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39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包竖直设置的手柄、设置于手柄上的注射部、吸附部和用于夹持医用纱棉的安装部,手臂的下端设置有放置腔,安装部设置于放置腔内,注射部包括设置于手柄内的第一柱形腔、第一按钮、竖向滑道和第一流道,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放置腔内与手柄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块,当医用纱棉被固定块夹持于手柄上时,部分医用纱棉由固定块的中心孔伸出手柄的下端,吸附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柱形腔、第二按钮和吸附通道。本方案在对患者伤口清创时操作简单快捷,大大缩短了清创时间和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小了患者伤口暴露在外的时间,降低伤口感染风险,提高伤口愈合速度。提高伤口愈合速度。提高伤口愈合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力低下,血小板数量低,伤口不易恢复,术后伤口易感染需要严格护理,需要经常频繁地对伤口进行清创,现有的清创方式为单独的医护人员使用镊子夹取医用沙棉沾取医用酒精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擦拭,或者直接使用医用酒精对伤口进行冲洗,然后再使用医用纱布等对清洗产生的血污进行吸取,其操作现场需要用到医用小推车、托盘、镊子、纱棉、酒精瓶、多块医用纱布、医用垃圾桶等物件,既占用场地也不方便携带,且清创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新的沙棉去沾取酒精和不断更换新的纱布吸附血水,操作步骤多耗费时间长,伤口暴露时间长不利于伤口恢复,也加大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以实现对血液肿瘤患者伤口的快速清创。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包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肿瘤患者伤口清创装置,包竖直设置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注射部、吸附部和用于夹持医用纱棉的安装部,所述手臂的下端设置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为与所述手柄同轴设置的下端开口的盲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所述注射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柄内的第一柱形腔、第一按钮、竖向滑道和第一流道,所述第一柱形腔为竖直设置的上端开口的盲孔,所述第一按钮与所述第一柱形腔密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按钮的上端向上伸出所述第一柱形腔外,第一柱形腔内设置有上端与第一按钮连接下端与第一柱形腔的底壁连接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一柱形腔的侧壁设置有注液孔,所述竖向滑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柱形腔连通,竖向滑道内密封滑动连接滑柱,竖向滑道内设置有上端与所述滑柱固定连接且下端与所述竖向滑道的底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弹簧,所述第一流道的上端与所述竖向滑道的上部内腔连通,第一流道的下端与所述放置腔连通,所述滑柱将所述第一流道的上端封堵;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于所述放置腔内与所述手柄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整体呈环状体,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放置腔的底壁间留有用于夹持医用纱棉的间隙,当医用纱棉被所述固定块夹持于所述手柄上时,部分医用纱棉由固定块的中心孔伸出所述手柄的下端;所述吸附部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二柱形腔、第二按钮和吸附通道,所述第二柱形腔的上部侧壁设置有仅许流体由第一柱形腔流向手柄外部的第一单向阀,第二柱形腔的下部侧壁设置有排泄孔,所述第二按钮与所述第二柱形腔密封滑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业艳兰大华张诚张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