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20125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电化学装置包括:包装袋、电极组件、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包装袋包括主体部和顶封部,第一极耳的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第一极耳的另一端自顶封部伸出于包装袋外,顶封部包括封印区,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封印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基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基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分别位于第一极耳的两侧,第一凹部相对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朝远离电极组件的方向凹陷。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具有较高的热箱测试通过率,进而可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可靠性。进而可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可靠性。进而可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电池的包装形态主要分为硬壳与软包两种。相较于硬壳电池,软包电池由于其包装薄,形状可定制,可以带来能量密度的收益。作为电池的一项硬性测试要求,电池必须能够在高温箱中储存一段时候后,不起火不爆炸。软包电池由于其外壳是使用聚丙烯等有机物质封装而成,其安全可靠性一直受到业界的关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用电设备,以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0004]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包装袋、电极组件、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包装袋包括主体部和顶封部,电极组件收容于主体部,第一极耳的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第一极耳的另一端自顶封部伸出于包装袋外,顶封部包括封印区,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封印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基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基部,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分别位于第一极耳的两侧,第一凹部相对于第一基部和第二基部朝远离电极组件的方向凹陷。本申请的电化学装置,通过将顶封部中第一极耳处的封印区设置为向外凹陷,在热箱测试过程中,随着电化学装置的膨胀,上述第一凹部作为应力集中点,拉扯第一极耳,被拉扯的第一极耳沿其延伸方向反向作用于第一凹部,可促进第一凹部处封印区的及时冲开,降低电化学装置爆炸的风险,从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热箱测试的通过率。
[0005]可选地,第一凹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顶段和第三连接段,第一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部和第一顶段连接;第三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基部和第一顶段连接。如此,可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应力在第一凹部的集中,提高顶封部冲开的概率。
[0006]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基部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极耳的外侧。如此,第一极耳的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凹陷内,有利于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07]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一连接段与第一顶段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极耳的外侧。如此,第一极耳的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顶段,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08]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三连接段与第二基部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如此,第一极耳的另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凹陷内,有利于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09]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三连接段与第一顶段的连接点位于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之间。如此,第一极耳的另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顶段,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10]可选地,第一连接段与第一基部之间的夹角α为90
°
至170
°
。可选地,第三连接段与第二基部之间的夹角β为90
°
至170
°
。进一步可选地,α为120
°
至160
°
。进一步可选地,β为120
°
至160
°
。如此,可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应力在第一凹部的集中,提高顶封部冲开的概率。
[0011]可选地,第一顶段满足:0.3A≤a≤2A;其中,A为第一极耳的宽度,a为第一顶段沿第一极耳宽度方向的长度。进一步可选地,0.5A≤a≤1.5A;如此,可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应力在第一顶段的集中,提高顶封部冲开的概率。
[0012]可选地,第一顶段满足:0.2T1≤h1≤5T1;其中,T1为沿顶封部的宽度方向,第一基部的封印宽度;h1为沿顶封部的宽度方向,第一顶段至第一基部的距离。进一步可选地,0.42T1≤h1≤1.25T1;如此,在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应力在第一凹部的集中,提高顶封部冲开的概率的同时,降低对电化学装置体积能量密度的影响。
[0013]可选地,第一极耳与包装袋之间的封印强度小于第一基部的封印强度。如此,可进一步提高第一极耳处的封印区冲开的概率,提高电化学装置的安全可靠性。
[0014]可选地,第二极耳的一端与电极组件连接,第二极耳的另一端自顶封部伸出于包装袋外;封印区还包括第二凹部和第三基部,第二凹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基部和第三基部连接;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二基部和第三基部分别位于第二极耳的两侧;第二凹部相对于第二基部和第三基部朝远离电极组件的方向凹陷。如此,通过将顶封部中第二极耳处的封印区设置为向外凹陷,在热箱测试过程中,随着电化学装置的膨胀,上述第二凹部作为应力集中点,拉扯第二极耳,被拉扯的第二极耳沿其延伸方向反向作用于第二凹部,可促进第二凹部处封印区的及时冲开,降低电化学装置爆炸的风险,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化学装置热箱测试的通过率。
[0015]可选地,第二凹部包括第二连接段、第二顶段和第四连接段,第二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基部和第二顶段连接;第四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顶段和第三基部连接。如此,可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应力在第二凹部的集中,提高顶封部冲开的概率。
[0016]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二连接段与第二基部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极耳的外侧。如此,第二极耳的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凹陷内,有利于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17]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二连接段与第二顶段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极耳的外侧。如此,第二极耳的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第二顶段,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18]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四连接段与第三基部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极耳的外侧。如此,第二极耳的另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凹陷内,有利于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19]可选地,沿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第四连接段与第二顶段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极耳的外侧。如此,第二极耳的另一侧边与封印区的连接点位于第二顶段,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顶封部的冲开,进而提高电化学装置的热箱测试通过率。
[0020]可选地,第二连接段与第二基部之间的夹角θ为90
°
至170
°
。可选地,第四连接段与第三基部之间的夹角γ为90
°
至170
°
。进一步可选地,θ为120
°
至160
°
。进一步可选地,γ为120
°
至160
°
。如此,可促进电化学装置受热膨胀时应力在第二凹部的集中,提高顶封部冲开
的概率。
[0021]可选地,第二极耳与包装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包装袋、电极组件、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包装袋包括主体部和顶封部,所述电极组件收容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极耳的一端与所述电极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极耳的另一端自所述顶封部伸出于所述包装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封部包括封印区,沿所述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封印区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基部、第一凹部和第二基部,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的两侧,所述第一凹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朝远离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一极耳与所述包装袋之间的封印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基部的封印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顶段和第三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一顶段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基部和所述第一顶段连接;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1)沿所述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基部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外侧;(2)沿所述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顶段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极耳的外侧;(3)沿所述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基部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之间;(4)沿所述顶封部的厚度方向观察,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一顶段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极耳和所述第二极耳之间;(5)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基部之间的夹角α为90
°
至170
°
;(6)所述第三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基部之间的夹角β为90
°
至17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1)所述第一顶段满足:0.3A≤a≤2A;其中,所述A为所述第一极耳的宽度,所述a为所述第一顶段沿所述第一极耳宽度方向的长度;(2)所述第一顶段满足:0.2T1≤h1≤5T1;其中,所述T1为沿所述顶封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基部的封印宽度;所述h1为沿所述顶封部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顶段至所述第一基部的距离;(3)α为120
°
至160
°
;(4)β为120
°
至160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者:(1)0.5A≤a≤1.5A;(2)0.42T1≤h1≤1.25T1。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腾腾闫宁邓道林陈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