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50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51
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形成胶合透镜,此胶合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五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六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的屈光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的屈光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取像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元件,尤其涉及一种取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装置的规格日新月异,作为关键零组件之一的光学取像镜头也更加多样化发展。对于电子装置的取像镜头,不仅要求更大光圈并维持较短的系统长度外,还追求更高像素与更高分辨率。为了满足各种的设计需求,取像镜头往往包括了多个透镜,各透镜之间的组装公差成为重要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取像镜头,包括胶合透镜,降低组装公差的影响,提升生产良率。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取像镜头,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包括第一透镜至第七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形成胶合透镜,此胶合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五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六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
[0005][0006],L2R1为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L2R2为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
[0007]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取像镜头包括由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形成的胶合透镜,可以避免因采用分立的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而产生的两透镜之间的组装公差,且取像镜头可以具有良好的成像质量。
[0008]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09]图1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
[0010]图1B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场曲示意图,图1C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畸变示意图,图1D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垂轴色差示意图,图1E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轴上色差示意图,图1F为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调制转换函数(MTF)示意图;
[0011]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
[0012]图2B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场曲示意图,图2C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畸变示意图,图2D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垂轴色差示意图,图2E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轴上色差示意图,图2F为第二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调制转换函数示意图;
[0013]图3A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
[0014]图3B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场曲示意图,图3C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畸
变示意图,图3D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垂轴色差示意图,图3E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轴上色差示意图,图3F为第三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调制转换函数示意图;
[0015]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
[0016]图4B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场曲示意图,图4C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畸变示意图,图4D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垂轴色差示意图,图4E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轴上色差示意图,图4F为第四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调制转换函数示意图;
[0017]图5A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
[0018]图5B为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场曲示意图,图5C为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畸变示意图,图5D为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垂轴色差示意图,图5E为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轴上色差示意图,图5F为第五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调制转换函数示意图;
[0019]图6A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
[0020]图6B为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场曲示意图,图6C为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畸变示意图,图6D为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垂轴色差示意图,图6E为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轴上色差示意图,图6F为第六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调制转换函数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
[0022]0:光圈;
[0023]1~7:透镜;
[0024]8:滤光片;
[0025]10:取像镜头;
[0026]15、25、35、45、55、65、75、85:物侧面;
[0027]16、26、36、46、56、66、76、86:像侧面;
[0028]99:成像面;
[0029]A1:物侧;
[0030]A2:像侧;
[0031]BL:胶合透镜;
[0032]I: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参照图1A,其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取像镜头10从物侧A1至像侧A2沿取像镜头10的光轴I依序包括光圈0、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及滤光片8。当由一待拍摄物所发出的光线进入取像镜头10,并依序穿透光圈0、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及滤光片8之后,会在成像面99(image plane)形成影像。滤光片8例如为红外线截止滤光片(infrared cut

off filter),其可以让具有适当波长的光线(例如红外线或可见光)通过,而滤除想要滤除的红外线波段。滤光片8设置于第七透镜7与成像面99之间。补充说明的是,物侧A1是朝向待拍摄物的一侧,而像侧A2是朝向成像面99的一侧。
[0034]在本实施例中,光学成像镜头10的第一透镜1、第二透镜2、第三透镜3、第四透镜4、第五透镜5、第六透镜6、第七透镜7及滤光片8都各自具有朝向物侧A1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
物侧面15、25、35、45、55、65、75、85及朝向像侧A2且使成像光线通过的像侧面16、26、36、46、56、66、76、86,其中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通过前者的像侧面36及后者的物侧面45相胶合,形成胶合透镜BL,避免因采用分立的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而产生的两透镜之间的组装公差。在本实施例中,光圈0设置于第一透镜1的物侧A1。
[0035]第一透镜1具有正屈光度(positive refracting power),其物侧面15的光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16的光轴区域为凹面,物侧面15与像侧面16皆为非球面(aspheric surface)。第二透镜2具有负屈光度(negative refracting power),其物侧面25的光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26的光轴区域为凹面,物侧面25与像侧面26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3物侧面35的光轴区域为凸面,且为非球面。第四透镜4物侧面45的光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46的光轴区域为凹面,物侧面45与像侧面46皆为非球面。第三透镜3与第四透镜4胶合形成的胶合透镜BL具有正屈光度。第五透镜5具有正屈光度,其物侧面55的光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56的光轴区域为凹面,物侧面55与像侧面56皆为非球面。第六透镜6具有正屈光度,其物侧面65的光轴区域为凸面,像侧面66的光轴区域为凹面,物侧面65与像侧面66皆为非球面。第七透镜7具有负屈光度,其物侧面75的光轴区域为凹面,像侧面76的光轴区域为凹面,物侧面75与像侧面76皆为非球面。第四透镜4的折射率Nd为1.6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从物侧到像侧沿着光轴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二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第三透镜;第四透镜,所述第三透镜与所述第四透镜形成胶合透镜,且所述胶合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五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第六透镜,具有正的屈光度;以及第七透镜,具有负的屈光度,其中所述取像镜头满足条件式:,L2R1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L2R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L5R1为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L5R2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L6R1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L6R2为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L3R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L4R2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在光轴区域的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FL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EFL为所述取像镜头的有效焦距。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立景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