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20226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包括金属实体部与金属孔隙部,金属孔隙部呈椭圆环形,金属实体部环绕地设置于金属孔隙部的边缘,金属实体部包括第一内环、第二内环、第一外环、第二外环,第一内环与第二内环平行地设置于金属孔隙部的内边缘,第一外环与第二外环非平行地设置于金属孔隙部的外边缘。第一外环与第二外环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在中部较大、在两端较小,使得腰椎体间融合器的侧面呈大致纺锤形。本申请在提供更大填充体积的同时,为金属孔隙部提供强有力的力学支撑。在金属孔隙部提供与人体骨骼相匹配的弹性模量的同时,改善融合器的力学性能,使得融合器能够满足腰椎侧向大面积融合的需求。融合器能够满足腰椎侧向大面积融合的需求。融合器能够满足腰椎侧向大面积融合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


[0001]本申请涉及脊柱外科植入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腰椎作为脊柱最基础的部位,承载着脊柱最大的负荷。随着人体躯干的活动增加以及年龄的增长,容易形成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退行性病变是腰椎组织结构自然老化并发生退变的疾病,包括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症等。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腰背痛或腰腿痛,使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腰腿痛、下肢麻木、下肢无力、间歇性或持续性跛行等症状,症状严重的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0003]当症状严重,通过药物、理疗包括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成为必选方案之一。
[0004]对于腰椎退行性病变,腰椎体间融合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治疗术式之一。传统的手术方式包括前方入路和后方入路以及经椎间孔方式。但是传统的手术方式存在切口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并发症多、术后恢复慢等缺点。腰椎病患者通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手术耐受较差。与传统的入路手术方式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包括金属实体部与金属孔隙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孔隙部呈椭圆环形,所述金属实体部环绕地设置于所述金属孔隙部的边缘,所述金属实体部包括第一内环、第二内环、第一外环、第二外环,所述第一内环与所述第二内环平行地设置于所述金属孔隙部的内边缘,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非平行地设置于所述金属孔隙部的外边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之间的距离被配置为在中部较大、在两端较小,使得所述腰椎体间融合器的侧面呈大致纺锤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体间融合器包括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所述金属实体部还包括第一外环连接部与第二外环连接部,所述第一外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外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端部,所述第一外环与所述第二外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外环连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外环连接部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3D打印的极外侧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实体部还包括第一内环连接部与第二内环连接部,所述第一内环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所述第二内环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昕健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