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53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有效路径搜索及各路径制式票价确定;(2)各条有效路径最短旅行时间的计算;(3)乘客出行费用的确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各制式实行不同计价方式的前提下,针对可能出现的多条有效路径,提供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根据乘客实际旅行时间进行动态定价,在保障运输企业收益的同时,兼顾乘客的出行费用与利益。兼顾乘客的出行费用与利益。兼顾乘客的出行费用与利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


技术介绍

[0002]在多主体背景下,不同运营主体之间存在运营成本分摊、票款收入分配的复杂问题;在多制式背景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市域铁路在运输特点和运营成本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存在不同制式的差异化定价需求。在不同定价模式下,乘客出行路径的推断、乘客票款的核收,以及各运营主体间的票款清分规则都会存在差异。
[0003]多主体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的定价模式,直接影响到乘客的出行成本、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目前的定价模式有各主体制式采用相同票价率和多路径概率选择OD票价计价两种,前一种模式虽实现了付费区换乘,但不利于体现不同运营主体的特性,也会造成部分运营商的亏损;后一种模式存在乘客间的补偿,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对于不同制式采用不同计价方式,根据乘客旅行时间,推算乘客必然走行的路径,从而进行票价的核收。此模式实现了多点换乘情况下票价制定,兼顾了乘客和运营主体双方利益,依照公益性、公平性原则,促进了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一体化,同时体现了不同运营主体的特性,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深度遍历算法为基础,搜索每一对OD间的可达路径;步骤二、筛选并生成有效路径集合;步骤三、根据有效路径集合识别各有效路径所经制式并计算各路径票价;步骤四、根据AFC记录计算乘客到达屏蔽门时刻;步骤五、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判断乘客所乘坐车次,获得对应车次到发时刻;步骤六、当终到站车站序号M=2时,该条有效路径不存在换乘情况,直接跳至步骤十;当终到站车站序号M>2时,该条有效路径存在换乘情况,则继续下一步骤;步骤七、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获取列车到达换乘站时刻,计算乘客到达换乘车站屏蔽门时刻;步骤八、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判断乘客所乘坐车次,获取对应车次到发时刻;步骤九、令车站序号i=i+1,返回步骤七重新计算,直到序号i=M

