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125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药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搅拌结构、压片结构和制丸机构,设备主体内安装有搅拌结构,搅拌结构下侧固定有压片结构,压片结构下侧设置有制丸机构,搅拌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螺旋搅拌桨、隔板和导料板,驱动电机动力端连接有转轴,转轴外圈焊接有螺旋搅拌桨,螺旋搅拌桨下侧固定有隔板,隔板下侧设置有导料板;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加搅拌结构,使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使转轴带动螺旋搅拌桨进行转动,螺旋搅拌桨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不需要人工搅拌,同时螺旋搅拌桨带动混合后的原料向导料板移动,实现装置的自动下料,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制丸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制丸效率。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制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芝麻制丸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药材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芝麻制丸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术(即中医)指导下应用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药材加工是中药企业的重要竞争领域,因此中药加工用的设备也在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将中药制造成药丸的制丸装置。
[0003]专利号(CN215607708U )公开了一种药丸制丸装置,该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连通进料口,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压片机构、切条机构、制丸机构和滚丸机构,外壁上设有分别与压片机构、切条机构、制丸机构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滚丸机构包括多个纵向交错排列的导向板,导向板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连接,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相邻两个导向板的另一侧相互交错且分离;导向板用于承接制丸机构成型的药丸并使药丸圆润、紧实。该装置通过模拟元宵的制作过程,使得药丸在多个导向板上依次滚动,最终形成圆润、紧实的药丸,避免药丸由于松散而不成型,同时制造处的药丸更美观。但是,中药药丸一般需要几种药材进行混合的,该装置没有设置混合加工,从而需要人工进行搅拌后才能倒入装置内进行制丸,从而增加工人工作,同时降低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芝麻制丸装置。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0006]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包括设备主体、搅拌结构、压片结构和制丸机构,所述设备主体内安装有所述搅拌结构,所述搅拌结构下侧固定有所述压片结构,所述压片结构下侧设置有所述制丸机构,所述搅拌结构包括驱动电机、转轴、螺旋搅拌桨、隔板和导料板,所述驱动电机动力端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外圈焊接有所述螺旋搅拌桨,所述螺旋搅拌桨下侧固定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下侧设置有所述导料板。
[0007]优选地,所述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料板与水平线呈45
°‑
55
°

[0008]优选地,所述制丸机构包括第二转动电机、驱动辊、转辊、驱动齿、传动齿、制丸槽、驱动轮、传动轮、主磨辊、副磨辊、滚丸槽、主齿和副齿,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动力端连接有所述驱动辊,所述驱动辊后侧设置有所述转辊,所述驱动辊和所述转辊外圈设置有多个所述制丸槽,所述驱动辊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驱动齿,所述驱动齿后侧通过啮合连接有所述传动齿,所述驱动辊靠近所述第二转动电机一侧连接有所述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下侧设置有所述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内圈连接有所述主磨辊,所述主磨辊后侧设置有所述副磨辊,所述主磨辊和所述副磨辊外圈都开有多个所述滚丸槽,所述主磨辊远离所述驱动轮一端连接有所述主齿,所述主齿后侧设置有所述副齿。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辊与所述第二转动电机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驱动辊与所述驱动轮键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传动轮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所述主齿与所述副齿啮合。
[0010]优选地,所述设备主体包括设备箱、进料口、导向板、出料板和支腿,所述设备箱上侧焊接有所述进料口,所述设备箱内壁下端设置有所述导向板,所述设备箱前侧下端焊接有所述出料板,所述设备箱下侧固定有所述支腿。
[0011]优选地,所述压片结构包括第一转动电机、主动辊、从动辊、主动齿和从动齿,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动力端连接有所述主动辊,所述主动辊前侧设置有所述从动辊,所述主动辊另一端连接有所述主动齿,所述主动齿前侧安装有所述从动齿;其中所述主动辊与所述第一转动电机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主动齿与所述从动齿啮合。
[0012]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加搅拌结构,使驱动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使转轴带动螺旋搅拌桨进行转动,螺旋搅拌桨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不需要人工搅拌,同时螺旋搅拌桨带动混合后的原料向导料板移动,实现装置的自动下料,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的制丸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芝麻制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芝麻制丸装置的右视图;
[0015]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16]图4是图3的B

