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2010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属于驱动系统技术领域,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换向结构,与所述液压换向机构连接的液压动力结构;所述液压动力结构用于为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压力,所述液压换向结构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换向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和所述液压换向结构通过所述液压输送结构连接。该驱动系统灵活性高、集成度高、静音、能实现大力量输出且绿色环保。环保。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驱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具体是一种液压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科技进步,机器人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机器人代替人类进行各种作业也逐渐普遍,同时对机器人驱动结构的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0003]传统机器人采用电机驱动系统来驱动机器人关节,如利用减速器、滚珠螺杆等传递机构进行。然而,传递机构存在角度误差、噪声大等劣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液压驱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5]技术方案:一种液压驱动系统,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换向结构,与所述液压换向机构连接的液压动力结构;
[0006]所述液压动力结构用于为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压力,所述液压换向结构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换向
[0007]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和所述液压换向结构通过所述液压输送结构连接。
[000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包括泵体,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的储油部,设置在所述储油部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电机叶片,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的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的并且与所述储油部连通的液控单向阀;
[0009]所述液控单向阀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
[0010]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严重所述泵体的竖直方向对称分布;
[0011]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上半部分的油循环,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系统下半部分的油循环。
[001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泵体包括第一送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油通道连通的第二送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油通道连通的第一油口通道,与所述第二送油通道连通的第二油口通道;
[0013]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位于所述泵体内部;
[0014]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口通道;
[0015]与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口通道。
[001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结构相同;
[0017]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一油口通道处;
[0018]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油口通道处;
[0019]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包括设置在第一油口通道一端的第一液控球,与所述第一液控球连接的限位弹簧。
[0020]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液控球包括第一油口液控球和第一进口液控球;
[0021]所述第一油口液控球位于第一油口通道,所述第一进口油控球位于第一进口通
道。
[0022]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输送结构包括送油通道、回油通道、运输通道;
[0023]所述送油通道连接第一油口通道、第二油口通过和所述运输通道,用于将油输送至液压换向结构;
[0024]所述回油通道连接第一进口通道、第二进口通道和所述运输通道,用于将油输送至液压动力结构的储油部。
[0025]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送油通道包括第一送油通道和第二送油通道,所述第一送油通道用于将油输送至液压控制系统上部,所述第二送油通道用于将油送至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下部;
[0026]所述回油通道包括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上部的油送回储油部,所述第二回油通道用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下部的油送回储油部。
[002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运输通道包括第一运输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所述第一运输通道用于将油输送至液压换向结构,所述第二运输通道用于将油从液压换向结构输送至第一回油通道;
[0028]第一送油通道连接第一油口通道、第一进口通道和第一运输通道,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接所述第一进口通道和第二运输通道。
[0029]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换向结构包括液压泵、换向电机、换向阀、进油孔、出油孔、换向孔、换向通道;
[0030]所述换向阀包括换向腔体,所述换向电机控制所述换向阀运动,改变所述换向腔体的位置,改变所述液压泵的两个油口的压力。
[0031]在进一步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泵为双向液压泵。
[0032]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驱动系统,通过所述油箱外部连接于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当所述液压驱动系统的油不足以供给时,所述油箱的油送进液压驱动系统,当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油过多时,可以将液压驱动系统的油送入油箱。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和所述液压换向结构通过所述液压输送结构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结构用于为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压力,所述液压换向结构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换向。
[0033]该驱动系统灵活性高、集成度高、静音、能实现大力量输出且绿色环保。
[0034]所述出油孔与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连接,并通过所述第二运输通道进入第一回油通道,并流经第一进口通道,通过第一进口进入储油部。在油压作用下,所述电机叶片顺时针旋转,并通过第二油口流出,经过循环后,从第二进口流入储油部,循环往复,实现油的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003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前视图;
[0037]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左视图;
[0038]图4为图2中A

A的剖视图;
[0039]图5为图2中B

B的剖视图;
[0040]图6为图2中C

C的剖视图:
[0041]图7为换向腔体初始位置的主视图;
[0042]图8为图7中E

E的剖视图;
[0043]图9为图9中K的局部放大图;
[0044]图10为图7中N

N处的剖视图;
[0045]图11为换向腔体逆时针旋转45
°
的主视图;
[0046]图12为图11中G

G处的剖视图:
[0047]图13为图11中M的局部放大图:
[0048]图14为图11中J

J处的剖视图;
[0049]图15为换向腔体逆时针旋转90
°
的示意图。
[0050]附图标记:1、换向电机;2、液压换向结构;3、液压动力结构;4、第一油口;5、第一油口通道;6、第一油口液控球;7、限位弹簧;8、第二液控单向阀;9、第一送油通道;10、第一限位部;11、储油部;12、电机;13、电机叶片;14、限位件;15、第二限位部;16、第二送油通道;17、第一进口;18、第一进口液控球;19、第一进口通道;20、第二进口通道;21、第一回油通道;22、第二回油通道;23、进油孔;24、出油孔;26、换向孔;27、第二输送通道;28、第一输送通道;29、第二输送通道;30、第一换向孔;31、第二换向孔;32、第一换向体;33、第二换向体;34、进油通道;35、出油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51]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换向结构,与所述液压换向机构连接的液压动力结构;所述液压动力结构用于为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压力,所述液压换向结构用于所述液压驱动系统换向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和所述液压换向结构通过所述液压输送结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结构包括泵体,设置在所述泵体内部的储油部,设置在所述储油部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连接的电机叶片,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的限位件,设置在所述泵体上的并且与所述储油部连通的液控单向阀;所述液控单向阀包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严重所述泵体的竖直方向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驱动系统上半部分的油循环,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系统下半部分的油循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第一送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油通道连通的第二送油通道,与所述第一送油通道连通的第一油口通道,与所述第二送油通道连通的第二油口通道;第一回油通道和第二回油通道位于所述泵体内部;与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通的第一进口通道;与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通的第二进口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括第一液控单向阀和第二液控单向阀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一油口通道处;所述第二液控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油口通道处;所述第一液控单向阀包括设置在第一油口通道一端的第一液控球,与所述第一液控球连接的限位弹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压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控球包括第一油口液控球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乔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柯钒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