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823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车,包括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内部的后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车身内部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的座椅安装台;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内部镂空形成有电池仓,所述电气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电池仓内部的走线槽,所述电气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走线槽内部的走线口,所述电气箱面向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前箱板在所述电气箱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座椅安装台面向所述电气箱的后台板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可拆卸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牵引车设计了电气箱来统一车辆电气管理,电池组充分利用了座椅下方的空间,配合可拆卸前箱板、后台板和走线槽设计,线路连接更加方便。连接更加方便。连接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牵引车


[0001]本技术涉及牵引车
,特别涉及一种牵引车。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在智能仓储领域,无人搬运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牵引车是仓储领域一种常用的车辆,牵引车主要是用来牵引挂车分离的车箱。为了响应节能环保的要求,牵引车越来越倾向于电动化智能化,而牵引车电动化智能化,就会涉及到大量的线路连接,现有技术的牵引车在线路管理这一块上缺乏相应的设计,导致车辆装配以及日后维护相当不方便。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牵引车,旨在解决现有牵引车所存在
技术介绍
中所描述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牵引车,包括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内部的后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车身内部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的座椅安装台,所述车身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中控台和操作方向盘;
[0007]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内部镂空形成有电池仓,所述电气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电池仓内部的走线槽,所述电气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走线槽内部的走线口,所述电气箱面向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前箱板在所述电气箱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座椅安装台面向所述电气箱的后台板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可拆卸设置。
[0008]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箱内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柱、第二螺母柱、第三螺母柱和第四螺母柱,所述前箱板的四个角落上分别适配设置有第一螺丝过孔、第二螺丝过孔、第三螺丝过孔和第四螺丝过孔,所述前箱板的四个角落分别通过第一把手螺丝、第二把手螺丝、第三把手螺丝和第四把手螺丝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气箱上。
[0009]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后台板的底边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所述座椅安装台内部所述后台板一侧的顶部的左右角落分别设置有第五螺母柱和第六螺母柱,所述后台板的顶边的左右角落适配设置有第五螺丝过孔和第六螺丝过孔,所述后台板的顶边的左右角落分别通过第五把手螺丝和第六把手螺丝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
[0010]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车还包括主动防撞机构和被动防撞机构,所述主动防撞机构包括车前二维扫描激光雷达、车后二维扫描激光雷达和车顶三维扫描激光雷达;所述被动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护边、左前急停开关、右前急停开关、左后急停开关以及右后急停开关;
[0011]所述车前二维扫描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侧的右角落,所述车后二维扫描
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后侧的左角落;所述车顶三维扫描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顶;
[0012]所述防撞护边围绕在所述底盘的四周并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左前急停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左前棱上,所述右前急停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右前棱上,所述左后急停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左后棱上,所述右后急停开关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右后棱上。
[0013]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的底部的前端设置有前轮安装槽,所述前轮安装槽内设置有前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轮转向转盘,固定连接在所述前轮转向转盘的前轮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前轮安装座上的前轮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前轮驱动电机相连的前轮。
[0014]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的底部的后端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后轮安装槽和右后轮安装槽,所述左后轮安装槽内设置有左后轮,所述右后轮安装槽内设置有右后轮,所述左后轮安装槽和所述右后轮安装槽之间的所述底盘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一挂接板和第二挂接板,所述第一挂接板和所述第二挂接板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后轮和所述右后轮相连。
[0015]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仓对应的所述底盘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电池组槽盖板,所述电池组槽盖板上设置有若干的长条形通风口。
[0016]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盘的后侧面的中间设置有牵引座安装板,所述牵引座安装板上安装有牵引座,所述牵引座安装板为十字形,所述牵引座安装板设置有若干形成井字形排列的安装孔,所述牵引座可选择的通过若干所述安装孔中的部分与所述牵引座安装板螺丝连接,以调整所述牵引座在所述牵引座安装板上的安装位置。
[0017]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牵引座包括平面基板,由上至下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平面基板上的若干牵引销插接板,以及插设在若干所述牵引销插接板上的插销。
[0018]在本技术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气箱和所述座椅安装台之间的所述底盘上可拆卸设置有后桥检修盖板。
[0019]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牵引车,包括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所述车身的内部的后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车身内部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的座椅安装台;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内部镂空形成有电池仓,所述电气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电池仓内部的走线槽,所述电气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走线槽内部的走线口,所述电气箱面向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前箱板在所述电气箱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座椅安装台面向所述电气箱的后台板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可拆卸设置。本技术的牵引车设计了电气箱来统一车辆电气管理,电池组充分利用了座椅下方的空间,配合可拆卸前箱板、后台板和走线槽设计,线路连接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一种牵引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一种牵引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牵引车防撞设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牵引车的雷达感应区域范围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牵引车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图5中A区的放大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一种牵引座和牵引座安装板的安装结构示例图。
[0027]附图标号如下:
[0028]10

底盘;20

车身;30

电气箱;40

座椅安装台;50

中控台;60

操作方向盘;70

走线槽;80

走线口;450

前箱板;460

后台板;90

第一把手螺丝;100

第二把手螺丝;110

第三把手螺丝;120

第四把手螺丝;130

合页;140

第五把手螺丝;150

第六把手螺丝;160

车前二维扫描激光雷达;170

车后二维扫描激光雷达;180

车顶三维扫描激光雷达;19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牵引车,包括底盘,以及设置在所述底盘上的车身,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内部的后侧设置有电气箱,所述车身内部的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底盘一体成型的座椅安装台,所述车身内部的前侧设置有中控台和操作方向盘;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内部镂空形成有电池仓,所述电气箱左右两侧的所述底盘上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电池仓内部的走线槽,所述电气箱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走线槽内部的走线口,所述电气箱面向所述座椅安装台的前箱板在所述电气箱上可拆卸设置;所述座椅安装台面向所述电气箱的后台板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可拆卸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箱内部的四个角落分别设置有第一螺母柱、第二螺母柱、第三螺母柱和第四螺母柱,所述前箱板的四个角落上分别适配设置有第一螺丝过孔、第二螺丝过孔、第三螺丝过孔和第四螺丝过孔,所述前箱板的四个角落分别通过第一把手螺丝、第二把手螺丝、第三把手螺丝和第四把手螺丝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电气箱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板的底边通过合页转动连接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所述座椅安装台内部所述后台板一侧的顶部的左右角落分别设置有第五螺母柱和第六螺母柱,所述后台板的顶边的左右角落适配设置有第五螺丝过孔和第六螺丝过孔,所述后台板的顶边的左右角落分别通过第五把手螺丝和第六把手螺丝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座椅安装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还包括主动防撞机构和被动防撞机构,所述主动防撞机构包括车前二维扫描激光雷达、车后二维扫描激光雷达和车顶三维扫描激光雷达;所述被动防撞机构包括防撞护边、左前急停开关、右前急停开关、左后急停开关以及右后急停开关;所述车前二维扫描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前侧的右角落,所述车后二维扫描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后侧的左角落;所述车顶三维扫描激光雷达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前侧车顶;所述防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朝顺唐露苏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劢微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