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53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脲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设备架,且设备架上固定安装有混合罐。该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后柱头表面的限位块二沿混合罐内侧的限位块一卡住,使得后柱头无法继续前移,此时前柱头持续前移挤压,使物料沿混合器与混合罐的间隙向后侧移动,同时相背远离的前柱头拉伸其与后柱头之间的胶管,胶管表面的波纹面被拉直,上述间隙中的部分物料留于胶管与混合罐内壁之间,随着前柱头及后柱头的后移,两者相互靠近并挤压胶管,使得胶管将波纹面之间的物料挤出,以此利用胶管与后柱头配合,将胶管挤出的物料与后柱头挤出的物料进行对冲,提高挤压匀质效果。提高挤压匀质效果。提高挤压匀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脲生产
,具体为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脲是由异氰酸酯组份与氨基化合物组份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其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比如极高的抗张抗冲击强度、柔韧性、耐磨性、防湿滑、耐老化、防腐蚀。聚脲在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应用领域不同添加不同的添加剂配置成组合物,这个过程就需要充分搅拌实现均质。传统混合均质设备均采用调和釜,即通过在釜体内安装搅拌叶,通过搅拌叶的转动来实现均质;但是由于搅拌叶的形状、尺寸以及排布方式等客观原因,导致混合不充分,影响均质效果。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2354466B)公开了一种工业生产用聚脲组合物混合均质装置,涉及聚脲组合物加工设备
,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竖直设置,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顶板,底座和顶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以支架为中心对称设置,支架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固定杆往复运动的间隙驱动机构。该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间隙驱动机构,间隙驱动机构使用时,通过开启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带动第一不完全齿轮转动,第一不完全齿轮的带齿部分可以通过直齿带动固定杆运动,第一不完全齿轮与直齿啮合时,第二不完全齿轮与直齿处于非啮合状态,二者通过皮带轮和皮带的传动实现固定杆的往复运动,最终拉动两侧的均质件往复运动。上述现有混合设备主要依靠钢球挤压实现物料的混合匀质,但其只能通过钢球的往复移动实现两次挤压,匀化效率低,且容易因重力因素导致物料向下沉降,不能沿钢球与罐体的间隙进行均匀的挤出。
[0004]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混合设备主要依靠钢球挤压实现物料的混合匀质,但其只能通过钢球的往复移动实现两次挤压,匀化效率低,且容易因重力因素导致物料向下沉降,不能沿钢球与罐体的间隙进行均匀的挤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设备架,且设备架上固定安装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沿设备架上进行横置,且混合罐的尾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
[0006]所述混合罐内活动设置有柱式混合器,且混合罐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原动机,所述原动机推动柱式混合器进行前后往复位移。
[0007]优选的,所述柱式混合器包括活动设置在混合罐内的前柱头和后柱头,且前柱头和后柱头相背的端面均设为与混合罐内端面适配的球面。
[0008]所述前柱头上固定设置有连杆,且连杆穿过混合罐与原动机连接。
[0009]所述前柱头与后柱头之间固定连接有胶管,且胶管设为波纹结构并可伸缩。
[0010]所述混合罐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块一,且若干个限位块一沿混合罐内壁呈环形等距阵列,所述后柱头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二,且若干个限位块二沿后柱头外圈等距阵列,若干个所述限位块二与若干个限位块一的数量、位置一一对应。
[0011]所述前柱头与后柱头之间设置有变缝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变缝组件包括设置在后柱头与前柱头之间的导柱,且导柱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导柱呈三角阵列的固定安装在后柱头上,且三个导柱位于胶管内。
[0013]所述前柱头的表面开设有与三个导柱对应的三个柱孔,且三个导柱分别滑动插接在三个柱孔内。
[0014]所述柱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柱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与卡槽适配的卡块。
[0015]所述前柱头与后柱头上设置有增压器。
[0016]所述前柱头的外圈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与卡槽连通,且环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柱环,所述柱环的内圈开设有斜齿纹,所述导柱的表面开设有与斜齿纹适配的斜齿。
[0017]所述柱环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胶片,且胶片于柱环表面呈偏离轴向的倾斜设置。
[0018]优选的,所述增压器包括开设于后柱头上的喷出孔,且喷出孔连通混合罐内部的后段与胶管内部。
[0019]所述前柱头的表面开设有汲入孔,且汲入孔连通混合罐内部的前段与胶管内部,所述汲入孔相对混合罐内部的一端设为外端口,且汲入孔的外端口收缩为外窄内宽的锥口,所述汲入孔的外端口内固定安装有支架,且支架上固定安装有外宽内窄的反锥头,所述反锥头位于锥口内,且反锥头上滑动套接有锥环,所述锥环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弹簧,且弹簧推动锥环嵌合在反锥头与锥口之间,并将反锥头与锥口之间封闭。
[0020]优选的,所述混合罐由两个罐头和单个罐身组成,且两个罐头通过法兰、螺栓分别安装在罐身的两端。
