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仲彬专利>正文

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520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帐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包括基座组件、支撑组件和帐篷组件,所述基座组件设置在车顶支撑梁上,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包边和侧框,所述基座本体俯视呈四角带有倒圆的截面,所述基座本体下方四边设置有突出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侧框,四组所述侧框远离所述基座本体一侧均设置有贯通的滑孔,所述基座本体四角设置有用于闭合对应所述滑孔的包边,该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基座本体下方通过加强梁以及固定座固定在车顶,固定座可在加强梁上滑动,气囊与帐篷本体的气柱棱贯通,通过开关阀,方便鼓入空气,方便帐篷本体的展开,由于采用气囊,设备可以拆卸下来漂浮在水面上,设备方便展开和收纳。设备方便展开和收纳。设备方便展开和收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帐篷
,具体为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户外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帐篷是以部件的方式携带,到达现场后才加以组装,所以,需要各种部件和工具,了解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使用方法,熟悉帐篷的构造,才能快速、方便地搭起帐篷。
[000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顶帐篷备受青睐,而传统的帐篷仅能在陆地上使用,已经早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且,传统的车载帐篷在支起和收纳时都较为不便,功能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包括基座组件、支撑组件和帐篷组件,所述基座组件设置在车顶支撑梁上,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包边和侧框,所述基座本体俯视呈四角带有倒圆的截面,所述基座本体下方四边设置有突出于所述基座本体的侧框,四组所述侧框远离所述基座本体一侧均设置有贯通的滑孔,所述基座本体四角设置有用于闭合对应所述滑孔的包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滑杆、气囊、开关阀和车梯固定组件,所述侧框下方设置有带有公拉链的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滑孔相适配的滑杆,所述第二连接带上方与所述气囊下方连接,所述气囊一侧侧壁设置有所述开关阀,所述气囊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车梯的车梯固定组件,所述气囊下方还设置有带有母拉链的防护边,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公拉链与所述防护边的母拉链相适配,所述车体固定组件包括带有中间袋和包覆袋,所述中间袋设置在所述气囊侧壁与所述包覆袋之间,所述中间袋和包覆袋的上方与所述气囊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袋靠近所述包覆袋一侧设置有与车梯相适配的第二粘贴,所述包覆袋靠近所述中间袋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气囊侧壁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帖相适配第一粘贴;所述帐篷组件包括帐篷本体和气柱棱,所述气囊上方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帐篷本体的气柱棱,所述帐篷本体内壁棱与所述气柱棱连接。
[0006]为了方便使帐篷本体固定更为牢固,本实用新改进有,所述帐篷本体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拓展袋,所述帐篷本体的前后两侧设置有第二拓展袋。
[0007]为了方便从帐篷本体内了解帐篷本体外情况,本实用新改进有,所述帐篷本体顶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透明窗,所述第二拓展袋设置在所述透明窗下方。
[0008]为了方便直接取下透明窗钓鱼,本实用新改进有,所述透明窗与所述帐篷本体采用可拆连接。
[0009]为了方便装配其他承载包,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气囊左右侧壁的前后两侧设置有
用于粘贴鞋袋的第二魔术帖。
[0010]为了方便基座本体固定在车顶上,本专利技术改进有,所述基座本体下方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上设置有带下开口T型槽,所述加强梁下方中心设置有与所述T型槽贯通的进入孔,所述加强梁下方设置有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下方与所述T型槽的下开口相适配并设置有螺纹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基座本体下方通过加强梁以及固定座固定在车顶,固定座可在加强梁上滑动,气囊与帐篷本体的气柱棱贯通,通过开关阀,方便鼓入空气,方便帐篷本体的展开,由于采用气囊,设备可以拆卸下来漂浮在水面上,设备方便展开和收纳。
