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84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饲养箱和清洁机构,清洁机构固定连接于饲养箱的内部,清洁机构包括清洗单元和组合单元,清洗单元固定连接于饲养箱的内部,所述组合单元拼接于饲养箱的内部,饲养箱由外壳、壳盖、壳门、把手和废水壳组成。该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通过分级排列的清洁机构,以便于将内部,虫粪进行分离后清理,位于装置顶部的喷水组件,通过喷水口对内部进行整体冲洗,提高清理效果,有效的减少异味,根据黑水虻幼虫喜欢阴暗的习性,使用,通过将壳盖开启,通过网罩使用阳光火光照的方式,使黑水虻幼虫下钻,通过滤网进入承接壳的内部,有效的实现分离,并不会导致黑水虻受伤。致黑水虻受伤。致黑水虻受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黑水虻是水虻科扁角水虻属动物,黑水虻能够处理有机物垃圾,同时使它们变废为宝,再次进行利用,实现了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经黑水虻处理过的粪便可以成为优质有机肥,最主要的是,与其他的蛋白质饲料相比较,黑水虻虫体中几乎检测不出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因此,将黑水虻添加到饲料中可以有效地提高饲料的质量。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2121949125.0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设有若干个相互连通的腔体,所述腔体设有可活动推拉的垃圾分解盘,所述垃圾分解盘包括上下重叠的幼虫养殖层和过滤层;所述过滤层上设有可上下摆动的板块,所述板块的一端与活动安装在所述过滤层上,另一端与幼虫养殖层可拆卸安装,使所述板块活动向下摆动;设有可活动推拉的垃圾分解盘,便于人员查看幼虫养殖情况,垃圾分解盘内设有可活动下拉的过滤层,便于人员清理,保持垃圾分解盘内的洁净。
[0004]但是现有的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黑水虻饲养时异味较大,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是通过可活动推拉的垃圾分解盘拆除,以便进行清理,但是不能够对内部进行整体清理,不能有效的减轻异味,其次抽拉的方式容易损伤黑水虻,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饲养箱和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固定连接于饲养箱的内部。
[0007]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清洗单元和组合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固定连接于饲养箱的内部,所述组合单元拼接于饲养箱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饲养箱由外壳、壳盖、壳门、把手和废水壳组成,所述外壳固定连接于饲养箱的表面,所述壳盖转动连接于外壳的顶部,所述壳门转动连接于外壳的正面,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壳门的正面,所述废水壳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底部,使内部环境保持温度和湿度。
[0009]优选的,所述清洗单元由喷水组件、进水口、喷水口和排水阀组成,所述喷水组件固定连接于壳盖的顶部,所述进水口固定连接于喷水组件的底部,所述喷水口固定连接于喷水组件的底部,所述排水阀固定连接于废水壳的右侧,用于清洗内部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养殖壳、插板、滤网、网罩、承接壳、滑板、转轴和底架组成,所述养殖壳插接于承接壳的顶部,所述插板固定连接于养殖壳的底部,所述滤网固定连接于养殖壳的内部,所述网罩转动连接于养殖壳的顶部,所述承接壳插接于底架的顶部,所述承接壳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承接壳的内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插接于滑槽的内部,所述转轴转动连
接于承接壳的底部,所述底架固定连接于外壳的内部,便于拆装和进行虫粪分离。
[0011]优选的,所述喷水口位于壳盖的内底部,并且喷淋的方向为网罩的顶部,用于冲洗内部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底架顶部的正面设置有开口槽,便于进行拆卸。
[0013]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底架的顶部,以便将分离出来的黑水虻取出。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该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通过分级排列的清洁机构,以便于将内部,虫粪进行分离后清理,位于装置顶部的喷水组件,通过喷水口对内部进行整体冲洗,提高清理效果,有效的减少异味。
[0016]2、该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根据黑水虻幼虫喜欢阴暗的习性,使用,通过将壳盖开启,通过网罩使用阳光火光照的方式,使黑水虻幼虫下钻,通过滤网进入承接壳的内部,有效的实现分离,并不会导致黑水虻受伤。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喷水口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内部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饲养箱;101、外壳;102、壳盖;103、壳门;104、把手;105、废水壳;2、清洁机构;201、喷水组件;202、进水口;203、喷水口;204、排水阀;211、养殖壳;212、插板;213、滤网;214、网罩;215、承接壳;216、插槽;217、滑槽;218、滑板;219、转轴;220、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饲养箱1和清洁机构2,清洁机构2固定连接于饲养箱1的内部。
[0024]清洁机构2包括清洗单元和组合单元,清洗单元固定连接于饲养箱1的内部,组合单元拼接于饲养箱1的内部。
[0025]饲养箱1由外壳101、壳盖102、壳门103、把手104和废水壳105组成,外壳101固定连接于饲养箱1的表面,壳盖102转动连接于外壳101的顶部,壳门103转动连接于外壳101的正面,把手104固定连接于壳门103的正面,废水壳105固定连接于外壳101的底部,使内部环境保持温度和湿度。
[0026]清洗单元由喷水组件201、进水口202、喷水口203和排水阀204组成,喷水组件201固定连接于壳盖102的顶部,进水口202固定连接于喷水组件201的底部,喷水口203固定连接于喷水组件201的底部,喷水口203位于壳盖102的内底部,并且喷淋的方向为网罩214的顶部,用于冲洗内部组件,排水阀204固定连接于废水壳105的右侧,用于清洗内部组件,养
殖壳211、插板212、滤网213、网罩214、承接壳215、滑板218、转轴219和底架220组成,养殖壳211插接于承接壳215的顶部,插板212固定连接于养殖壳211的底部,滤网213固定连接于养殖壳211的内部,网罩214转动连接于养殖壳211的顶部,承接壳215插接于底架220的顶部,承接壳215的顶部开设有插槽216,承接壳215的内部开设有滑槽217,滑板218插接于滑槽217的内部,转轴219转动连接于承接壳215的底部,转轴219的外圈固定连接于底架220的顶部,以便将分离出来的黑水虻取出,底架220固定连接于外壳101的内部,底架220顶部的正面设置有开口槽,便于进行拆装和进行虫粪分离。
[0027]在使用时,在需要进行清理时,将壳盖102开启,使阳光透过网罩214进行照射,黑水虻幼虫通过滤网213下钻,进入承接壳215的内部,实现虫粪分离,取出幼虫和粪便后,将水源接入进水口202,通过喷水口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黑水虻养殖设备,包括饲养箱(1)和清洁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机构(2)固定连接于饲养箱(1)的内部;所述清洁机构(2)包括清洗单元和组合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固定连接于饲养箱(1)的内部,所述组合单元拼接于饲养箱(1)的内部;所述清洗单元由喷水组件(201)、进水口(202)、喷水口(203)和排水阀(204)组成,所述喷水组件(201)固定连接于壳盖(102)的顶部,所述进水口(202)固定连接于喷水组件(201)的底部,所述喷水口(203)固定连接于喷水组件(201)的底部,所述排水阀(204)固定连接于废水壳(105)的右侧;所述组合单元由养殖壳(211)、插板(212)、滤网(213)、网罩(214)、承接壳(215)、滑板(218)、转轴(219)和底架(220)组成,所述养殖壳(211)插接于承接壳(215)的顶部,所述插板(212)固定连接于养殖壳(211)的底部,所述滤网(213)固定连接于养殖壳(211)的内部,所述网罩(214)转动连接于养殖壳(211)的顶部,所述承接壳(215)插接于底架(220)的顶部,所述承接壳(215)的顶部开设有插槽(2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经书胡耀斌杨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金两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