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947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1 16:39
本申请提供能够抑制本试剂的携带污染的风险、并能够进行吞吐量高的分注动作的自动分析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能够进行第一分注动作或第二分注动作,第二分注动作包括:第一步骤(B1),利用分注嘴(201)吸引收容于检测体容器(5)的检测体;第二步骤(B2),将吸引的检测体排出到第一反应容器(2a)中;第三步骤(B3),在第二步骤之后,清洗槽对分注嘴的内外进行清洗;第四步骤(B4),在第三步骤之后,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试剂容器(4)的试剂;第五步骤(B5),在第四步骤之后,清洗槽对分注嘴的外侧进行清洗;第六步骤(B6),在第五步骤之后,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第一反应容器的检测体;以及第七步骤(B7),将在第四步骤及第六步骤中吸引的试剂及检测体排出到第二反应容器(2b)中。及检测体排出到第二反应容器(2b)中。及检测体排出到第二反应容器(2b)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自动分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分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作为自动分析装置,已知有对血液、尿等检测体(试样)所包含的生物体成分进行分析的生化学分析装置、免疫分析装置。在自动分析装置中,光学地测定通过试样与各检查项目的分析中使用的混合液的反应而产生的混合液的浓度、酶的活性等。
[0003]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自动分析装置,该自动分析装置基于反应过程分开使用分注机构,并且各个分注机构利用相同的分注嘴对试样和试剂这两者进行分注,通过移液动作搅拌混合了试样和试剂的混合液。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217636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专利技术人等针对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自动分析装置,研究了能够提高其吞吐量的分注动作的序列(sequence)。在每次分注动作时清洗分注嘴的内外,会导致吞吐量的降低、清洗水的使用量的增大,因此优选进行尽可能抑制了清洗次数的分注动作。
[0009]因此,研究了先从试剂容器吸引试剂、仅清洗分注嘴的外侧、然后从检测体容器吸引检测体、将吸引的试剂和检测体排出到反应容器中、进行搅拌的序列,结果可知,在一部分的检查项目中,可能产生试剂

检测体间的携带污染(carry over)。例如,比浊测定用试剂中含有蛋白质。根据上述的序列,若附着于分注嘴的内侧的比浊测定用试剂混入到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中,则即使混入的蛋白质是微量的,在如尿那样是蛋白质浓度低的检测体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因混入的比浊测定用试剂而产生假高值那样的错误的测定结果。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分注机构,其具备分注嘴,将检测体或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中;清洗槽,其对分注嘴进行清洗;以及控制部,其以通过第一分注动作或第二分注动作将检测体及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中的方式控制分注机构及清洗槽,
[0012]第一分注动作包括:第一步骤,分注机构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试剂容器的试剂;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清洗槽对分注嘴的外侧进行清洗;第三步骤,在第二步骤之后,分注机构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以及第四步骤,在第三步骤之后,分注机构将在第一步骤及第三步骤中吸引的试剂及检测体排出到反应容器中,
[0013]第二分注动作包括:第一步骤,分注机构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第二步骤,在第一步骤之后,分注机构将在第一步骤中吸引的检测体排出到第一反应容器中;第三步骤,在第二步骤之后,清洗槽对分注嘴的内外进行清洗;第四步骤,在第三步
骤之后,分注机构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试剂容器的试剂;第五步骤,在第四步骤之后,清洗槽对分注嘴的外侧进行清洗;第六步骤,在第五步骤之后,分注机构利用分注嘴吸引收容于第一反应容器的检测体;以及第七步骤,在第六步骤之后,分注机构将在第四步骤及第六步骤中吸引的试剂及检测体排出到第二反应容器中。
[0014]专利技术效果
[0015]提供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能够抑制试剂的携带污染的风险,并能够进行吞吐量高的分注动作。
[0016]其他课题和新的特征根据本说明书的记述及附图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与自动分析装置中的分注机构相关的机构的概要图。
[0018]图2A是通常分注动作的步骤。
[0019]图2B是避免携带污染的分注动作的步骤。
[0020]图3A是示出标准吸引动作的图。
[0021]图3B是示出少量吸引动作的图。
[0022]图4是测定委托信息数据的例子。
[0023]图5A是判定表的例子。
