,齿轮4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进行转动的驱动件421,驱动件421为电机。驱动件421驱动齿轮4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与其啮合的连杆41向坐板1所在位置进行移动,使清洁元件3摩擦坐板1表面以进行清洁。连杆41远离清洁元件3的一端连接有令连杆41具有向初始位移动的趋势的弹性元件43,弹性元件43为拉簧。仅需对驱动件421进行通电使其单向转动,复位依靠弹性元件43,以增加机构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0033]支撑架2还包括背板21,上限位部211设置于背板21靠近地面一侧,坐板1由转动点至靠近背板21一侧的长度大于由转动点至远离背板21的一侧,且坐板1靠近背板21的一侧设置有配重条11。根据杠杆原理设置合适的坐板1转动点,使有人员落座时能够更加稳定,当人员离开坐板1后在重力作用下其回复初始状态。
[0034]支撑架2还包括壳体22,清洁元件3滑动连接于壳体22内,驱动组件4也设置于壳体22内,下限位部221设置于壳体22一侧。利用壳体22包裹上述结构以增加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壳体22靠近坐板1的一侧还连接有用于开启或关闭壳体22内空间的盖板223。当需要清洁时清洁元件3推动盖板223以伸出壳体22外,以对坐板1进行清洁,清洁结束后清洁元件3收入壳体22内,同时盖板223在重力作用下封闭壳体22,以防止雨水或灰尘落入壳体22中。下限位部22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包括坐板(1)以及支撑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架(2)上,所述支撑架(2)包括上限位部(211)和下限位部(221),所述坐板(1)转动至水平时抵接于所述上限位部(211),所述坐板(1)自由转动至低点时于所述下限位部(221)抵接;还包括清洁元件(3),所述清洁元件(3)沿所述坐板(1)抵接所述下限位部(221)时所述坐板(1)表面延伸面设置,所述清洁元件(3)远离所述坐板(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清洁元件(3)于所述坐板(1)表面进行运动的驱动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连杆(41)和齿轮(42),所述连杆(41)一端连接所述清洁元件(3),另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齿纹(411),所述齿轮(42)与所述齿纹(411)啮合,所述齿轮(42)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进行转动的驱动件(4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公交站亭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1)远离所述清洁元件(3)的一端连接有令所述连杆(41)具有向初始位移动的趋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黄盛尚李川周旭东庄霖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