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2022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该方法通过每个下采样单元之后加入的去噪模块,提取出真实低光照图像复杂背景中的隐藏噪声,以此提高整个网络模型的学习能力,减少训练时间。在去噪模块中,通过空洞卷积和标准卷积的组合,扩大了感受野,在提取出更多有用特征的同时减少了网络的深度,提高了去噪的效果和效率。在两个注意力单元同,通过拼接层有效利用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提高浅层特征对深层特征的影响和去噪模型的表达能力,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重建图像,减小噪声对低光照图像增强的影响,使得低光照图像增强达到更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
技术背景
[0002]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蓬勃发展,各种低光照图像增强方法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图像质量的好坏与光照有着重要的联系,当图片从低照度环境中捕获得到时,一般存在亮度低、对比度低、噪声、细节信息模糊等缺点,需要对其进行亮度增强处理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低照度图像增强通过变换数据,有选择地提取图像中需要的重要特征或者抑制图像中某些不重要的特征,使图像与视觉响应特性相匹配,既可以有效提升图像视频的视觉质量,也可以为目标检测、跟踪等视觉处理应用提供一个良好的预处理基础。在低光照图像增强中,图像去噪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图像去噪是现实世界中低层次视觉应用的典型问题。基于图像去噪对图片质量的影响和本身的现实意义,已成为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话题。
[0003]图像去噪在研究前期,许多传统的方法在图像去噪方面取得了有竞争力的表现,但这些方法仍然具有参数需要手动选择、算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样本数据集,该样本数据集是由多个数据对组成的序列集,每个数据对是由低光照图像和低光照图像对应的真值图像组成,其中真值图指的是正常照度图像;步骤2、将样本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步骤3、构建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为一个U型编解码网络,包括特征编码器和特征解码器,特征编码器与特征解码器连接;所述特征编码器用于提低照度图像的图像特征,包括N个依次连接的下采样单元,每个下采样单元后均连接一个去噪模块;所述特征解码器包括N个依次连接的上采样单元、以及连接在最后一个上采样单元之后的一个1
×
1卷积层,使用跳跃连接从下采样单元到对应的上采样单元;步骤4、将训练集输入步骤3构建的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进行图像增强训练,并通过损失函数对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进行优化,得到成训练好的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步骤5、将测试集输入训练好的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进行测试,将验证集输入训练好的以注意力为导向的图像增强网络进行验证,得到网络预测图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编码器中的下采样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3
×
3的未填充卷积层、第二3
×
3的未填充卷积层和2
×
2最大池化层,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均为采用未填充的卷积层,每个3
×
3的未填充卷积层后采用ReLU激活函数;所述特征解码器中的上采样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第一3
×
3的未填充卷积层、第二3
×
3的未填充卷积层和2
×
2的反卷积层,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均为采用未填充的卷积层,每个3
×
3的未填充卷积层后采用ReLU激活函数。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低照度图像去噪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噪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卷积神经网络、第一注意力单元、第二注意力单元以及重建单元;卷积神经网络包括第一卷积部分和第二卷积部分,第一卷积部分由n个A类型卷积结构层和k个B类型卷积结构层组成,第一个A类型卷积结构之前连接有一个B类型卷积结构层,相邻两个A类型卷积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正宁胥鹏丁桢炎匡育衡刘旭航何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