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吊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93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0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吊运技术领域的车辆吊运装置。承重件(1)连接吊环(2),承重件(1)的承重件前部(3)设置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连接前部固定架(5),承重件(1)的承重件后部(6)设置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连接后部固定架(8),前部固定架(5)上有前镂空部(12),后部固定架(8)上有后镂空部(13),所述的前部固定架(5)和后部固定架(8)上分别设置车轮固定件(1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在起吊车辆过程中,承重件将连接绳带撑开,保证与车辆车身外观存在一定间隙,不损坏车辆,确保车辆转运过程中车辆不会晃动或跌落。或跌落。或跌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吊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吊运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辆吊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乘用车在特定情况下,需起吊或调整位置且不损坏车辆外观。现有技术中又名称为“一种用于铁路车辆车体吊运的吊具装置”、公开号为“209113332U”的技术,该技术包括以下部件:桁架吊梁组件,包括至少三根骨架纵梁以及形成于各骨架纵梁之间的桁架梁;沿纵向布置的若干第一吊点组,每一个第一吊点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吊点,各第一吊点刚性设于桁架吊梁组件的底层梁,用于连接吊装设备;沿纵向布置的若干夹具,各夹具设置于桁架吊梁组件的底层梁,用于夹持车体工装;该桁架吊梁组件与吊运动力设备连接的第一吊点设置于桁架吊梁组件的底层梁上。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结构不能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起吊车辆过程中,承重件将连接绳带撑开,保证与车辆车身外观存在一定间隙,不损坏车辆,且在起吊中起承重作用,同时前后固定架可以可靠固定车辆,确保车辆转运过程中车辆不会晃动或跌落,拆装方便,有效提高车辆吊运可靠性的车辆吊运装置。
[0004]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本技术为一种车辆吊运装置,包括承重件,承重件连接吊环,承重件的承重件前部设置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连接前部固定架,承重件的承重件后部设置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连接后部固定架,前部固定架上有前镂空部,后部固定架上有后镂空部,所述的前部固定架和后部固定架上分别设置车轮固定件。
[0006]所述的承重件为方型框架结构,承重件每个边角分别连接一根承重件连接绳带,每根承重件连接绳带分别连接吊环。
[0007]所述的承重件前部为方形框架结构,承重件前部每个边角位置分别连接一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
[0008]所述的承重件后部为方形框架结构,承重件后部每个边角位置分别连接一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
[0009]所述的承重件包括口字型外框,外框内设置X型连接件。
[0010]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吊运车辆时,承重件前部设置为能够位于车辆底盘前部位置的结构,车辆的两个前轮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承重件前部的前镂空部内的结构。
[0011]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吊运车辆时,承重件后部设置为能够位于车辆底盘后部位置的结构,车辆的两个后轮设置为能够卡装在承重件后部的后镂空部内的结构。
[0012]所述的承重件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承重件的外框和连接件为一体式结构。
[0013]所述的前部固定架、后部固定架均为金属材料制成的结构。
[0014]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0015]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进行车辆吊运时,吊环连接称重件,吊环用于和起吊装置钩挂连接,实现起吊运转。而称重件的宽度和长度都大于需要吊运的车辆。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连接前部固定架,承重件的承重件后部设置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这样,在起吊过程中,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和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可靠吊运对应的固定架,而又不会接触车辆,彼此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对车辆造成损坏。而车辆通过前部固定架和后部固定架实现从底盘下部的承载,前车辆的两个前轮能够卡装在承重件前部的前镂空部内,车辆的两个后轮能够卡装在承重件后部的后镂空部内。与此同时,前部固定架每侧的一个车轮固定件固定一个对应的前轮,后部固定架每侧的一个车轮固定件固定一个对应的后轮。这样,方便可靠实现车辆的车轮的固定,实现车辆的固定,确保车辆在吊运过程中不会轻易晃动和掉落,保障车辆吊运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承重件;2、吊环;3、承重件前部;4、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5、前部固定架;6、承重件后部;7、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8、后部固定架;9、承重件连接绳带;10、外框;11、连接件;12、前镂空部;13、后镂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车辆吊运装置,包括承重件1,承重件1连接吊环2,承重件1的承重件前部3设置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连接前部固定架5,承重件1的承重件后部6设置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连接后部固定架8,前部固定架5上有前镂空部12,后部固定架8上有后镂空部13,所述的前部固定架5和后部固定架8上分别设置车轮固定件。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进行车辆吊运时,吊环连接称重件,吊环用于和起吊装置钩挂连接,实现起吊运转。而称重件的宽度和长度都大于需要吊运的车辆。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连接前部固定架5,承重件1的承重件后部6设置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这样,在起吊过程中,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和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可靠吊运对应的固定架,而又不会接触车辆,彼此之间存在间隙,避免对车辆造成损坏。而车辆通过前部固定架5和后部固定架8实现从底盘下部的承载,前车辆的两个前轮能够卡装在承重件前部3的前镂空部12内,车辆的两个后轮能够卡装在承重件后部6的后镂空部13内。与此同时,前部固定架5每侧的一个车轮固定件固定一个对应的前轮,后部固定架8每侧的一个车轮固定件固定一个对应的后轮。这样,方便可靠实现车辆的车轮的固定,实现车辆的固定,确保车辆在吊运过程中不会轻易晃动和掉落,保障车辆吊运安全性。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结构
简单,在起吊车辆过程中,承重件将连接绳带撑开,保证与车辆车身外观存在一定间隙,不损坏车辆,且在起吊中起承重作用,同时前后固定架可以可靠固定车辆,确保车辆转运过程中车辆不会晃动或跌落,拆装方便,有效提高车辆吊运可靠性。
[0021]所述的承重件1为方型框架结构,承重件1每个边角分别连接一根承重件连接绳带9,每根承重件连接绳带9分别连接吊环2。上述结构,通过多根承重件连接绳带9,实现承重件与吊环的连接,并且确保承重件始终尽量处于水平状态,保障固定架也处于水平状态。
[0022]所述的承重件前部3为方形框架结构,承重件前部3每个边角位置分别连接一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上述结构,通过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实现承重件与前部固定架5的可靠连接,便于承载车辆。
[0023]所述的承重件后部6为方形框架结构,承重件后部6每个边角位置分别连接一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上述结构,通过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实现承重件与后部固定架8的可靠连接,便于承载车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件(1),承重件(1)连接吊环(2),承重件(1)的承重件前部(3)设置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多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连接前部固定架(5),承重件(1)的承重件后部(6)设置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多根后部固定架连接绳带(7)连接后部固定架(8),前部固定架(5)上有前镂空部(12),后部固定架(8)上有后镂空部(13),所述的前部固定架(5)和后部固定架(8)上分别设置车轮固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件(1)为方型框架结构,承重件(1)每个边角分别连接一根承重件连接绳带(9),每根承重件连接绳带(9)分别连接吊环(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件前部(3)为方形框架结构,承重件前部(3)每个边角位置分别连接一根前部固定架连接绳带(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吊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重件后部(6)为方形框架结构,承重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凯翼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