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68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回流冷却水进行导流及冷却的冷凝管,与所述冷凝装置配合的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冷凝管的输出端之间连通有输液管,所述储液箱还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远离储液箱的一端连通有冷却管,且所述冷却管用于对运行设备体H进行冷却降温;通过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可对整个S形预冷管及经过的冷却水进行快速且高效的预冷,预冷后的冷却水可通过回流管二直接进入冷凝管及冷凝装置中进行深度冷却,相对于传统的风散热预冷、或直接深度冷却的方式,其散热预冷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能够有效降低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功耗。系统的运行功耗。系统的运行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循环
,具体为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冷却水循环系统是指冷却水换热并经降温,再循环使用的给水系统,冷却设备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之分;以封闭式冷却水循环系统为例,循环水在管中流动对发热体进行降温,管外通常利用风散热(有的没有管外散热步骤),然后再通过冷凝换热设备对管外/使用后的水进行深度冷却,冷却后再进行循环使用。
[0003]但是传统的这种封闭式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冷却方式依然存在其不足之处,如利用风辅助散热的效果不明显,并且管外路径通常较短,使用时难以达到理想的散热预冷效果,还是需要冷凝换热设备对其进行深度散热,且还要配备额外的风冷装置,结构复杂且成本大;同样的,若直接通过冷凝换热设备对循环水进行冷却,其换热运行时需要消耗并产生较大的功耗;两种方式都存在其不足之处,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因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这种封闭式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冷却方式存在利用风辅助散热的效果不明显、结构复杂且成本大、以及需要消耗并产生较大的功耗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包括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回流冷却水进行导流及冷却的冷凝管,与所述冷凝装置配合的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冷凝管的输出端之间连通有输液管,所述储液箱还连通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远离储液箱的一端连通有冷却管,且所述冷却管用于对运行设备体H进行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管脱离于运行设备体H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预冷管;
[0007]其中,所述回流预冷管穿设于所述储液箱内部且另一端与冷凝管的进液口相连通。
[0008]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凝管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冷凝装置的制冷舱。
[0009]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输液管上还安装有液泵一。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导液管上安装有液泵二。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
回流预冷管包括一端连通于导液管的回流管一、设置于储液箱内部且一端与回流管一另一端连通的S形预冷管、以及一端连通于S形预冷管输出端且另一端连通于冷凝管的回流管二。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凝装置和储液箱下端还安装有支撑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预冷效果好和节约能耗的综合效果,在使用时,输液管可通过液泵一将冷凝管中的冷却液抽吸至储液箱中进行临时过渡存储,导液管可通过液泵二将储液箱中的冷却液持续输送至用于对运行设备体进行降温的冷却管,热交换后的冷却液会直接导入回流预冷管,从而达到封闭式循环冷却的效果;同时,由于从冷却管输导至回流管一的冷却水在热交换后含较多的热,而为了能够将该部分冷却水进行快速预冷、并减少冷凝装置的运行负荷及功耗,进入回流管一的冷却水会直接进入S形预冷管,此时储液箱中的冷却液可对整个S形预冷管及经过的冷却水进行快速且高效的预冷,预冷后的冷却水可通过回流管二直接进入冷凝管及冷凝装置中进行深度冷却,相对于传统的风散热预冷、或直接深度冷却的方式,其散热预冷效果更好、效率更高,能够有效降低循环冷却系统的运行功耗。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整体内部流程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0、冷凝装置;11、冷凝管;20、储液箱;30、输液管;30a、液泵一;40、导液管;40a、液泵二;50、回流预冷管;51、回流管一;52、S形预冷管;53、回流管二;60、支撑座;H、运行设备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8]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1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0]图1

图2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的全部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2,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包括冷凝装置10,冷凝装置10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回流冷却水进行导流及冷却的冷凝管11,与冷凝装置10配合的有储液箱20,储液箱20与冷凝管11的输出端之间连通有输液管30,储液箱20还连通有导液管40,导液管40远离储液箱20的一端连通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用于对运行设备体H进行冷却降温,冷却管脱离于运行设备体H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预冷管50;其中,回流预冷管50穿设于储液箱20内部且另一端与冷凝管11的进液口相连通。
[0021]冷凝管11呈螺旋状设置于冷凝装置10的制冷舱,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螺旋环绕的冷凝管11可有效提高管体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和行程路径,使得冷却液能够在冷凝管11中得以充分冷却。
[0022]输液管30上还安装有液泵一30a;导液管40上安装有液泵二40a,在本实施方式中,输液管30可通过液泵一30a将冷凝管11中的冷却液抽吸至储液箱20中进行临时过渡存储,而导液管40可通过液泵二40a将储液箱20中的冷却液持续输送至用于对运行设备体H进行降温的冷却管,热交换后的冷却液可通过冷却管直接导入回流预冷管50并进行二次循环,从而达到封闭式循环冷却的效果。
[0023]回流预冷管50包括一端连通于导液管40的回流管一51、设置于储液箱20内部且一端与回流管一51另一端连通的S形预冷管52、以及一端连通于S形预冷管52输出端且另一端连通于冷凝管11的回流管二5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冷却管输导至回流管一51的冷却水在热交换后含较多的热,而为了能够将该部分冷却水进行快速预冷、并减少冷凝装置10的运行负荷及功耗,进入回流管一51的冷却水会直接进入S形预冷管52,此时储液箱20中的冷却液可对整个S形预冷管52及经过的冷却水进行快速且高效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装置(10),所述冷凝装置(10)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回流冷却水进行导流及冷却的冷凝管(11),与所述冷凝装置(10)配合的有储液箱(20),所述储液箱(20)与冷凝管(11)的输出端之间连通有输液管(30),所述储液箱(20)还连通有导液管(40),所述导液管(40)远离储液箱(20)的一端连通有冷却管,且所述冷却管用于对运行设备体(H)进行冷却降温,所述冷却管脱离于运行设备体(H)的输出端连通有回流预冷管(50);其中,所述回流预冷管(50)穿设于所述储液箱(20)内部且另一端与冷凝管(11)的进液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封闭式循环冷却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11)呈螺旋状设置于所述冷凝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梦熊韩世建
申请(专利权)人:誉昇工程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