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车救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8124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穿梭车救援装置,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2)用于与救援穿梭车(3)连接,所述连接杆(1)的另一端形成有挂钩(4),所述挂钩(4)用于与待救援穿梭车(5)顶部的光电孔(6)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取代人工进行对货架穿梭车进行救援,提高救援效率,且解决人工救援的安全隐患问题。决人工救援的安全隐患问题。决人工救援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梭车救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救援装置,特别是一种穿梭车救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货架穿梭车在货架深处或高处发生故障或异常断电时,遥控器不能控制的情况下,需要人工登高攀爬货架进行救援,但是高处作业对于作业人员存在一定的危险。但是目前没有可以救援货架穿梭车的装置,只能进行人工登高救援,因此急需解决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穿梭车救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取代人工进行对货架穿梭车进行救援,提高救援效率,且解决人工救援的安全隐患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穿梭车救援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救援穿梭车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有挂钩,所述挂钩用于与待救援穿梭车顶部的光电孔连接。
[0005]前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长方形杆。
[0006]前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卡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固设在所述连接杆一端的底面上,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垂直布置,所述卡板与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板与所述连接杆平行布置。
[0007]前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卡板为长方形板状结构。
[0008]前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挂钩为三角形挂钩,所述挂钩固设在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的底面上,所述挂钩倾斜布置。
[0009]前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挂钩朝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倾斜,所述挂钩与所述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45
°

[0010]前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中,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上设有所述挂钩的一端形成有向上弯曲的圆弧导向部。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救援穿梭车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形成有挂钩,挂钩用于与待救援穿梭车顶部的光电孔连接。本技术通过连接杆一端的第一连接部连接救援穿梭车,通过连接杆另一端的挂钩连接待救援穿梭车,通过救援穿梭车可以将待救援穿梭车拖拽至起点处,代替传统人工救援,本技术有效提高了救援效率,而且解决了人工救援的安全隐患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轴测图;
[0013]图2是本技术与救援穿梭车及待救援穿梭车的俯视图。
[0014]附图标记说明:连接杆1、第一连接部2、救援穿梭车3、挂钩4、待救援穿梭车5、光电
孔6、卡板7、连接板8、圆弧导向部9、长方形连接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穿梭车救援装置,包括连接杆1,连接杆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2,第一连接部2用于与救援穿梭车3连接,连接杆1的另一端形成有挂钩4,挂钩4用于与待救援穿梭车5顶部的光电孔6连接。
[0017]需要说明的是,光电孔6是穿梭车顶部自带的孔洞,使用本技术需要在每台穿梭车壳体的顶部开设长方形连接孔10,将第一连接部2与长方形连接孔10勾在一起,使连接杆1处于水平状态。此外救援穿梭车3与待救援穿梭车5是完全相同的穿梭车,本实施例为了方便区分,将出现故障的穿梭车称之为待救援穿梭车5,将正常工作的穿梭车称之为救援穿梭车3。
[0018]具体地,连接杆1为长方形杆。连接杆1的长度可根据穿梭车的尺寸进行设置。
[0019]进一步,第一连接部2包括卡板7和连接板8,连接板8的顶端固设在连接杆1一端的底面上,且连接板8与连接杆1垂直布置,卡板7与连接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卡板7与连接杆1平行布置,卡板7为长方形板状结构,具体地连接板8与卡板7顶面的连接位置位于卡板7顶面中线偏挂钩4的一侧。
[0020]卡板7的长度略长于长方形连接孔10的长度,卡板7的宽度优选与长方形连接孔10的宽度相等,需要满足沿倾斜方向可以将卡板7装入和取出长方形连接孔10。安装连接杆1时,倾斜地将卡板7插入长方形连接孔10内,当连接板8与长方形连接孔10的边缘抵接时转动连接杆1使其处于水平方向,此时卡板7的另一端也进入长方形连接孔10内,此时连接杆1的底面与救援穿梭车3的顶面抵接,连接杆1处于水平状态,同时由于连接杆1设有挂钩4的一端处于悬空状态,使卡板7远离挂钩4的一端与救援穿梭车3壳体的内壁抵接。由于卡板7略长于长方形连接孔10,因此卡板7不会自动脱离。
[0021]进一步,挂钩4为三角形挂钩,挂钩4固设在连接杆1另一端的底面上,挂钩4倾斜布置。挂钩4朝第一连接部2的方向倾斜,挂钩4与连接杆1之间的夹角为45
°

[0022]优选地,连接杆1上设有挂钩4的一端形成有向上弯曲的圆弧导向部9。圆弧导向部9的设置可以使救援穿梭车3向待救援穿梭车5靠近时,通过圆弧导向部9的设置将连接杆1的端部向上导向,防止因该端下沉导致直接抵住待救援穿梭车5的侧壁,保证能够成功救援。
[0023]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工作时取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穿梭车(即救援穿梭车3),将连接杆1通过第一连接部2装入救援穿梭车3壳体顶部的长方形连接孔10内,装好后连接杆1处于水平状态。使用遥控器控制救援穿梭车3缓慢向待救援穿梭车5靠近,当二者距离足够近时连接杆1端部的圆弧导向部9起到导向作用,使连接杆1的端部向待救援穿梭车5的顶部滑动,当救援穿梭车3与待救援穿梭车5接触后控制救援穿梭车3往回移动,随着救援穿梭车3的移动挂钩4勾入待救援穿梭车5顶部的光电孔6,待救援穿梭车5跟随救援穿梭车3同时
回到起点位置,然后控制救援穿梭车3再次靠近待救援穿梭车5,此时挂钩4从光电孔6内滑出,使用叉车分别将两台穿梭车取下。
[0024]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技术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本技术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梭车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杆(1),所述连接杆(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2)用于与救援穿梭车(3)连接,所述连接杆(1)的另一端形成有挂钩(4),所述挂钩(4)用于与待救援穿梭车(5)顶部的光电孔(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为长方形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梭车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包括卡板(7)和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顶端固设在所述连接杆(1)一端的底面上,且所述连接板(8)与所述连接杆(1)垂直布置,所述卡板(7)与所述连接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建刘伟东李辉
申请(专利权)人: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