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46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其顶部具有开口,内侧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空间、承台和第二空间;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处;顶部敞口的第一放置盒,位于第一空间内,并放置在所述承台上,所述第一放置盒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提把;顶部敞口的第二放置盒,位于第二空间内,并于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提把。如上述结构,需要将干燥剂进行烘干时,打开顶盖,通过第一提把、第二提把将第一放置盒和第二放置盒逐一提出,然后将第二放置盒直接放入烘干设备即可,其操作简单,可避免将干燥剂倒出所产生的粘附、漏出问题,使得干燥剂的取出烘干操作较为方便。为方便。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物品干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验室内,一些实验用的器皿在进行清洁后需要干燥保存,通常是将其放置于干燥装置中。一些干燥装置包括有外壳和隔板等结构,外壳的顶部开口,且外壳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顶盖,隔板放置于外壳内以将外壳的内腔分隔为底部空间和上部空间,底部空间内放置有颗粒状的干燥剂,上部空间用于放置器皿。干燥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受潮而导致失去干燥吸附功能,需要取出干燥剂进行烘干,在对于此操作,需要将顶盖、器皿和隔板逐一移出,然后将干燥剂倒入烘干设备。而干燥剂在受潮后容易粘附在外壳内壁上,导致干燥剂难以彻底倒出,仍需要手动清理剩余的干燥剂,且干燥剂在倒出的过程中容易漏出,还需要手动清理漏出的干燥剂。上述的操作需要将多个物品逐一移出,还需要手动清理干燥剂,使得干燥剂的取出烘干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能够解决干燥剂的取出烘干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包括:外壳体,其顶部具有开口,内侧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空间、承台和第二空间;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处;顶部敞口的第一放置盒,位于第一空间内,并放置在所述承台上,所述第一放置盒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提把;顶部敞口的第二放置盒,位于第二空间内,并于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提把。
[0005]根据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小于5mm。
[0006]根据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所述第二放置盒的底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大于2mm。
[0007]根据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所述第一放置盒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吸附第二提把的第一磁块。
[0008]根据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所述第一放置盒的底面上凹形成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磁块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磁块的底面不低于第一放置盒的底面。
[0009]根据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所述第二放置盒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台,所述第二提把的端部转动连接于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固设有位于第二提把侧方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磁性,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第二提把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并朝向斜下方。
[0010]根据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所述第二放置盒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台,所述第二提把的端部转动连接于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上转动设置有位于第二提把侧方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磁性,所述第二限位部与安装台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二限位部
朝向第二提把的一侧面设置为斜面并朝向斜下方,且贴靠于安装台的侧壁。
[0011]有益效果:如上述结构,需要将干燥剂进行烘干时,打开顶盖,通过第一提把、第二提把将第一放置盒和第二放置盒逐一提出,然后将第二放置盒直接放入烘干设备即可,其操作简单,可避免将干燥剂倒出所产生的粘附、漏出问题,使得干燥剂的取出烘干操作较为方便。
[001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第二放置盒和第二提把的局部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第二放置盒和第二提把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21]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参照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包括外壳体10、顶盖20、第一放置盒30和第二放置盒40,外壳体10的顶部具有开口,外壳体10的内侧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空间11、承台12和第二空间13,顶盖20盖设于开口处,第一放置盒30和第二放置盒40均设置为顶部敞口,第一放置盒30位于第一空间11内并放置在承台12上,第一放置盒30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31,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提把32,第二放置盒40位于第二空间13内,且第二放置盒40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提把42。
[0023]在使用时,将干燥剂放置于第二放置盒40内,将器皿放置在第一放置盒30内,需要将干燥剂进行烘干时,打开顶盖20,通过第一提把32、第二提把42将第一放置盒30和第二放
置盒40逐一提出,然后将第二放置盒40直接放入烘干设备即可,其操作简单,可避免将干燥剂倒出所产生的粘附、漏出问题,使得干燥剂的取出烘干操作较为方便。
[002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1的孔径不小于5mm,以确保空气在外壳体10内的流通性。第二放置盒40的底部具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的孔径不大于2mm,以避免干燥剂穿过第二通孔41漏出,也便于排出第二放置盒40内的积水。
[0025]参照图2,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放置盒3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磁块33,第二提把42上设置有能够被第一磁块33相吸附的第一磁吸部43。对于一些第一空间11深度较大的外壳体10,在提出第一放置盒30时可通过磁性力驱使第二提把42向上转动立起,便于人手伸入外壳体10抓取第二提把42。
[0026]其中,为使第一放置盒30能够平稳放置于台面上,第一放置盒30的底面上凹形成有第一安装槽,第一磁块33设置于第一安装槽内,且第一磁块33的底面不低于第一放置盒30的底面。
[0027]为了能够在移开第一放置盒30后使得第二提把42保持在立起的状态,可通过设计第二提把42与第二放置盒40的配合间隙,利用第二提把42与第二放置盒40配合处的摩擦力将第二提把42保持在立起的状态。
[0028]参照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其顶部具有开口,内侧具有自上而下依次排列的第一空间、承台和第二空间;顶盖,盖设于所述开口处;顶部敞口的第一放置盒,位于第一空间内,并放置在所述承台上,所述第一放置盒的底部具有第一通孔,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一提把;顶部敞口的第二放置盒,位于第二空间内,并于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提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不小于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放置盒的底部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不大于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置盒的底部设置有能够吸附第二提把的第一磁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拉式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波杨理刘济瑕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水务集团水质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