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1463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8 1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间隔棒本体上的线夹,线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紧固螺栓上套设有弹性件,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夹孔,夹孔内设有套筒,套筒的侧壁开有供导线穿过的缺口,套筒的长度大于夹孔的长度,套筒的轴向截面的外壁为斜面或弧面,套筒的外壁和夹孔的内壁相配合,套筒的内壁开有与导线相适配的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线夹与套筒相连接的位置为倾斜结构,配合紧固螺栓的弹性件,实现间隔棒的防松动。其次,套筒的长度大于夹孔的长度,用来消除导线以及其他金具热胀冷缩对间隔棒的影响。导线以及其他金具热胀冷缩对间隔棒的影响。导线以及其他金具热胀冷缩对间隔棒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裂导线的间隔棒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

技术介绍

[0002]输变电导线是电力系统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一般较长,一条超高压输电线路最短距离至少一百多公里,平均距离在三百多公里,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距离一般接近一千公里;同等条件下,远距离输电时使用扩径导线线路损耗较小;同时在超、特高压变电站、换流站内使用的高跨引下导线一般也使用二分裂或四分裂导线,这使得分裂导线在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目前,电气系统中与二分裂、四分裂、六分裂、八分裂导线配套使用的分裂间隔棒常常出现螺栓松动、螺栓掉落、支腿抱箍开口、间隔棒沿导线移动或下滑现象,以一座超高压750千伏变电站为例,每年站内高跨线引下线以及高跨线间隔棒会因风摆、振动、金具和导线热胀冷缩等原因出现10处左右上述现象;具体的,每年一条150公里距离的750千伏六分裂输电线路间隔棒会出现20处左右上述现象。
[0003]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分裂间隔棒因风摆、振动、金具和导线热胀冷缩等原因出现松动或沿导线滑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包括间隔棒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间隔棒本体上的线夹,所述线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夹孔,所述夹孔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开有供导线穿过的缺口,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夹孔的长度,所述套筒的轴向截面的外壁为斜面或弧面,所述套筒的外壁和夹孔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套筒的内壁开有与导线相适配的线槽。
[0006]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弹片设于第一夹板和紧固螺栓的头部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弹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弹片设于第二夹板和紧固螺母之间。
[0008]优选的,还包括垫片,一个垫片设于弹片与第一夹板之间,另一个所述垫片设于弹片与第二夹板之间。
[0009]优选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弹片设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线夹上开有沉孔,所述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设于沉孔内
[0011]优选的,所述夹孔的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时,所述套筒的外直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加大。
[0012]优选的,所述夹孔的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孔径时,所述套筒的两端的外直径大于中间位置处的外直径。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夹孔处设有铰接轴,所述第一夹板绕铰接轴旋转。
[0014]优选的,所述间隔棒本体上的线夹为两个,两个所述线夹分别设置在间隔棒本体的两端。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在间隔棒的线夹内设置套筒,线夹与套筒相连接的位置为倾斜结构,然后与线夹的紧固螺栓上的弹性件相配合,且套筒内设置螺旋分布的线槽。夹孔受的作用力会被倾斜结构进行分解,然后分解力与紧固螺栓的弹性件的作用力保持平衡,实现间隔棒的防松动。其次,对称分布的两个套筒通过间隔棒本体提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能够保证套筒不沿导线滑动,从而实现间隔棒不沿导线移动。第三,螺旋分布的线槽使得套筒难以沿导线滑动。第四,套筒的长度大于夹孔的长度,该长度差能够保证线夹在套筒上进行微小移动,用来消除导线以及其他金具热胀冷缩对间隔棒的影响,从根源上解决间隔棒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二分裂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梯形夹孔抱箍(去除套筒)在间隔棒主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梯形圆孔抱箍(去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X型夹孔抱箍(去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梯形夹孔抱箍(去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5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X型圆孔抱箍(去除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图8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夹孔的剖视示意图(弧面);
[0026]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夹孔的剖视示意图(斜面);
[0027]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呈X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呈梯型的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呈梯型的套筒在分裂导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呈X型的套筒在分裂导线上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图14的俯视图;
[0032]图17为图15的俯视图;
[0033]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四分裂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六分裂间隔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分裂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紧固螺栓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适用于垂直导线的二分裂间隔棒与分裂导线受力分析
图;
[0038]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适用于垂直导线的四分裂间隔棒与分裂导线受力分析图;
[0039]图2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适用于水平导线的六分裂间隔棒与分裂导线整体受力分析图;
[0040]图2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适用于水平导线的六分裂间隔棒与分裂导线局部受力分析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1.第一夹板,2.第二夹板,3.紧固螺栓,4.弹性件,5.套筒,6.紧固螺母,7.垫片,8.铰接轴,9.间隔棒本体,10.分裂导线,51.缺口,52.线槽,53.斜面,54.弧面,100.夹孔,200.线夹。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4]下面结合附图1

25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F1为二分裂间隔棒受到的重力,F2为一个套筒给二分裂间隔棒的支腿A1提供的向上的支持力,F3为另一个套筒给二分裂间隔棒的支腿A2提供的向上的支持力,F4为二分裂间隔棒受到的重力使支腿A1处套筒沿分裂导线螺旋下滑的作用力,F5为导线提供的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棒本体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间隔棒本体上的线夹,所述线夹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紧固螺栓上套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夹孔,所述夹孔内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侧壁开有供导线穿过的缺口,所述套筒的长度大于夹孔的长度,所述套筒的轴向截面的外壁为斜面或弧面,所述套筒的外壁和夹孔的内壁相配合,所述套筒的内壁开有与导线相适配的线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片,所述弹片设于第一夹板和紧固螺栓的头部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弹片设于第二夹板和紧固螺母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输变电系统分裂导线防松防滑间隔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一个垫片设于弹片与第一夹板之间,另一个所述垫片设于弹片与第二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闵凯龙温刚谭晓艳来乐单德帅李飞翔门宏跃彭敏周清何文武李鑫张北京杨坤王勇张志业张旭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