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9119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包括柜体、抽风部件、导风部件、风道调节部件、隔板部件、湿度传感器和电感单元;柜体顶部和底部开口,抽风部件设置在柜体的顶部,风道调节部件、隔板部件、湿度传感器和电感单元均设置在柜体内部;导风部件设置在抽风部件下方,导风部件上方的出风口与抽风部件的进风口连通,风道调节部件顶部的出风口与导风部件下端的进风口连通,电感单元设置在柜体的底部,隔板部件设置在电感单元和风道调节部件之间,湿度传感器设置在隔板部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柜内部的电器元件的废热进行除湿,无需增加加热器,降低机柜使用能耗。降低机柜使用能耗。降低机柜使用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


[0001]本技术属于电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

技术介绍

[0002]机柜用于固定存放电子、电气元器件,机柜需要确保设置于机柜内部的电子、电气元器件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机柜对空气湿度有较高要求。例如,机柜可能发生凝露现象,导致电路板和插排等组件发生短路,严重危害设备的安全运行。
[0003]为改善机柜内的湿度过高、凝露等问题,现有技术通过安装加热器提高柜内温度。只能降低柜内的相对湿度,未从根本上解决湿度过高的问题,并且加热器会额外增加机器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无需增加加热器,从根本上解决机柜内湿度过高问题。
[0005]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包括柜体、抽风部件、导风部件、风道调节部件、隔板部件、湿度传感器和电感单元;其中,所述柜体顶部和底部开口,所述柜体内部具有空间,所述抽风部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所述隔板部件、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感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导风部件设置在所述抽风部件下方,所述导风部件上方的出风口与所述抽风部件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调节部件顶部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部件下端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电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隔板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感单元和所述风道调节部件之间,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隔板部件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导风部件包括锥形导风仓;
[0007]其中,所述锥形导风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锥形导风仓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若干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风道调节部件顶部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锥形导风仓与所述柜体第二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上均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锥形导风仓内部的气体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进风口向出风口逐渐增大。
[0009]进一步的,机柜还包括晶体管单元、电容单元、变压器单元和电源;
[0010]其中,所述晶体管单元、所述电容单元、所述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晶体管单元设置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上,所述电容单元设置在所述晶体管单元的第一侧并位于所述导风部件的下方,所述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电源设置于隔板部件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部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
[0012]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竖直设置且底部均与所述柜体底部
连接,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柜体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形成环绕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柜体相邻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形成第二风道,所述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形成第三风道;
[0013]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道之间,所述第五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
[0014]其中,所述第四隔板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段、斜面段和竖直段,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上,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平行,且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第四隔板的斜面段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口,所述第五隔板上设置有第五安装口;
[0015]所述第四隔板的水平段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顶部连接,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上端与所述风道调节部件底部远离所述电容单元一侧的下方连接,所述第四隔板的水平段第一侧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连接;
[0016]所述第五隔板一端与所述第三隔板顶部连接,所述第五隔板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五隔板的第二侧与所述柜体的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五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顶部具有间隙。
[0017]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部件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0018]所述第四隔板的的水平段第二侧下方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五隔板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第二侧通过竖直设置的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柜体的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柜体的第三侧面的一侧设置第一开口,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开口。
[001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部件还包括第二封板、第三封板和第四封板;
[0020]其中,所述第二封板与所述第四隔板的水平段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隔板的斜面段第一侧、竖直段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封板的底部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连接;
[0021]所述第三封板与所述第二封板互为镜像,所述第三封板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五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三封板的一端的上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所述柜体的第三侧面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三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三封板的底部与所述柜体的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四封板与所述第四隔板的斜面段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四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封板的中间位置连接,所述第四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隔板的斜面段第二侧具有间隙。
[0022]进一步的,所述隔板部件还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五封板和第六封板;
[0023]其中,所述第五封板和所述第六封板位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中间,所述第五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所述第五封板的第二端设置有若干第一凸起,若干所述第一凸起将所述第五封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单元之间的间隙分割为若干气体流道,所述第五封板的第一侧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五封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0024]所述第六封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六封板的第一端还设
置有若干第三开口,所述第六封板的第二端设置有若干第二凸起,若干所述第二凸起将所述第六封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感单元之间的间隙分割为若干气体流道,所述第六封板的第一侧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六封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隔板连接。
[0025]进一步的,所述抽风部件包括第一抽风扇、第二抽风扇、风箱和格栅组件;
[0026]其中,所述风箱顶部开口,所述格栅组件设置在所述风箱的顶部,所述风箱底部设置有第二通风孔和第三通风孔,所述第一抽风扇、所述第二抽风扇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孔和所述第三通风孔处,所述第一抽风扇的进风口、所述第二抽风扇的进风口分别与所述第二通风孔和所述第三通风孔连通。
[0027]进一步的,所述风道调节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梁、第二支撑梁、电动百叶组件和固定连接板;
[0028]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梁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第一侧面的两根横梁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柜体第三侧面的两根横梁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梁、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所述固定连接板的底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抽风部件、导风部件、风道调节部件、隔板部件、湿度传感器和电感单元;其中,所述柜体顶部和底部开口,所述柜体内部具有空间,所述抽风部件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所述隔板部件、所述湿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感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导风部件设置在所述抽风部件下方,所述导风部件上方的出风口与所述抽风部件的进风口连通,所述风道调节部件顶部的出风口与所述导风部件下端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电感单元设置在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隔板部件设置在所述电感单元和所述风道调节部件之间,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隔板部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件包括锥形导风仓;其中,所述锥形导风仓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锥形导风仓底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若干第一安装口,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风道调节部件顶部的出风口连通,所述锥形导风仓与所述柜体第二侧面相对的一侧面上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口,所述第一安装口和所述第二安装口上均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封板,所述第一封板上设置有第一通风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导风仓内部的气体通道的横截面积沿进风口向出风口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机柜还包括晶体管单元、电容单元、变压器单元和电源;其中,所述晶体管单元、所述电容单元、所述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电源均设置在所述柜体内部;所述晶体管单元设置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上,所述电容单元设置在所述晶体管单元的第一侧并位于所述导风部件的下方,所述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电源设置于隔板部件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除湿防冷凝功能的机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部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和第五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竖直设置且底部均与所述柜体底部连接,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柜体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形成环绕所述电感单元的第一风道,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柜体相邻的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形成第二风道,所述变压器单元和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位于所述第二风道内,所述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第四隔板设置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道之间,所述第五隔板水平设置在所述风道调节部件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之间;其中,所述第四隔板呈U型,包括依次连接的水平段、斜面段和竖直段,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上,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平行,且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隔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口;所述第四隔板的斜面段上设置有第四安装口,所述第五隔板上设置有第五安装口;所述第四隔板的水平段一端与所述第一隔板顶部连接,所述第四隔板的竖直段上端与所述风道调节部件底部远离所述电容单元一侧的下方连接,所述第四隔板的水平段第一侧与所述柜体的第一侧面连接;所述第五隔板一端与所述第三隔板顶部连接,所述第五隔板另一端与所述柜体的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五隔板的第二侧与所述柜体的第三侧面连接,所述第五隔板与所述第三
隔板顶部具有间隙。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佳于浩邢宇杨子康马晨璨李博超王皓崔欣欣张小铮杨林王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瑞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