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
技术介绍
[0002]风扇叶片流道板作为轴流式航空发动机低压风扇级转子间的一种旋转结构件(如图1所示),其主要作用是形成发动机进气段流道,在工作中主要承受气动载荷、离心载荷。
[0003]在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中,现用的试验装配方式是用陪试零件装配流道板试验件,装配结构如图2所示,结构外径D≥φ1900mm。其陪试零件包括:风扇盘21、风扇叶片22、进气锥后段23、增压级鼓筒封严24及增压级鼓筒25。其中进气锥后段23、增压级鼓筒封严24与风扇盘21之间需热装配;风扇叶片22的上、下两端面与进气锥后段23及增压级鼓筒封严24无间隙配合,其侧面与风扇叶片上流道面的左侧凹111、右侧凸曲面121无间隙配合。该试验装配结构尺寸及装配方法存在试验成本高、试验件装配复杂、试验前的动平衡试验局限于采用立式平衡机,且无法布置应变测量线的缺点。导致试验准备周期长、试验效率低,同时无法实现风扇叶片流道板加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所述风扇叶片流道板(1)包括:流道面(11)、加强筋(12)、左侧凹曲面(111)、右侧凸曲面(112)、下端配合面一(113)、上端配合面二(114);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包括:风扇轮盘(31),风扇模拟叶片一(32)、风扇模拟叶片二(33)、下卡板(34)、上卡板(35)和转接芯轴(36);风扇模拟叶片一(32)和风扇模拟叶片二(33)分别通过一端与所述风扇轮盘(31)外侧壁连接,所述风扇模拟叶片一(32)远离所述风扇轮盘(31)的一端卡在风扇叶片流道板(1)的左侧凹曲面(111)上,风扇模拟叶片二(33)远离所述风扇轮盘(31)的一端卡在风扇叶片流道板(1)的右侧凸曲面(112)上;下卡板(34)一端固定连接在风扇轮盘(31)的下端面,另一设有向上垂直的装配凸台一(341),用于约束所述风扇叶片流道板(1)的下端配合面一(113),上卡板(35)一端固定连接在风扇轮盘(31)的上端面,另一自由设有向下垂直的装配凸台二(351),用于约束所述风扇叶片流道板(1)的上端配合面二(114);所述转接芯轴(36)一端安装在风扇轮盘(31)上端面中心位置,另一端连接外部动力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其特征在于:风扇轮盘(31)外表面沿轴向设置有若干个榫槽(311),且各个所述榫槽(311)内均设有销钉孔一(312);所述风扇模拟叶片一(32)及所述风扇模拟叶片二(33)分别通过榫头一(321)和榫头二(331)与对应的所述榫槽(311)榫接,且所述榫头一(321)和所述榫头二(331)分别对应所述销钉孔一(312)设有销钉孔二(322)和销钉孔三(33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其特征在于:风扇模拟叶片一(32)对应风扇叶片流道板(1)的一端设置有与左侧凹曲面(111)紧密配合的曲面凸台(323);风扇模拟叶片二(33)对应风扇叶片流道板(1)的一端设置有与右侧凸曲面(112)紧密配合的曲面凹台(3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其特征在于:风扇轮盘(31)上下端面均环周向的设置有若干螺纹孔一(316);所述下卡板(34)对应所述风扇轮盘(31)的一端设置有光孔一(345),并通过贯穿所述光孔一(345)的螺栓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一(316)连接;所述上卡板(35)对应所述风扇轮盘(31)的一端设置有光孔二(356),并通过贯穿所述光孔二(356)的螺栓与对应的所述螺纹孔一(31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扇叶片流道板旋转强度试验装,其特征在于:风扇轮盘(31)两端面的中央分别具有相对称的减重孔(313),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紫龙,高星伟,张晓芳,焦俊俊,张辉,胡文权,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陕航环境试验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