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8592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烹饪内腔;转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烹饪内腔内;搅拌叶片,连接在转动结构上并与转动结构同步转动,搅拌叶片包括支撑部、转弯部及搅拌部,支撑部与转动结构连接,转弯部连接在支撑部和搅拌部之间,搅拌部与烹饪内腔的内壁配合,支撑部的横截面的宽度由顶部至中部逐渐增大,支撑部的横截面的顶部的宽度在0至5mm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户加料过程中食材或者调料容易挂在搅拌结构上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易挂在搅拌结构上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易挂在搅拌结构上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0001]本技术涉及小家电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具有炒菜工功能的多功能烹饪器具由于内置菜谱以及对应的烹饪程序,烹饪腔内也设置有能够对食材进行搅拌的搅拌结构,用户只需要选择相应的菜谱并将食材放入至烹饪腔内即可,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0003]具体地,烹饪过程中,可能需要多次放入不同的食材以及调料,用户加料过程中,食材(尤其是菜叶等)或者调料容易挂在搅拌结构上,影响烹饪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户加料过程中食材或者调料容易挂在搅拌结构上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器具本体,具有烹饪内腔;转动结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烹饪内腔内;搅拌叶片,连接在转动结构上并与转动结构同步转动,搅拌叶片包括支撑部、转弯部及搅拌部,支撑部与转动结构连接,转弯部连接在支撑部和搅拌部之间,搅拌部与烹饪内腔的内壁配合,支撑部的横截面的宽度由顶部至中部逐渐增大,支撑部的横截面的顶部的宽度在0至5mm之间。
[0006]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转动结构和搅拌叶片均设置在烹饪内腔中,转动结构能够带动搅拌叶片转动,进而实现对烹饪内腔内的食材进行搅拌、翻炒的功能。具体地,搅拌叶片包括支撑部、转弯部及搅拌部,支撑部连接在转动结构和转弯部之间,起到支撑转弯部和搅拌部并进行动力传递的作用,支撑部的横截面的宽度由顶部至中部逐渐增大,即支撑部的横截面的两侧具有由上至下逐渐向外倾斜的斜面结构,且支撑部的横截面的顶部的宽度较小,用户在烹饪过程中向烹饪内腔中添加食材或者调料时,食材或者调料能够沿着该斜面结构落入到烹饪内腔中,与先前加入的食材一同受到搅拌部的搅拌。因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用户加料过程中食材或者调料容易挂在搅拌结构上影响烹饪效果的问题。
[0007]进一步地,支撑部由内至外逐渐向上倾斜设置。用户添加食材或者调料之后,食材或者调料会沿着支撑部的顶部滑入至烹饪内腔内,而不会挂在支撑部上,能够有效地保证所有的食材都能够被搅拌到,进而保证烹饪效果。
[0008]进一步地,支撑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在10
°
至60
°
之间。该夹角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有效地保证对食材或者调料的导向效果。
[0009]进一步地,支撑部的横截面包括梯形、三角形或者圆形。这样设置能够有效地保证对食材或者调料的导向效果,且支撑部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0010]进一步地,支撑部的横截面包括梯形,梯形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大于0
°
且小于等于70
°
。这样设置在保证对食材或者调料的导向效果的同时,也能够保证支撑部的结构强
度。
[0011]进一步地,搅拌部包括底面和设置在底面两侧的第一食材接触面和第二食材接触面,第一食材接触面相对于底面倾斜设置并与底面呈锐角夹角,转弯部对应于第一食材接触面的一侧外凸设置。第一食材接触面相对于底面倾斜设置,使得食物能够沿着第一食材接触面上升一段距离之后再落回烹饪内腔中,实现对食物的翻拌。底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食材接触面和第二食材接触面,使得搅拌叶片无论正转还是反转都会与食材接触并推动或者翻拌食材。烹饪过程中,沿着第一食材接触面上移的部分食物移动至转弯部的外凸处的内壁时,能够在该外凸处的内壁的作用下前移并重新落入器具本体的底部,实现对食物的翻拌功能。
[0012]进一步地,搅拌部的端部与转动结构之间沿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的距离大于0且小于等于5mm。该距离在上述范围内,使得搅拌叶片的搅拌范围能够几乎覆盖整个烹饪内腔的横向面积,对靠近烹饪内腔的侧壁和底壁处的食物都能够进行翻炒。