[0012]该充气折叠车顶帐篷,打开透明窗,方便进行钓鱼,在车顶上时,第一拓展袋和第二拓展袋为帐篷提供更多的牵引点,使地面缆绳用于固定展开的设备,基座组件与支撑组件采用可拆连接,方便装配与拆卸。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不含防护边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局部放大示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仰视视角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支撑组件设置在基座组件上不含包边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局部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帐篷组件仰视示意图。
[0014]图中:1、基座本体;2、包边;3、侧框;4、第二连接带;5、滑杆;6、气囊;7、开关阀;8、防护边;9、中间袋;10、包覆袋;11、帐篷本体;12、气柱棱;13、第一拓展袋;14、第二拓展袋;15、透明窗;16、第二魔术帖;17、加强梁;18、固定座。
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6,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包括基座组件、支撑组件和帐篷组件,所述基座组件设置在车顶支撑梁上,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1、包边2和侧框3,所述基座本体1俯视呈四角带有倒圆的截面,所述基座本体1下方四边设置有突出于所述基座本体1的侧框3,四组所述侧框3远离所述基座本体1一侧均设置有贯通的滑孔,所述基座本体1四角设置有用于闭合对应所述滑孔的包边2;所述基座本体1下方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梁17,所述加强梁17上设置有带下开口T型槽,所述加强梁17下方中心设置有与所述T型槽贯通的进入孔,所述加强梁17下方设置有与所述T型槽相适配的固定座18,所述固定座18下方与所述T型槽的下开口相适配并设置有螺纹槽。
[0017]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8可以在加强梁17下方的T型槽内滑动,两个相邻的固定座18
设置在车顶的支撑梁前后两侧,支撑梁设置在固定座18与U型卡圈之间,U型卡圈通过螺钉固定在对应的固定座18上,基座本体1的四角设置有倒圆,由于侧框3突出于基座本体1的边缘,突出处漏出滑孔,通过包边2方便闭合滑孔,包边2与基座本体1采用卡合连接,基座组件上方设置有与帐篷组件连接的支撑组件。
[0018]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与基座组件采用可拆连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4、滑杆5、气囊6、开关阀7和车梯固定组件,所述侧框3下方设置有带有公拉链的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4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滑孔相适配的滑杆5,所述第二连接带4上方与所述气囊6下方连接,所述气囊6一侧侧壁设置有所述开关阀7,所述气囊6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车梯的车梯固定组件,所述气囊6下方还设置有带有母拉链的防护边8,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公拉链与所述防护边8的母拉链相适配,所述车体固定组件包括带有中间袋9和包覆袋10,所述中间袋9设置在所述气囊6侧壁与所述包覆袋10之间,所述中间袋9和包覆袋10的上方与所述气囊6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袋9靠近所述包覆袋10一侧设置有与车梯相适配的第二粘贴,所述包覆袋10靠近所述中间袋9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气囊6侧壁下方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帖相适配第一粘贴;首先,第二连接带4包裹滑杆5,对应的滑杆5插入对应的滑孔内,滑孔呈圆形,滑孔远离基座本体1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气折叠车顶帐篷,包括基座组件、支撑组件和帐篷组件,所述基座组件设置在车顶支撑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基座本体(1)、包边(2)和侧框(3),所述基座本体(1)俯视呈四角带有倒圆的截面,所述基座本体(1)下方四边设置有突出于所述基座本体(1)的侧框(3),四组所述侧框(3)远离所述基座本体(1)一侧均设置有贯通的滑孔,所述基座本体(1)四角设置有用于闭合对应所述滑孔的包边(2);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4)、滑杆(5)、气囊(6)、开关阀(7)和车梯固定组件,所述侧框(3)下方设置有带有公拉链的第一连接带,所述第二连接带(4)下方设置有与所述滑孔相适配的滑杆(5),所述第二连接带(4)上方与所述气囊(6)下方连接,所述气囊(6)一侧侧壁设置有所述开关阀(7),所述气囊(6)左右两侧设置有用于固定车梯的车梯固定组件,所述气囊(6)下方还设置有带有母拉链的防护边(8),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公拉链与所述防护边(8)的母拉链相适配,所述车体固定组件包括带有中间袋(9)和包覆袋(10),所述中间袋(9)设置在所述气囊(6)侧壁与所述包覆袋(10)之间,所述中间袋(9)和包覆袋(10)的上方与所述气囊(6)侧壁上方固定连接,所述中间袋(9)靠近所述包覆袋(10)一侧设置有与车梯相适配的第二粘贴,所述包覆袋(10)靠近所述中间袋(9)一侧下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仲彬
申请(专利权)人:叶仲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