[0021]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一相对前柱头的一侧切削为斜面。
[0022]优选的,所述喷出孔由主孔和与其连通的若干个副孔组成,且主孔位于后柱头上靠近胶管的一侧,副孔阵列于后柱头的后端面上。
[0023]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加工所需的各物料通过进料管注入混合罐内,此时物料位于混合罐的后段,然后通过原动机利用连杆推动混合器于混合罐内进行前后方向的往复位移,通过挤压将物料沿混合器与混合罐的间隙进行前后两端挤压匀质。
[0024]S2、在后柱头及前柱头前移挤压的过程中,后柱头于混合罐的中段受到限制,其表面的限位块二沿混合罐内侧的限位块一卡住,使得后柱头无法继续前移,此时前柱头持续前移挤压,使物料沿混合器与混合罐的间隙向后侧移动,同时相背远离的前柱头拉伸其与后柱头之间的胶管,胶管表面的波纹面被拉直,上述间隙中的部分物料留于胶管与混合罐内壁之间,随着前柱头及后柱头的后移,两者相互靠近并挤压胶管,使得胶管将波纹面之间的物料挤出,将胶管挤出的物料与后柱头挤出的物料进行对冲。
[0025]S3、由于混合器前移时,胶管表面的波纹面被拉直,胶管不会接触混合罐内壁,使得罐内物料能够顺畅的由混合罐前段移动至后段,而在混合器后移时,胶管受到挤压并将波纹面贴合罐壁,混合罐封闭时,物料能够挤开胶管而不受影响,在开启出料管出料时,胶管则可以贴合罐壁将物料刮除干净,并利用胶管对后柱头及混合罐之间的间隙进行一定的
封闭,使后柱头辅助压出物料。
[0026]S4、在限位块二沿混合罐内侧的限位块一卡住,使得后柱头无法继续前移时,前柱头沿导柱进行前移,此过程中柱环内侧的斜齿纹受到导柱上的斜齿驱动,使柱环于环槽内进转动,由于前柱头与混合罐内壁之间的物料只能沿胶片之间通过,跟随柱环进行圆周运动的胶片持续性的调整可出料位置,使得进入混合罐前段的物料能够分散在不同位置,同时由于胶片倾斜设置,其可在物料通过的过程中,推动物料进行对应方向的加速移动。
[0027]S5、混合器前移过程中,后柱头于混合罐的中段受到限制,其表面的限位块二沿混合罐内侧的限位块一卡住,使得后柱头无法继续前移,前柱头沿导柱进行前移,相背远离的前柱头拉伸其与后柱头之间的胶管,胶管内产生负压,并沿汲入孔吸动锥环内移,使得反锥头与锥口之间间隙开启,利用负压及前柱头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包括设备架(1),且设备架(1)上固定安装有混合罐(2),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沿设备架(1)上进行横置,且混合罐(2)的尾端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和出料管(4);所述混合罐(2)内活动设置有柱式混合器(5),且混合罐(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原动机(6),所述原动机(6)推动柱式混合器(5)进行前后往复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式混合器(5)包括活动设置在混合罐(2)内的前柱头(51)和后柱头(52),且前柱头(51)和后柱头(52)相背的端面均设为与混合罐(2)内端面适配的球面;所述前柱头(51)上固定设置有连杆(53),且连杆(53)穿过混合罐(2)与原动机(6)连接;所述前柱头(51)与后柱头(52)之间固定连接有胶管(54),且胶管(54)设为波纹结构并可伸缩;所述混合罐(2)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若干个限位块一(55),且若干个限位块一(55)沿混合罐(2)内壁呈环形等距阵列,所述后柱头(52)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块二(56),且若干个限位块二(56)沿后柱头(52)外圈等距阵列,若干个所述限位块二(56)与若干个限位块一(55)的数量、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前柱头(51)与后柱头(52)之间设置有变缝组件(5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缝组件(57)包括设置在后柱头(52)与前柱头(51)之间的导柱(571),且导柱(57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导柱(571)呈三角阵列的固定安装在后柱头(52)上,且三个导柱(571)位于胶管(54)内;所述前柱头(51)的表面开设有与三个导柱(571)对应的三个柱孔(572),且三个导柱(571)分别滑动插接在三个柱孔(572)内;所述柱孔(572)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573),所述导柱(571)的表面固定设置有与卡槽(573)适配的卡块(574);所述前柱头(51)与后柱头(52)上设置有增压器(575);所述前柱头(51)的外圈开设有环槽(576),所述环槽(576)与卡槽(573)连通,且环槽(57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柱环(577),所述柱环(577)的内圈开设有斜齿纹(578),所述导柱(571)的表面开设有与斜齿纹(578)适配的斜齿(579);所述柱环(577)的外圈固定设置有胶片(5710),且胶片(5710)于柱环(577)表面呈偏离轴向的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器(575)包括开设于后柱头(52)上的喷出孔(5751),且喷出孔(5751)连通混合罐(2)内部的后段与胶管(54)内部;所述前柱头(51)的表面开设有汲入孔(5752),且汲入孔(5752)连通混合罐(2)内部的前段与胶管(54)内部,所述汲入孔(5752)相对混合罐(2)内部的一端设为外端口,且汲入孔(5752)的外端口收缩有外窄内宽的锥口(5753),所述汲入孔(5752)的外端口内固定安装有支架(5754),且支架(5754)上固定安装有外宽内窄的反锥头(5755),所述反锥头(5755)位于锥口(5753)内,且反锥头(5755)上滑动套接有锥环(5756),所述锥环(5756)与支架(5754)之间设置有弹簧(5757),且弹簧(5757)推动锥环(5756)嵌合在反锥头(5755)与锥口
(5753)之间,并将反锥头(5755)与锥口(5753)之间封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脲搅拌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罐(2)由两个罐头和单个罐身组成,且两个罐头通过法兰、螺栓分别安装在罐身的两端。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中传王贵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联创新材料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