[0013]进一步地,转动结构包括第一转动结构和套设在第一转动结构外部并能够相对于第一转动结构转动的第二转动结构,搅拌叶片连接在第一转动结构的顶端,烹饪器具还包括连接在第二转动结构上并朝向搅拌部延伸的侧叶片。具体地,侧叶片能够伸入至支撑部和搅拌部之间,能够对位于支撑部和搅拌部之间的食物进行搅拌。此外,第一转动结构和第二转动结构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和侧叶片之间能够交汇或者错开,进而在二者交汇时能够改变食物的状态,对食物进行翻转,能够有效地提升烹饪效果。
[0014]进一步地,侧叶片沿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延伸;和/或,侧叶片平行于竖直面。这样设置使得侧叶片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
[0015]进一步地,搅拌部包括相互连接的纵向段和横向段,侧叶片与纵向段之间沿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的距离在10mm至30mm之间;和/或,侧叶片与横向段之间沿竖直方向的距离在5mm至10mm之间。侧叶片与纵向段之间沿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的距离在上述范围内,使得侧叶片和搅拌叶片相对转动时,能够对位于侧叶片和纵向段之间的食物进行翻拌,提升烹饪效果。同时,能够避免食物卡在侧叶片和纵向段之间,保证搅拌的顺畅性,避免出现卡顿现象。侧叶片与横向段之间沿竖直方向的距离在上述范围内,使得侧叶片和搅拌叶片相对转动时,能够对位于侧叶片和横向段之间的食物进行翻拌,提升烹饪效果。尤其针对肉丝、肉末等小颗粒食材,侧叶片和横向段交汇时,能够将食材打散,避免食材结团影响烹饪效果。同时,能够避免食物卡在侧叶片和横向段之间,保证搅拌的顺畅性,避免出现卡顿现象。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支撑部处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3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转动结构和搅拌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0]图4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搅拌叶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2]10、器具本体;11、烹饪内腔;20、转动结构;21、第一转动结构;22、第二转动结构;30、搅拌叶片;31、支撑部;32、转弯部;33、搅拌部;331、纵向段;332、横向段;333、底面;334、第一食材接触面;335、第二食材接触面;40、侧叶片;
[0023]L1、支撑部的横截面的顶部的宽度;
[0024]L2、搅拌部的端部与转动结构之间沿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的距离;
[0025]L3、侧叶片与纵向段之间沿器具本体的径向方向的距离;
[0026]L4、侧叶片与横向段之间沿竖直方向的距离;
[0027]A1、支撑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0028]A2、梯形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器具本体(10),具有烹饪内腔(11);转动结构(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烹饪内腔(11)内;搅拌叶片(30),连接在所述转动结构(20)上并与所述转动结构(20)同步转动,所述搅拌叶片(30)包括支撑部(31)、转弯部(32)及搅拌部(33),所述支撑部(31)与所述转动结构(20)连接,所述转弯部(32)连接在所述支撑部(31)和所述搅拌部(33)之间,所述搅拌部(33)与所述烹饪内腔(11)的内壁配合,所述支撑部(31)的横截面的宽度由顶部至中部逐渐增大,所述支撑部(31)的横截面的顶部的宽度(L1)在0至5mm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由内至外逐渐向上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1)在10
°
至60
°
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的横截面包括梯形、三角形或者圆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的横截面包括梯形,所述梯形的两个侧边之间的夹角(A2)大于0
°
且小于等于70
°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部(33)包括底面(333)和设置在所述底面(3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洲李建史庭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