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9043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包括果蝇培养瓶、瓶塞和透气性砂芯;果蝇培养瓶为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平底试管;瓶塞采用中性海绵硅胶塞,瓶塞插入果蝇培养瓶的瓶口端内,瓶塞的中心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通孔;透气性砂芯插入瓶塞的通孔的外端口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果蝇培养收集装置既降低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更简单易掌握;又可减少污染,提高果蝇的存活率,降低实验成本。降低实验成本。降低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培养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果蝇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材料,利用果蝇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基因的分离、连锁、互换等方面的实验,如“果蝇的收集、饲养及形态识别”、“果蝇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分析”、“果蝇的三点测交和遗传作图”、“果蝇的伴性遗传分析”等。实验过程中需要对果蝇进行多次的培养、收集,而培养和收集在不同的容器中进行,操作繁琐,易污染;另外,在收集时,既要捂住瓶身又要让培养瓶与收集瓶瓶口精确对准,很容易手忙脚乱,果蝇乱飞,污染环境。
[0003]中国专利209572902U公开了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果蝇培养瓶、连通管、球形收集管和麻醉瓶;在收集果蝇时不用轻拍指管,不会造成果蝇死亡,收集进麻醉瓶中的果蝇不会飞出,逃跑。但该装置中的果蝇培养瓶和球形收集管分开设置,果蝇培养瓶的瓶身上设置有连接嘴,通过连通管连接果蝇培养瓶上的连接嘴和球形收集管,在连通管上安装阀门,导致整个装置结构复杂,操作繁琐。
[0004]培养收集时,果蝇乱飞现象一直是一个普遍而头疼的问题,针对这一难题,各大公司纷纷开发设计了新的果蝇培养装置。如巴罗克生物科技对培养瓶和塞子进行了开发,增加了种类,如三角瓶、广口瓶、试管、海绵塞,并增加了塑料筐,以盛放培养瓶,但仍然不能解决“果蝇乱飞”问题,而且配制出的培养基是平面,不利于果蝇产卵。因此,开发设计一套简易、安全、高效的果蝇培养收集装置成为该实验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目前实验操作中使用的培养收集装置过于复杂、效率不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包括果蝇培养瓶、瓶塞和透气性砂芯;所述果蝇培养瓶为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平底试管;所述瓶塞采用中性海绵硅胶塞,所述瓶塞插入果蝇培养瓶的瓶口端内,所述瓶塞的中心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通孔;所述透气性砂芯插入瓶塞的通孔的外端口内。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果蝇培养瓶的外径为30mm,内径为27mm,长度为150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瓶塞的外圆面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由锥形外圆段、外凸的凸圆段和圆柱段三段组成;所述锥形外圆段为插入果蝇培养瓶的瓶口端内的插入端,所述锥形外圆段靠近凸圆段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锥形外圆段的另一端的直径。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瓶塞的长度为43mm,所述瓶塞的通孔的内径为13mm,所述锥形外圆段靠近凸圆段的一端的直径为31mm,所述锥形外圆段的另一端的
直径为27mm。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透气性砂芯的外端部形成盖板,所述透气性砂芯除盖板外的直径为13m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3]1、该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高效等优点。
[0014]2、本技术的果蝇培养收集装置既降低对实验操作人员的要求,操作更简单易掌握;又可减少污染,提高果蝇的存活率,降低实验成本。该果蝇培养收集装置还可用于植物的组织培养、根系研究等工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果蝇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瓶塞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透气性砂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果蝇培养瓶;2—瓶塞;21—锥形外圆段;22—凸圆段;23—圆柱段;3—透气性砂芯;31—盖板;4—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21]如图1所示,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包括果蝇培养瓶1、瓶塞2和透气性砂芯3。
[0022]了解果蝇各生育期及取食培养基的状况对于饲养果蝇很重要,尤其是突变体果蝇,这就要求培养瓶的透明度一定要高,果蝇培养瓶1为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平底试管,果蝇培养瓶1既高度透明、耐高温高压,又可垂直放置,便于观察和操作。果蝇培养瓶1的外径为30mm,内径为27mm,长度为150mm,如图2所示。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果蝇培养基会越来越软,呈粘稠状。如何让果蝇不被易变形的培养基粘住,对果蝇培养瓶1的外形进行了设计,底部设计为平底,可垂直放置,以确保培养基一直在下端。对不同规格的平底试管开展效果试验,结果发现,外经30*150mm、内径27mm的平底试管最经济有效。另外,果蝇培养瓶1不仅可做收集瓶还可用于组培和水培,尤其适合于植株幼苗的根系研究。
[0023]果蝇培养过程中要求瓶塞耐高温高压、易清洗且能透气。为此,通过对瓶塞的各种材质进行了综合评估,棉塞不易制作和清洗,海绵塞透气性好、易清洗、可反复使用,但使用久了易变形、掉渣且柔软不易打孔。瓶塞2采用中性海绵硅胶塞,中性海绵硅胶塞柔软、无毒无味、耐高温、耐腐蚀、易清洗、可反复使用,具有棉塞和海绵塞的全部功能。瓶塞2插入果蝇培养瓶1的瓶口端内,瓶塞2的中心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通孔4,透气性砂芯3插入瓶塞2的通孔4的外端口内。通过在瓶塞2上设置通孔4,并通过瓶塞4上的透气性砂芯3,使果蝇培养瓶1既能进行培养又能收集果蝇,简化装置,增强收集功能,避免果蝇乱飞。
[0024]其中,瓶塞2的外圆面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由锥形外圆段21、外凸的凸圆段22和圆柱段23三段组成,如图3所示。锥形外圆段21为插入果蝇培养瓶1的瓶口端内的插入端,锥形外圆段21靠近凸圆段22的一端的直径大于锥形外圆段21的另一端的直径。瓶塞2的长度为43mm,瓶塞2的通孔4的内径为13mm,锥形外圆段21靠近凸圆段22的一端的直径为31mm,锥形
外圆段21的另一端的直径为27mm,与果蝇培养瓶1的瓶口正好匹配。透气性砂芯3的外端部形成盖板31,如图4所示,透气性砂芯3除盖板31之外的部分的直径为13mm。
[0025]当培养果蝇时,先对果蝇培养瓶1和中性海绵硅胶塞进行高温灭菌,将中性海绵硅胶塞从果蝇培养瓶1上拔下,垂直注入果蝇培养基,插上中性海绵硅胶塞,放置于插式培养架中,使培养基凝固成斜面,增大果蝇产卵面积。当收集果蝇时,将透气性砂芯3取下,收集瓶插在果蝇培养瓶1的中性海绵硅胶塞上,果蝇将主动从果蝇培养瓶1飞入收集瓶,收集完成,盖上砂芯。该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具有透明度高、耐高温高压、操作简单、多功能、安全性高等特点,仪器成本和使用成本均较低,可广泛应用于组织培养、根系研究、插花等行业中。
[00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包括果蝇培养瓶(1)和瓶塞(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性砂芯(3);所述果蝇培养瓶(1)为由玻璃材质制成的平底试管;所述瓶塞(2)采用中性海绵硅胶塞,所述瓶塞(2)插入果蝇培养瓶(1)的瓶口端内,所述瓶塞(2)的中心沿其轴线方向设置通孔(4);所述透气性砂芯(3)插入瓶塞(2)的通孔(4)的外端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果蝇培养瓶(1)的外径为30mm,内径为27mm,长度为1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蝇培养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2)的外圆面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由锥形外圆段(21)、外凸的凸圆段(2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雯桑贤春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