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储存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摄像
,尤其涉及一种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储存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拍摄设备在进行拍摄操作时,需要判断对哪个对焦区域(ROI)或焦点进行自动对焦。为了获得对焦区域以及该对焦区域的相位差(PD),拍摄设备需要使用当前帧的前两帧数据。在一次完整的对焦过程中,由于硬件限制,拍摄设备中的摄像头需首先获取上述前两帧中的第一帧的对焦区域,通过第二帧的时间对获取到的对焦区域进行相关参数计算以得到相位差,并在当前帧得到第一帧获取的对焦区域的相位差数据以控制摄像头进行对焦。可见,在每次对焦过程中,从获取对焦区域到得到相位差数据都会有至少两帧的帧延迟而导致概率性丢焦。并且,当拍摄设备需要对快速移动的对象进行追焦拍摄时,由于帧延迟导致的追焦模糊问题会更加严重,降低拍摄质量,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储存介质,以实现拍摄设备对快速移动对象进行追焦拍摄时的对焦方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获取第一对焦区域;基于所述摄像头采集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第二对焦区域,所述第二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一预览图像的下一帧图像;对所述第一对焦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根据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和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和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包括:在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覆盖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的情况下,获取在所述第二对焦区域内,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的相位差;根据所述相位差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和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包括:在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与所述第二对焦区域部分重合的情况下,获取重合区域;获取在所述重合区域内,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的相位差;根据所述相位差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和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包括:根据所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和所述第二对焦区域,确定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第二预览图像的下一帧图像进行对焦的对焦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基于摄像头采集的所述第一预图像的上一帧图像,获取初始对焦区域;根据所述初始对焦区域与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的位置关系,获取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的放大系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对焦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对焦区域的放大系数,对所述第一对焦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摄像头的对焦参数控制镜片在移动至的位置处进行对焦。8.一种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对焦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摄像头采集的第一预览图像,获取第一对焦区域;第二对焦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摄像头的第二预览图像,获取第二对焦区域,所述第二预览图像是所述第一预览图像的下一帧图像;第一对焦区域放大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对焦区域进行放大处理,得到放大后的第一对焦区域;参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放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豪,姬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