[0024]图5B是判定表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使用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对共用的构成要素、同样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适当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6]图1简要地示出自动分析装置中的与分注机构相关的结构。在图1中,在培养器(反应盘)1的圆周状的位置上排列有反应容器2。反应容器2使用在所有的反应中共用的容器。培养器1被控制为通过马达等驱动机构驱动而旋转。
[0027]在试剂/检测体共用收纳部3中,可以载置多个试剂瓶4b及检测体容器5。试剂瓶4b是将多个(这里三个)分别收容试剂的试剂容器4结合而成的。在该例子中,试剂瓶4b位于检测体容器5的内周,但检测体容器5可以位于试剂瓶4b的内周,也可以是试剂瓶4b和检测体容器5不在径向上而在周向上分开配置的结构。另外,在此示出了试剂/检测体共用收纳部3的例子,但试剂和检测体的收纳部也可以是不同的。
[0028]在培养器1与试剂/检测体共用收纳部3之间分别设置有能够进行圆弧(旋转)运动及上下运动的、具备分注嘴的分注机构6。分注嘴一边以旋转轴为中心描绘圆弧一边移动,进行从试剂瓶4b或检测体容器5向反应容器2的分注。在分注嘴的轨道上,存在试剂/检测体共用收纳部3上的试剂吸引位置及检测体吸引位置、培养器1上的分注位置、以及用于清洗分注嘴的清洗槽7。
[0029]通过分注嘴吸引检测体和试剂,通过反应容器2内的基于分注嘴的吸引排出动作来搅拌、混合检测体和试剂。这样,通过由分注嘴进行的移液动作来进行检测体与试剂的搅拌,由此能够不需要用于搅拌检测体和试剂的搅拌机构。收容有混合了检测体和试剂的反应液的反应容器2由培养器1管理为规定温度,在规定的时间内促进反应。
[0030]在将自动分析装置设为生化检查用的情况下,在培养器1的周围配置有分光光度计8。分光光度计8具备未图示的光源、检测器,通过对向混合有检测体和试剂的反应液照射光源而得到的透射光进行分光并检测,由此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需要说明的是,自动分析装置的检测原理不限于生化检查用。例如,在将自动分析装置设为免疫检查用的情况下,不需要分光光度计8,具备免疫用分析部(例如,以电化学发光、化学发光为原理,将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测定来自标记物质的发光反应的发光量)。另外,在将自动分析装置设为生化检查用和免疫检查用的复合型的情况下,具备分光光度计8及免疫用分析部这两者。
[0031]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机构与控制部10连接。控制部10对培养器1的旋转驱动、试剂/检测体共用收纳部3内部的旋转动作、分注机构6的驱动、分注动作、清洗槽7的分注嘴的清洗等各种机构的动作进行控制。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了图示的简单,省略示出构成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机构与控制部10的连接。
[0032]图2A示出分注机构6实施的通常分注动作的步骤。由于分注机构6用相同的分注嘴连续地分注检测体和试剂,因此在通常分注动作中,先吸引试剂,使检测体不会混入试剂容器4中。
[0033](A1)分注机构6使分注嘴201移动到试剂/检测体共用收纳部3的试剂容器4上,吸引规定量的试剂。
[0034](A2)分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中,所述自动分析装置具有:分注机构,其具备分注嘴,将检测体或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中;清洗槽,其对所述分注嘴进行清洗;以及控制部,其以通过第一分注动作或第二分注动作将检测体及试剂分注到反应容器中的方式对所述分注机构及所述清洗槽进行控制,所述第一分注动作包括:第一步骤,所述分注机构利用所述分注嘴吸引收容于试剂容器的试剂;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所述清洗槽对所述分注嘴的外侧进行清洗;第三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之后,所述分注机构利用所述分注嘴吸引收容于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以及第四步骤,在所述第三步骤之后,所述分注机构将在所述第一步骤及所述第三步骤中吸引的试剂及检测体排出到反应容器中,所述第二分注动作包括:第一步骤,所述分注机构利用所述分注嘴吸引收容于检测体容器的检测体;第二步骤,在所述第一步骤之后,所述分注机构将在所述第一步骤中吸引的检测体排出到第一反应容器中;第三步骤,在所述第二步骤之后,所述清洗槽对所述分注嘴的内外进行清洗;第四步骤,在所述第三步骤之后,所述分注机构利用所述分注嘴吸引收容于试剂容器的试剂;第五步骤,在所述第四步骤之后,所述清洗槽对所述分注嘴的外侧进行清洗;第六步骤,在所述第五步骤之后,所述分注机构利用所述分注嘴吸引收容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的检测体;以及第七步骤,在所述第六步骤之后,所述分注机构将在所述第四步骤及所述第六步骤中吸引的试剂及检测体排出到第二反应容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分注动作中的所述第四步骤中,所述分注机构进行一次以上吸引所述反应容器内的试剂和检测体的混合液并再次排出的动作,在所述第二分注动作中的所述第七步骤中,所述分注机构进行一次以上吸引所述第二反应容器内的试剂和检测体的混合液并再次排出的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分注动作中的所述第六步骤中,在所述第二分注动作中的所述第二步骤中的检测体的吸引量为规定的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分注机构在使所述分注嘴下降以使所述分注嘴的前端从所述第一反应容器的液面到达预先确定的深度之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宅由夏滨崎孝伸高田英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