B剖视图;
[0017]图5是图4的I处的放大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设备主体;2、搅拌结构;3、压片结构;4、制丸机构;101、设备箱;102、进料口;103、导向板;104、出料板;105、支腿;201、驱动电机;202、转轴;203、螺旋搅拌桨;204、隔板;205、导料板;301、第一转动电机;302、主动辊;303、从动辊;304、主动齿;305、从动齿;401、第二转动电机;402、驱动辊;403、转辊;404、驱动齿;405、传动齿;406、制丸槽;407、驱动轮;408、传动轮;409、主磨辊;410、副磨辊;411、滚丸槽;412、主齿;413、副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1]如图1

图5所示,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搅拌结构2、压片结构3和制丸机构4,设备主体1内安装有搅拌结构2,搅拌结构2下侧固定有压片结构3,压片结构3下侧设置有制丸机构4;
[0022]本实施例中:设备主体1包括设备箱101、进料口102、导向板103、出料板104和支腿105,设备箱101上侧焊接有进料口102,设备箱101内壁下端设置有导向板103,设备箱101前侧下端焊接有出料板104,设备箱101下侧固定有支腿105;通过设置设备主体1,使搅拌结构2、压片结构3和制丸机构4啮合在设备箱101内进行制丸。
[0023]本实施例中:搅拌结构2包括驱动电机201、转轴202、螺旋搅拌桨203、隔板204和导料板205,驱动电机201动力端连接有转轴202,转轴202外圈焊接有螺旋搅拌桨203,螺旋搅
拌桨203下侧固定有隔板204,隔板204下侧设置有导料板205,转轴202与驱动电机201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导料板205与水平线呈45
°‑
55
°
;通过设置搅拌结构2,使驱动电机201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202进行转动,使转轴202带动螺旋搅拌桨203进行转动,螺旋搅拌桨203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导料板205将混合后的原料导入主动辊302中间。
[0024]本实施例中:压片结构3包括第一转动电机301、主动辊302、从动辊303、主动齿304和从动齿305,第一转动电机301动力端连接有主动辊302,主动辊302前侧设置有从动辊303,主动辊302另一端连接有主动齿304,主动齿304前侧安装有从动齿305;其中主动辊302与第一转动电机301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主动齿304与从动齿305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1)、搅拌结构(2)、压片结构(3)和制丸机构(4),所述设备主体(1)内安装有所述搅拌结构(2),所述搅拌结构(2)下侧固定有所述压片结构(3),所述压片结构(3)下侧设置有所述制丸机构(4),所述搅拌结构(2)包括驱动电机(201)、转轴(202)、螺旋搅拌桨(203)、隔板(204)和导料板(205),所述驱动电机(201)动力端连接有所述转轴(202),所述转轴(202)外圈焊接有所述螺旋搅拌桨(203),所述螺旋搅拌桨(203)下侧固定有所述隔板(204),所述隔板(204)下侧设置有所述导料板(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02)与所述驱动电机(201)动力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导料板(205)与水平线呈45
°‑
55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芝麻制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丸机构(4)包括第二转动电机(401)、驱动辊(402)、转辊(403)、驱动齿(404)、传动齿(405)、制丸槽(406)、驱动轮(407)、传动轮(408)、主磨辊(409)、副磨辊(410)、滚丸槽(411)、主齿(412)和副齿(413),所述第二转动电机(401)动力端连接有所述驱动辊(402),所述驱动辊(402)后侧设置有所述转辊(403),所述驱动辊(402)和所述转辊(403)外圈设置有多个所述制丸槽(406),所述驱动辊(402)另一端连接有所述驱动齿(404),所述驱动齿(404)后侧通过啮合连接有所述传动齿(405),所述驱动辊(402)靠近所述第二转动电机(401)一侧连接有所述驱动轮(407),所述驱动轮(407)下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广辉石胜勋石洪蔚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福满格新概念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