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电芯及热失控实验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安全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电芯及热失控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发生热失控的时候,电芯短时间内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造成电池损坏甚至引起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针对热失控现象设计应对方案并验证应对方案的可行性,通常需要在实验中模拟热失控的发生。实验中常见的一种触发热失控的方法为对电池进行加热,然而,现有的实验中,从电池外部对电池的加热效率较慢,不利于提高热失控实验的实验效率;另外,现有技术中从外部对电池加热容易造成电池壳体的变形等情况导致的不可控热失控,电池热失控诱发重复性较差,且存在非触发电芯提前受热破损而影响实验精准性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测试电芯,能够迅速地触发热失控,从而提高热失控实验的实验效率。
[000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测试电芯的热失控实验系统。
[000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测试电芯,包括:壳体,内部具有容纳腔;电极组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测试电芯(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1),内部具有容纳腔(203);电极组件(201),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03)中;电弧发生头(106),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03)中;接线端子,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03)之外,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容纳腔(203)中并与所述电弧发生头(106)电性连接,以对所述电弧发生头(106)通电并产生电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201)设置有一个,所述电弧发生头(106)设置在所述电极组件(201)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203)的内壁面之间;或者,所述电极组件(201)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弧发生头(106)设置在其中两个相邻的所述电极组件(201)的外壁之间;或者,所述电极组件(201)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电弧发生头(106)设置在其中一个电极组件(201)的外壁与所述容纳腔(203)的内壁面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弧发生头(106)设置于所述电极组件(201)的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芯(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还具有与所述容纳腔(203)连通的开口(202),所述测试电芯(100)还包括顶盖(102),所述顶盖(102)与所述壳体(101)连接并盖封所述开口(202);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包覆有绝缘层的导线(107),所述导线(107)贯穿所述顶盖(102)并与所述顶盖(102)密封配合,所述导线(107)的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203)内并与所述电弧发生头(106)电性连接,所述导线(107)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203)之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电芯(1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子威,喻聪,徐中领,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