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78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21:39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涉及漏点检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驱动小车、设置于驱动小车底部的检测杆和用于引导驱动小车运动方向的引导机构,驱动小车上设置信号传输器,检测杆和信号传输器之间电连接,且信号传输器用于将检测杆检测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析处理。本申请通过设置可通过驱动小车带动检测杆移动的漏点定位检测装置,有效提高了提高漏点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可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离处理的数据处理机构,有效提高了漏点检测的检测精准度。检测精准度。检测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漏点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垃圾填埋场是用于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带有阻止垃圾渗沥液泄漏的人工防渗膜,带有渗沥液处理或预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维护且最终封场关闭符合卫生要求的垃圾处理场地。填埋技术目前是中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主要方法。
[0003]近年来,我国垃圾填埋场普遍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为垃圾填埋场防渗层,国内外研究发现和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防渗层土工膜在运输、施工、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破损,例如在填埋场人工衬层搬运、铺设期间,由于机械或人为的不规范操作会使衬层破损,并且在接缝处容易留下孔隙;在运营期间,由于地基不均匀下陷、缩性形变、机械破损和化学腐蚀等原因会引起高密度聚乙烯膜渗漏。如果不及时被发现和修补,这些漏洞必然会影响工程的防渗效果,垃圾渗滤液将透过破损漏洞进入地下水和土壤,对周边的水土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垃圾填埋场的渗漏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0004]目前,有技术中垃圾填埋场的漏点检测是通过人工检测的方法实现的,操作人员需要手持偶极子检测杆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进行勘测,勘测工作量较大,且人员的差异和主观原因易造成漏检和误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有效提高漏点检测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准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小车、设置于所述驱动小车底部的检测杆和用于引导所述驱动小车运动方向的引导机构,所述驱动小车上设置信号传输器,所述检测杆和所述信号传输器之间电连接,且所述信号传输器用于将所述检测杆检测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析处理。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检测漏点时,驱动小车沿引导机构运动,驱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检测杆对膜进行检测,信号传输器将检测杆的检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终端分析,确定是否有漏点。通过设置可通过驱动小车带动检测杆移动的漏点定位检测装置,有效提高了提高漏点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可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离处理的数据处理机构,有效提高了漏点检测的检测精准度。
[0009]可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多条引导绳,多条所述引导绳沿填埋场并排均匀分布,且所述驱动小车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供所述引导绳穿设的引导孔。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的引导机构,实现了驱动小车的引导限位,进而有效保证了驱动小车的运动精度和检测杆的工作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引导孔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引导轮,所述引导轮和所述引导
孔转动连接,且两排所述引导轮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引导绳穿设于两排所述引导轮之间,且所述引导孔内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引导绳沿所述引导轮穿设的驱动机构。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引导轮供引导绳穿设,有效降低了引导绳和引导孔之间的摩擦力,保证了驱动小车的稳定运动状态。
[0013]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辊和驱动轮,所述驱动辊和所述驱动轮均与所述引导孔转动连接,且所述驱动辊分布于所述驱动轮上方并用于驱动所述引导绳沿所述引导孔穿设滑移,所述驱动辊转轴其中一端贯穿于所述驱动小车侧面并设置有驱动手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的驱动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将引导绳穿设于引导轮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辊贯穿于所述驱动小车的一端设置有多边形的安装槽,所述驱动手轮上设置有多边形的安装块,且所述安装槽用于供所述安装块嵌入卡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可便捷拆卸的驱动手轮,既实现了驱动辊的便捷旋转驱动,又实现了驱动手轮的便捷收纳。
[0017]可选的,位于同一排的相邻的所述引导轮之间均设置有导向板。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导向板对相邻引导轮之间的缝隙进行填补,有效保证了引导绳沿引导轮穿设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驱动小车上设置有GPS定位器,且所述GPS定位器与所述信号传输器电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GPS定位器,便于工作人员对漏点进行定位。
[0021]可选的,所述驱动小车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均与所述检测杆、所述信号传输器和所述GPS定位器电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有助于减少电力资源的浪费。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可通过驱动小车带动检测杆移动的漏点定位检测装置,有效提高了提高漏点检测的检测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可将检测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离处理的数据处理机构,有效提高了漏点检测的检测精准度;
[0025]2.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的引导机构,实现了驱动小车的引导限位,进而有效保证了驱动小车的运动精度和检测杆的工作稳定性;
[0026]3.通过设置结构简单且便于操作的驱动机构,便于工作人员将引导绳穿设于引导轮之间。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引导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手轮和驱动辊的连接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驱动小车;11、信号传输器;12、引导孔;121、引导轮;13、GPS定位器;14、太阳能电池板;2、检测杆;3、引导机构;31、引导绳;4、导向板;5、驱动机构;51、驱动辊;511、安装槽;52、驱动轮;6、驱动手轮;61、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
[0033]参照图1,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包括驱动小车1、检测杆2和引导机构3。检测杆2竖直设置于驱动小车1的底部并用于对膜进行扫描检测,且驱动小车1顶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11,信号传输器11与检测杆2电连接并用于将检测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析,以快速确定是否有漏点出现。
[0034]参照图1、图2,引导机构3包括多条引导绳31,多条引导绳31沿填埋场并排均匀分布,驱动小车1上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引导孔12,且引导孔12用于供引导绳31穿设,以对驱动小车1运动轨迹进行限位。同时引导孔1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引导轮121,引导轮121均与引导孔12转动连接,且两排引导轮121分布于引导孔12上下两侧并用于供引导绳31穿设,以通过引导轮121减少引导绳31和引导孔12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驱动小车1的稳定运动状态。
[0035]参照图2,位于同一排相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小车(1)、设置于所述驱动小车(1)底部的检测杆(2)和用于引导所述驱动小车(1)运动方向的引导机构(3),所述驱动小车(1)上设置信号传输器(11),所述检测杆(2)和所述信号传输器(11)之间电连接,且所述信号传输器(11)用于将所述检测杆(2)检测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分析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3)包括多条引导绳(31),多条所述引导绳(31)沿填埋场并排均匀分布,且所述驱动小车(1)沿其长度方向贯通设置有供所述引导绳(31)穿设的引导孔(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孔(12)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排引导轮(121),所述引导轮(121)和所述引导孔(12)转动连接,且两排所述引导轮(121)呈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引导绳(31)穿设于两排所述引导轮(121)之间,且所述引导孔(12)内两端均设置有用于驱动引导绳(31)沿所述引导轮(121)穿设的驱动机构(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漏点定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辊(51)和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尔艾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