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855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双速变速箱由一级变速组件和二级变速组件组成,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元件传动连接,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二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二级变速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级变速组件和二级变速组件实现两级变速,一级变速用于驱动第一动力输出轴来驱使第一刀头转动,同时一级变速还同时驱使二级变速来驱使第二输出轴来驱动第二刀头转动,与现有其中一个动力输出轴与电机轴直连的方式相比,刀头的转动效率更高效且便于设置,其转速无需受电机型号的限制,搅打效率更加高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破壁机由于只有一层底层刀,在搅打一些食材时,只能加水搅打,不然不仅无法充分搅打甚至会烧坏电机。现有的新型料理机会利用双层刀差速实现同时双速双刀360
°
无死角搅打,所以需要可以双速且变速达到预期的新型变速箱。
[0003]而且,现有实现双速搅打的变速箱,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告号为CN101711652B,公开了一种同轴两速食物料理机,其只实现一级变速,双输出轴的其中一根输出轴与电机的电机轴直连,而另一根输出轴才与变速箱进行变速传动,这种单变速方案的搅打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双轴变速实现差速搅打、提高搅打效率的双速变速箱。
[000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所述双速变速箱由一级变速组件和二级变速组件组成,所述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元件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变速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一级变速组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安装有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内设有能相对所述第一齿圈转动的第一行星轮架,所述第一行星轮架上沿其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轮架上,所述第一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圈互相啮合,在第一行星轮架的轴心处设有第一太阳轮,所述第一太阳轮分别与每个第一行星轮互相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与动力元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二级变速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行星轮架固定连接的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内设有第二行星轮架,所述第二行星轮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二行星轮架上沿其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轮架上,所述第二行星轮与所述第一齿圈互相啮合,在第二行星轮架的轴心处设有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分别与每个第二行星轮互相啮合,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轮架上,所述第二太阳轮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轴下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轮架上,所述传动轴上端穿
过所述二级变速组件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固定设置在所述传动轴的上端,所述第二太阳轮套设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的外壁上。
[0010]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双轴变速实现差速搅打、提高搅打效率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所述双速变速箱由一级变速组件和二级变速组件组成,所述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元件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变速组件的输出端与第二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本技术通过一级变速组件和二级变速组件实现两级变速,一级变速用于驱动第一动力输出轴来驱使第一刀头转动,同时一级变速还同时驱使二级变速来驱使第二输出轴来驱动第二刀头转动,与现有其中一个动力输出轴与电机轴直连的方式相比,刀头的转动效率更高效且便于设置,其转速无需受电机型号的限制,搅打效率更加高效。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3]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参见图1

图3,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所述双速变速箱20由一级变速组件210和二级变速组件220组成,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元件10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动力输出轴30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0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0的输出端与第二动力输出轴40传动连接。
[0016]本技术通过一级变速组件和二级变速组件实现两级变速,一级变速用于驱动第一动力输出轴来驱使第一刀头转动,同时一级变速还同时驱使二级变速来驱使第二输出轴来驱动第二刀头转动,与现有其中一个动力输出轴与电机轴直连的方式相比,刀头的转动效率更高效且便于设置,其转速无需受电机型号的限制。搅打效率更加高效,以确保更好的搅打效果。
[0017]参见图2和图3,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包括固定架211,所述固定架211内安装有第一齿圈212,所述第一齿圈212内设有能相对所述第一齿圈212转动的第一行星轮架214,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上沿其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行星轮215,所述第一行星轮215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上,所述第一行星轮215与所述第一齿圈212互相啮合,在第一行星轮架214的轴心处设有第一太阳轮213,所述第一太阳轮213分别与每个第一行星轮215互相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213与动力元件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16,所述传动轴216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3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0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0018]在实际使用时,动力元件10的驱动轴100与第一太阳轮213连接进行驱动,在第一太阳轮213转动时,其能带动第一行星轮215转动,与此同时,第一行星轮215相对第一齿圈
212转动会实现,第一行星轮215相对第一齿圈212转动以驱使第一行星轮架214相对于第一齿圈212转动,从而实现动力输出。在第一行星轮架214转动时,其能带动二级变速组件220的第二齿圈221转动,同时,其还带动传动轴216驱使第一动力输出轴30转动,以实现变速输出。
[0019]参见图2和图3,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0包括与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固定连接的第二齿圈221,所述第二齿圈221内设有第二行星轮架222,所述第二行星轮架222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架211上,所述第二行星轮架222上沿其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二行星轮223,所述第二行星轮223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行星轮架222上,所述第二行星轮223与所述第一齿圈212互相啮合,在第二行星轮架222的轴心处设有第二太阳轮224,所述第二太阳轮224分别与每个第二行星轮223互相啮合,所述第二太阳轮224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轴40传动连接。
[0020]在第一行星轮架214转动时,其能带动第二齿圈221转动,第二齿圈221在转动时,其能驱使全部的第二行星轮223转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速变速箱(20)由一级变速组件(210)和二级变速组件(220)组成,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元件(10)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动力输出轴(30)传动连接,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0)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0)的输出端与第二动力输出轴(40)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料理机的双速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变速组件(210)包括固定架(211),所述固定架(211)内安装有第一齿圈(212),所述第一齿圈(212)内设有能相对所述第一齿圈(212)转动的第一行星轮架(214),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上沿其圆周阵列设置有多个第一行星轮(215),所述第一行星轮(215)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上,所述第一行星轮(215)与所述第一齿圈(212)互相啮合,在第一行星轮架(214)的轴心处设有第一太阳轮(213),所述第一太阳轮(213)分别与每个第一行星轮(215)互相啮合,所述第一太阳轮(213)与动力元件(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216),所述传动轴(216)分别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轴(3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行星轮架(214)与所述二级变速组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李春龙赖华胜莫增甲梁健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长柏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