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35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8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该下行数据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块CB;根据该下行数据确定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译码序列为对该CB的估计结果,一个译码序列与一个CB对应;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第一信息根据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或者零元素的数目确定;其中,该第一数据基于该译码序列确定,一个第一数据与一个CB对应,第一数据与C和H有关,C为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H为CB对应的校验矩阵。通过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提升调整CQI的效率,进而辅助网络设备更好地为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下行传输的配置参数。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下行传输的配置参数。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下行传输的配置参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 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以及5G新空口(new radio,NR)的核心技术。在MIMO通信系统中,基站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发送的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信息来获取下行信道的信道质量,从而为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进而最大化利用信道能力,提升通信系统的吞吐率。
[0003]通常,终端设备基于下行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

RS)来进行下行信道的测量,进而确定CQI信息。CQI可以视为对接收侧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的量化结果。CQI的计算需要基于很多参数的假设,如秩(rank),预编码矩阵索引(precoding matrix index,PMI)等。另外,为了保证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对齐CQI的测量假设,协议定义了终端设备测量CQI的多种假设。这种假设的情况与实际下行调度时刻对应的实际传输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会导致CQI的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终端设备上报的CQI与实际下行信道的CQI的不相同(或称为不接近、不匹配、差值较大)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提出了外环链路自适应技术(outer loop link adaptation,OLLA)。由于SINR和CQI之间存在映射关系,在OLLA中,网络设备会根据下行传输数据块的译码正确与否,对SINR进行调整;示例性的,基于先前传输数据块对应的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ACK)/否认字符(negative acknowledge character,NACK)反馈增加或减少SINR/CQI。通常,要通过OLLA实现报告的CQI与实际传输链路对应的CQI匹配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尤其是在估计的SINR与实际SINR差异较大时。另外,这种方式对错误比较敏感,一旦出现错误将会显著影响该调整过程,将大大延长调整所需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可以通过数据信道/信号的译码结果,提供更为准确的CQI,该CQI可以更好反映数据信道/信号的检测和译码能力,从而提升调整CQI的效率,进而辅助网络设备更好地为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下行传输的配置参数。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块CB;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所述译码序列为对所述CB的估计结果,一个所述译码序列与一个所述CB对应;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根据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或者零元素的数目确定;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译码序列确定,一个所述第一数据与一个所述CB对应,所述第一数据与C和H有关,C为所
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H为所述CB对应的校验矩阵。
[0007]通过该方法,可以提升调整CQI的效率,进而辅助网络设备更好地为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下行传输的配置参数。示例性的,该下行传输的配置参数包括以下一项或者多项:秩rank,调制与编码策略MCS(包含调制方式和/或调整阶数),传输块大小(TB size),信道编码的码率。
[0008]可选的,所述译码序列还可以为对该编码块对应的信息序列的估计结果,也可以是对该编码块对应的编码后的序列的估计结果。其中,该编码块对应的信息序列也可以称为该编码块对应的编码前的序列。对于二元信道编码,该编码块对应的信息序列也可以称为该编码块对应的信息,或该编码块对应的编码前的比特序列。该编码块对应的编码后序列也可以称为该编码块对应的编码后的比特序列。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为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平均值,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和,或者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的平均值,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误块率BLER,或者所述多个CB构成的CB集合对应的BLER。需要说明的是,该CB对应的BLER或者CB集合对应的BLER,也可以是其他表征差错率的统计形式,如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e,BER),错帧率(或者称为误帧率)(frame error rate,FER),等等。
[0010]可选的,第一信息还可以为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最大值,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最小值,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的最大值,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的最小值。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信息为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数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占比,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数目的平均值,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数目的和,或者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占比的平均值。
[0012]可选的,第一信息还可以为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数目的最大值,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数目的最小值,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占比的最大值,或者该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零元素的占比的最小值。
[0013]上述实现方式中的第一信息可以用于衡量下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差错率,也即是说,第一信息的取值大小与该差错率的大小有关。该差错率可以反映数据信道/信号的检测和译码能力,网络设备可以基于该第一信息调整CQI,进而辅助网络设备更好地为终端设备选择合适的下行传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块CB;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所述译码序列为对所述CB的估计结果,一个所述译码序列与一个所述CB对应;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根据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或者零元素的数目确定;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译码序列确定,一个所述第一数据与一个所述CB对应,所述第一数据与C和H有关,C为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H为所述CB对应的校验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平均值,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和,或者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的平均值,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误块率BLER,或者所述多个CB构成的CB集合对应的BLER。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为A,A=CH
T
,或者A=HC
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为ρ,ρ=D(A)/(N

K),其中,D(A)为所述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N为所述CB对应的编码后的序列的长度,K为所述CB对应的编码前的序列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2

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B对应的BLER与所述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具有对应关系,或者,所述CB对应的BLER与所述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具有对应关系。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所述非零元素的占比为多个预设占比中的一个或者多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占比组成一个等差序列。8.根据权利要求1

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采用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式。9.根据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中;或者,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通过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UCCH或者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指示信息。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数据信号,所述下行数据信号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块CB;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根据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确定;其中,一个所述第一数据与一个所述CB对应;所述第一数据与C和H有关,C为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H为所述CB对应的校验矩阵。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下列信息中的一项:所
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各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各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各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的平均值,或者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各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的平均值,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对应的误块率BLER。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为A,A=CH
T
,或者A=HC
T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为ρ,ρ=D(A)/(N

K),其中,D(A)为所述非零元素的数目,N为所述CB对应的编码后的序列的长度,K为所述CB对应的编码前的序列的长度。14.根据权利要求11

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B对应的BLER与所述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具有对应关系,或者,所述CB对应的BLER与所述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具有对应关系。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占比;所述非零元素的占比为多个预设占比中的一个或者多个。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设占比组成一个等差序列。17.根据权利要求10

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采用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式。18.根据权利要求10

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承载于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中;或者,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指示信息,包括:通过上行物理控制信道PUCCH或者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指示信息。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确定模块和发送模块: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下行数据,所述下行数据对应一个或者多个编码块CB;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下行数据确定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所述译码序列为对所述CB的估计结果,一个所述译码序列与一个所述CB对应;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根据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或者零元素的数目确定;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基于所述译码序列确定,一个所述第一数据与一个所述CB对应,所述第一数据与C和H有关,C为所述下行数据信道译码后的译码序列,H为所述CB对应的校验矩阵。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为下列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一个或者多个CB中至少一个CB对应的第一数据中包含的非零元素的数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翔刘鹍鹏龚名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