1,则继续下一步骤;
步骤十、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获取列车到达站M时间,计算乘客出站通过闸机时刻,再计算出最短出行时间;步骤十一、根据AFC记录,统计乘客实际的进出站时间,计算乘客实际旅行时间;步骤十二、生成乘客可能走行路径集合,其初始集合设为有效路径集合;步骤十三、对比乘客实际旅行时间和各条有效路径最短旅行时间集合,筛选乘客可能走行路径;步骤十四、找出乘客可能走行路径集合中出行费用最低的线路,以该线路总票价作为该乘客最终的出行费用。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二中通过设置路径阻抗和换乘次数阈值筛选出有效路径。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三中若有效路径集中的所有路径都只经过单一制式,其线路票价F按照相应制式的票价率进行计算;若有效路径集中包含经过不同制式的路径,票价计算方法如下:当某条有效路径只通过单一制式时,按照相应制式的票价率进行计算;当某条有效路径通过不同制式时,采用分区段计价,各区段按照自身制式的计价模式定价,路径票价F
k
为各区段票价的加和。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五中若此刻有列车到达,即,进行如下判断:当时,乘客可及时乘坐该班次列车并随之运行至下一换乘站点;当时,乘客无法乘坐此班列车,需等待乘坐此站点的下一班列车,和更新为下一班列车到达首站的时刻;若此刻尚无列车到达,乘客等待至最近班次列车到达,随该列车运行至下一换乘站点,和为即将到达列车相应时刻;其中T1为乘客通过闸机进站时刻;t1为乘客进站至上车点屏蔽门时间;为首站列车实际到达时刻;为首站列车实际发车时刻;Δt为屏蔽门关闭时长。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八中若此刻有列车到达,即,进行如下判断:当时,乘客可及时乘坐该班次列车并随之运行至下一换乘站点;当,乘客无法乘坐此班列车,需等待乘坐此站点的下一班列车,和更新为下一班列车相应时刻;若此刻尚无列车到达,乘客等待至最近班次列车到达,随该列车运行至下一换乘站点,和更为即将到达列车相应时刻;其中为乘客乘坐列车实际到达换乘站的时刻;t
i
为乘客在换乘站进行换乘时间;为乘客在站将换乘列车实际到达时刻;Δt为屏蔽门关闭时长;为乘客在站换乘列车实际发车时刻。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十中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信息,获取列车到达站M时间,乘客出站时间;记录乘客出站时刻,并计算最短出行时间
;其中T1为乘客通过闸机进站时刻;T2为乘客通过闸机出站时刻;M为终到站车站序号;为乘客乘坐列车实际到达站时刻;为乘客下车至出站时间;h
M
为乘客下车到出站闸机最短距离;V为乘客最大走行速度;为第个之间第路径上的最短出行时间。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步骤十三中如果最短旅行时间集合其中的,则从乘客可能走行路径集合中删除此路径k,以此得出乘客可能走行路径集合R;其中T为乘客实际旅行时间,为第个之间第路径上的最短出行时间。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各制式实行不同计价方式的前提下,针对可能出现的多条有效路径,提供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根据乘客实际旅行时间进行动态定价,在保障运输企业收益的同时,兼顾乘客的出行费用与利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流程图;图2是实施例1的轨道交通线网图;图3是实施例2的轨道交通线网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主要分为3大部分,14个步骤;(1)有效路径搜索及各路径制式票价确定;步骤一、以深度遍历算法为基础,搜索每一对OD间的可达路径;步骤二、设置路径阻抗和换乘次数阈值筛选出有效路径,生成有效路径集合K;步骤三、识别各有效路径所经制式并计算各路径票价;若有效路径集中的所有路径都只经过单一制式,其线路票价F按照相应制式的票价率进行计算;若有效路径集中包含经过不同制式的路径,票价计算方法如下:当某条有效路径只通过单一制式时,按照相应制式的票价率进行计算;当某条有效路径通过不同制式时,采用分区段计价,各区段按照自身制式的计价模式定价,路径票价为各区段票价的加和,即,其中代表第个区段的票价。
[001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以深度遍历算法为基础,搜索每一对OD间的可达路径;步骤二、筛选并生成有效路径集合;步骤三、根据有效路径集合识别各有效路径所经制式并计算各路径票价;步骤四、根据AFC记录计算乘客到达屏蔽门时刻;步骤五、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判断乘客所乘坐车次,获得对应车次到发时刻;步骤六、当终到站车站序号M=2时,该条有效路径不存在换乘情况,直接跳至步骤十;当终到站车站序号M>2时,该条有效路径存在换乘情况,则继续下一步骤;步骤七、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获取列车到达换乘站时刻,计算乘客到达换乘车站屏蔽门时刻;步骤八、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判断乘客所乘坐车次,获取对应车次到发时刻;步骤九、令车站序号i=i+1,返回步骤七重新计算,直到序号i=M

1,则继续下一步骤;步骤十、根据列车实绩运行图,获取列车到达站M时间,计算乘客出站通过闸机时刻,再计算出最短出行时间;步骤十一、根据AFC记录,统计乘客实际的进出站时间,计算乘客实际旅行时间;步骤十二、生成乘客可能走行路径集合,其初始集合设为有效路径集合;步骤十三、对比乘客实际旅行时间和各条有效路径最短旅行时间集合,筛选乘客可能走行路径;步骤十四、找出乘客可能走行路径集合中出行费用最低的线路,以该线路总票价作为该乘客最终的出行费用。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通过设置路径阻抗和换乘次数阈值筛选出有效路径。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进出站时间的多制式轨道交通动态计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若有效路径集中的所有路径都只经过单一制式,其线路票价F按照相应制式的票价率进行计算;若有效路径集中包含经过不同制式的路径,票价计算方法如下:当某条有效路径只通过单一制式时,按照相应制式的票价率进行计算;当某条有效路径通过不同制式时,采用分区段计价,各区段按照自身制式的计价模式定价,路径票价F
k
为各区段票价的加和。4.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海峰朱蕾骆泳吉何必胜张雨洁鄢锐刘思琪唐雨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