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腔镜吻合器击发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吻合器击发力测试
,尤其涉及智能腔镜吻合器击发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腔镜吻合器、腔内切割吻合器生产组装、成品出厂时,需要对腔镜吻合器进行击发力测试,以保证腔镜吻合器的出厂质量。
[0003]现有的吻合器击发力测试设备,虽然能够实现对吻合器击发力的自动测试,但是大多不具有自动更换仿真片的功能,需要在每次测试结束后,先将用过仿真片的从固定结构上拆下,再将新的仿真片装上,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具有自动更换仿真片的功能的问题,提出了智能腔镜吻合器击发力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智能腔镜吻合器击发力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所述测试台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吻合器本体和固定组件,所述吻合器本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测试台的顶部一端,所述测试台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吻合器本体进行击发力测试的测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腔镜吻合器击发力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台(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吻合器本体(2)和固定组件(3),所述吻合器本体(2)通过固定组件(3)固定在测试台(1)的顶部一端,所述测试台(1)的顶部一端设置有用于对吻合器本体(2)进行击发力测试的测试机构(4);所述吻合器本体(2)包括枪管组件(21)和枪身组件(22),所述枪身组件(22)远离枪管组件(21)的一侧活动卡接有电池仓(23),所述枪身组件(22)的外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两个外壳组件(24),所述枪管组件(21)与枪身组件(22)之间通过转向旋钮组件(25)连接,所述枪管组件(21)远离转向旋钮组件(25)的一侧可拆卸的安装有钉仓拆除器(26),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用于固定枪管组件(21)的支撑台(31),所述支撑台(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板(32),所述压板(32)滑动连接在支撑台(31)顶部一端的空腔内,所述压板(32)的底面与空腔内壁底面设置有与枪管组件(21)配合使用的弧形凹槽,所述支撑台(31)的顶部一端转动连接有羊角螺栓(33),所述羊角螺栓(33)的底部一端延伸至空腔的内部并与压板(3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台(3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枪身组件(22)的枪身台(34),且枪身台(34)的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枪身台(34)的顶部一端通过凸板螺纹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5),所述第一螺纹杆(35)的底部一端穿过凸板并转动连接有顶夹板(36),所述枪身台(34)远离支撑台(31)的一侧通过两个侧板(83)转动连接有双向螺杆(37),所述双向螺杆(37)的外部螺纹套接有两个侧夹板(38),且两个侧夹板(38)的截面形状均为T形,所述枪身台(34)的表面设置有与侧夹板(38)配合使用的滑槽,两个所述侧夹板(38)靠近支撑台(31)的一侧均穿过滑槽;所述测试机构(4)包括安装在支撑台(31)靠近枪身台(34)一侧的液压杆(41),所述枪身台(3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两个导向杆(42),两个所述导向杆(42)靠近支撑台(31)的一侧延伸至枪身台(34)的外部并共同固定连接有一个测试板(43),所述液压杆(41)的输出轴一端与测试板(43)固定连接,所述测试板(43)远离液压杆(4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感应器(44),且压力感应器(44)设置在两个导向杆(42)之间,所述支撑台(31)远离枪身台(3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5)和安装板(46),且安装板(46)设置在支撑板(45)与支撑台(31)之间,所述安装板(46)与支撑板(45)之间转动连接有收卷辊(47),所述收卷辊(47)的外部缠绕收卷有仿真片(48),所述收卷辊(47)的一侧设置有引导杆(49),且仿真片(48)由引导杆(49)下方穿过,所述引导杆(49)远离收卷辊(47)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对第一齿轮(50),且两对第一齿轮(50)分别设置在仿真片(48)的上下两侧,两对所述第一齿轮(50)轮轴远离支撑板(45)的一侧均固定套接有输送轮(51),其中一对所述第一齿轮(50)远离输送轮(51)的一侧设置有一对相互配合使用的皮带轮(52),且一对皮带轮(52)固定套接在一对第一齿轮(50)轮轴的外部,两对所述第一齿轮(50)远离收卷辊(47)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盒(53),且收集盒(53)固定放置在测试台(1)的顶部一端;所述支撑板(45)靠近支撑台(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与其中一个第一齿轮(50)啮合的第二齿轮(54),且第二齿轮(54)设置在引导杆(49)的下方,所述支撑板(45)靠近支撑台(31)的一侧通过安装板(46)固定安装有单向轴承(55),且单向轴承(55)固定套接在第二齿轮(54)轮轴的外部,所述第二齿轮(54)与支撑板(45)之间设置有驱动环(56),且驱动环(56)固定套接在第二齿轮(54)轮轴的外部,所述驱动环(56)的下方设置有L形板(57),所述支撑板(45)的表面设置有与L形板(57)配合使用的通槽(58),且L形板(57)滑动连接在通槽
(58)的内部,所述L形板(57)的顶部一端滑动连接有T形块(59),且L形板(57)的顶部一端开设有与T形块(59)配合使用的空槽,所述T形块(59)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60),所述第一弹簧(60)的底部一端与空槽内壁固定连接,所述L形板(57)远离支撑台(31)的一侧穿过通槽(58)并固定连接有U形板(61),所述U形板(61)的一侧靠近收集盒(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所述第二弹簧(62)远离U形板(61)的一侧通过侧板(83)与支撑板(4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台(31)远离收卷辊(4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板(63),所述引导板(63)的表面开设有直角槽(64),所述直角槽(6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与U形板(61)配合使用的推杆(65),所述支撑板(45)远离支撑台(31)的一侧倾斜设置有电动伸缩杆(66),所述电动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绍熙,黄迎桂,孙朴,周征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玛福乐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