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106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历史数据,确定传染病的风险影响因素;S2、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S3、建立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对应的风险分析分级评分标准;S4、根据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中的各风险影响因素评分及对应的权重,确定当前传染病风险等级。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从多因素对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进行考虑,全面有效的提高了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传染病评价
,尤其是涉及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常见的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非典型肺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主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其他类型的传染病相比,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更容易实现。
[0003]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染。但是,目前关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性不够完善,风险评估因素不够齐全,导致风险评价的准确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从多因素对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进行考虑,全面有效的提高了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风险评价的准确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基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历史数据,确定传染病的风险影响因素;
[0007]S2、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
[0008]S3、建立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对应的风险分析分级评分标准;
[0009]S4、根据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中的各风险影响因素评分及对应的权重,确定当前传染病风险等级。
[0010]优选的,步骤S1中,传染病的风险因素包括传染病病例数据、传染病类型、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人口学数据、周边传染病数据、道路交通数据及政府干预措施。
[0011]优选的,所述传染病类型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所述传染病病例数据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官方数据;所述气象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每日气象数据;所述社会经济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统计局的GDP数据;所述人口学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官方统计年鉴的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所述周边传染病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周边地区的传染病数据;所述交通数据包括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道路密度、道路通达度、交通运输方式;所述政府干预措施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消毒措施、隔离措施。
[0012]优选的,步骤S2中,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具体包括:
[0013]S21、构建传染病评价判断矩阵;
[0014]S22、计算传染病评价指标的权重;
[0015]S23、对传染病指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0016]优选的,步骤S22中,计算传染病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包括:
[0017]S221、对传染病评价指标判断矩阵各列求和,对每一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其计算公式如下:
[0018][0019]其中,ΣA
ij
为各列的和,B
ij
为新的矩阵对应位置的数值,A
ij
为原矩阵对应位置的数值;
[0020]S222、对传染病评价指标判断矩阵每一行求和,得到特征向量;
[0021]S223、计算传染病评价指标的权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0022][0023]其中,ω
i
为对应的权重,B为特征向量,B
j
为特征向量对应位置的值,∑B
j
为特征向量值的总和。
[0024]优选的,所述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对应的风险分析等级包括高传染风险、中传染风险、低传染风险和无传染风险,所述高传染风险的评分为70<S<100,所述中传染风险的评分为50<S<70,所述低传染风险的评分为10<S<50,所述无传染风险的评分为S<10,所述S为传染病风险分数。
[0025]优选的,步骤S4中,确定当前传染病风险等级具体包括:
[0026]M=[m1m2…
m
n
][0027]S=Mω
i
[0028]其中,M为各风险影响因素的评分矩阵,m为各风险影响的评分。
[0029]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其技术效果如下:
[0030](1)对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具体类型进行考虑,在建立风险分析模型时,更为具体全面,评价效果及准确性得到极大提升。
[0031](2)将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分析的指标分为:传染病病例数据、传染病类型、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人口学数据、周边传染病数据、道路交通数据及政府干预措施,考虑全面,且适用范围不限于某个特定的传染病。
[0032](3)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提供预警,提前作出防范。
[003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6]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
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3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8]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它实施方式。这些其它实施方式也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39]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0]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为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0041]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引用的现有技术文献所公开的内容整体均通过引用并入本专利技术中,并且因此是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一部分。
[0042]实施例一
[0043]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的历史数据,确定传染病的风险影响因素;S2、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S3、建立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对应的风险分析分级评分标准;S4、根据传染病风险分析模型中的各风险影响因素评分及对应的权重,确定当前传染病风险等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传染病的风险因素包括传染病病例数据、传染病类型、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人口学数据、周边传染病数据、道路交通数据及政府干预措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染病类型为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所述传染病病例数据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系统的官方数据;所述气象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每日气象数据;所述社会经济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统计局的GDP数据;所述人口学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官方统计年鉴的年末常住人口数据;所述周边传染病数据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周边地区的传染病数据;所述交通数据包括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道路密度、道路通达度、交通运输方式;所述政府干预措施为与传染病病例数据同期的消毒措施、隔离措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病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具体包括:S21、构建传染病评价判断矩阵;S22、计算传染病评价指标的权重;S23、对传染病指标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淑增路洪珍刘志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