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25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间隔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两个主架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伸缩调节组件连接,主架的中部和上下两端安装有夹持组件,夹持组件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槽,底座的上部铰接有上夹块,上夹块的底部开设有上夹槽,上夹块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杆,底座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内设置有螺纹孔。该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中,夹持组件能够将线路进行稳定夹持,使其不会脱落或者滑动,线路的夹持和拆卸操作方便,便于快速安装。通过螺纹套和螺纹杆方便进行两个主架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灵活调节左右两组线路之间分离的距离,便于根据需要进行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间隔棒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电网网架结构愈加强大,500kV线路越来越多,导致了线路间隔棒的数量巨大,但现实线路的运行状况不一加之其易损坏的特点就导致了间隔棒更换工作任务量大。
[0003]公开号为CN21072396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500kV输电线路间隔棒更换的液压工具,其包括手柄、液压手柄、液压缸、手柄定位销、间隔棒顶球I、行程支架、间隔棒顶球II、行程丝杆,手柄定位销固定在液压缸上,液压手柄一端与手柄定位销顶端活动连接,且在此端上液压杆通过液压锁销与液压手柄固连,液压杆设置在液压缸内,间隔棒顶球I固定在液压缸的液压顶杆上,液压缸固定在行程支架下部一端上,间隔棒顶球II固定在行程丝杆一端上,行程丝杆另一端穿过行程支架下部另一端且与行程支架螺纹配合,旋转手柄与行程丝杆另一端固连;本装置具有高效、快速、便捷的优点;使用本工具进行停电作业处理缺陷,缩短了检修时间,增加电网的可靠性,使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
[0004]虽然上述技术方案缩短了检修时间,增加电网的可靠性,使电网能够更加安全稳定的运行,但是在进行间隔棒的安装时,间隔棒整体不能够进行灵活的调节,使得线路间隔的距离不便于调节,且线路固定不够方便,拆卸和安装都较为麻烦,安装后线路不紧,也容易产生松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进行间隔棒的安装时,间隔棒整体不能够进行灵活的调节,使得线路间隔的距离不便于调节,且线路固定不够方便,拆卸和安装都较为麻烦,安装后线路不紧,也容易产生松动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两个所述主架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伸缩调节组件连接,所述主架的中部和上下两端安装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槽,所述底座的上部铰接有上夹块,所述上夹块的底部开设有上夹槽,所述上夹块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杆,所述底座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旋转杆的中部与上夹块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且与螺纹孔螺纹内连接。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伸缩调节组件包括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主架的端头紧密焊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底端通过轴承与主架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夹槽的内壁安装有垫片。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夹槽与下夹槽均为半圆弧形结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主架组合后整体呈六边形结构。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宽度大于上夹块的宽度。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该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中,通过其中设置的夹持组件能够将线路进行稳定夹持,使其不会脱落或者滑动,线路的夹持和拆卸操作方便,便于快速安装。
[0015]2、该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中,通过螺纹套和螺纹杆方便进行两个主架之间的距离调节,进而灵活调节左右两组线路之间分离的距离,便于根据需要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20]1、主架;2、夹持组件;21、底座;211、卡槽;212、螺纹孔;213、下夹槽;214、垫片;22、轴承;23、上夹块;231、上夹槽;24、旋转杆;3、伸缩调节组件;31、螺纹套;32、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两个主架1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连接,且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能够方便进行主架1的分离和靠近,进而便于左右两组线路之间距离的调节,主架1的中部和上下两端安装有夹持组件2,用于将线路进行稳定夹持,线路共6根,左右两侧三根为一组,夹持组件2包括底座21,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槽213,底座21的上部铰接有上夹块23,上夹块23的底部开设有上夹槽231,上夹块23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杆24,底座2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卡槽211,卡槽211内设置有螺纹孔212,旋转杆24的中部与上夹块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转杆24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且与螺纹孔212螺纹内连接,通过旋拧旋转杆24,即可使得旋转杆24的底端拧入螺纹孔212内,根据需要拧松或者拧紧,即可调节上夹块23夹持的松紧度,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线路进行夹持固定。
[0024]实施例2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两个主架1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连接,且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能够方
便进行主架1的分离和靠近,进而便于左右两组线路之间距离的调节,主架1的中部和上下两端安装有夹持组件2,用于将线路进行稳定夹持,线路共6根,左右两侧三根为一组,夹持组件2包括底座21,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槽213,底座21的上部铰接有上夹块23,上夹块23的底部开设有上夹槽231,上夹块23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杆24,底座2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卡槽211,卡槽211内设置有螺纹孔212,旋转杆24的中部与上夹块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旋转杆24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且与螺纹孔212螺纹内连接,通过旋拧旋转杆24,即可使得旋转杆24的底端拧入螺纹孔212内,根据需要拧松或者拧紧,即可调节上夹块23夹持的松紧度,便于对不同粗细的线路进行夹持固定,伸缩调节组件3包括螺纹套31,螺纹套31的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2,螺纹杆32的一端与主架1的端头紧密焊接,通过旋转螺纹套31,即可调节两个螺纹杆32之间的距离,从而便于两个主架1的分离和靠近。
[0026]实施例3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两个主架1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连接,且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能够方便进行主架1的分离和靠近,进而便于左右两组线路之间距离的调节,主架1的中部和上下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主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架(1)的上下两端之间通过伸缩调节组件(3)连接,所述主架(1)的中部和上下两端安装有夹持组件(2),所述夹持组件(2)包括底座(21),所述底座(21)的顶部设置有下夹槽(213),所述底座(21)的上部铰接有上夹块(23),所述上夹块(23)的底部开设有上夹槽(231),所述上夹块(23)的一端安装有旋转杆(24),所述底座(21)的一侧顶部开设有卡槽(211),所述卡槽(211)内设置有螺纹孔(212),所述旋转杆(24)的中部与上夹块(2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杆(24)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且与螺纹孔(212)螺纹内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可灵活调节的电网线路用间隔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调节组件(3)包括螺纹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锋陈奇成张莹瑾张松石利荣尤志鹏曹森薛峰李文达邱光伟魏冬明李鹏祥苗俊马志永徐瑞飞钱海罗艺黄愈博凌维周尚玲刘立文陈宣林张宇雄颜冲强翟雄张锦涛宋海波刘春作纳智敏冯文斐徐锐尹倩晏凯梁益伟严光强周利奎蒋先启母其威张令交窦崇喜王世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