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30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7
本申请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涉及垃圾填埋防渗技术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防护墙体层、防渗层和混凝土墙体层,且防护墙体层和防渗层、防渗层和混凝墙体层之间均设置有泡沫填充层。本申请通过设置可对防渗层进行支撑防护的垂直防渗结构,有效提高了防渗层的稳固性,进而有效保证了防渗层的工作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填埋场液体污染土壤。土壤。土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垃圾填埋防渗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伴随产生大量的垃圾废物,且大量的垃圾会对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影响人类生活。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绝大多数国家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为卫生填埋,即将垃圾填埋在垃圾填埋场。
[0003]但大多数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为了防止填埋场内液体渗漏而污染周围环境,一般只是在填埋场底部、周边及顶部覆盖有防渗膜层,结构比较单一且易被垃圾中尖锐物刺破,容易导致填埋场内的液体直接渗透至土壤中,污染环境,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防渗层的稳固性,进而保证防渗层的正常工作状态,本申请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防护墙体层、防渗层和混凝土墙体层,且所述防护墙体层和所述防渗层、所述防渗层和所述混凝土墙体层之间均设置有泡沫填充层。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可对防渗层进行支撑防护的垂直防渗结构,有效提高了防渗层的稳固性,进而有效保证了防渗层的工作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填埋场液体污染土壤。
[0008]可选的,所述防护墙体层侧壁内设置有空腔,且所述防护墙体层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排与所述空腔相连通的通气孔,所述防护墙体顶部四侧均设置有穿设于所述空腔内并与其连通的通气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通气孔以及与其相配合使用的通气管,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填埋池进行好氧处理,加快垃圾的分解速率。
[0010]可选的,所述通气管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通气管端口的橡胶堵头,且所述橡胶堵头顶部设置有拉环。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橡胶堵头,便于工作人员对通气管进行封堵。
[0012]可选的,所述防护墙体层底壁内中央位置沿其长方向设置有集水腔,所述防护墙体层底壁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排与所述集水腔相连通的集水孔,且所述防护墙体层底壁上方设置有一对分布于所述集水腔两侧的斜坡,所述混凝土墙体层其中两侧壁内设置有与所述集水腔两端分别连通的抽水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的抽水机构,既实现了填埋池内液体的汇集,又实现了液体的便捷抽离,进而有效避免了填埋场内液体的沉积。
[0014]可选的,所述抽水管顶部连通设置有控制阀。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控制阀,便于工作人员控制抽气管的通闭状态。
[0016]可选的,所述防渗层包括HDPE薄膜内层以及无纺土工布外层。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由内外双层组成的防渗层,有效保证了防渗层的防渗效果。
[0018]可选的,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多对支撑条,且多对所述支撑条依次设置于相邻排的通气孔之间。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支撑条,有效保证了防护墙体层的结构强度和工作稳定性。
[0020]可选的,所述防护墙体层内侧设置有滤网层。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滤网层,有效避免了垃圾进入空腔或集水腔内,进而有效保证了空腔或集水腔的正常工作状态。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通过设置可对防渗层进行支撑防护的垂直防渗结构,有效提高了防渗层的稳固性,进而有效保证了防渗层的工作稳定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填埋场液体污染土壤;
[0024]2.通过设置通气孔以及与其相配合使用的通气管,便于工作人员后期对填埋池进行好氧处理,加快垃圾的分解速率;
[0025]3.通过结构简单且工作稳定的抽水机构,既实现了填埋池内液体的汇集,又实现了液体的便捷抽离,进而有效避免了填埋场内液体的沉积。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墙体层、防渗层和混凝土墙体层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8]图3是图2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护墙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防护墙体层;11、空腔;111、支撑条;12、通气孔;13、通气管;14、集水腔;15、集水孔;2、防渗层;21、HDPE薄膜内层;22、无纺土工布外层;3、混凝土墙体层;31、抽水管;311、控制阀;4、泡沫填充层;5、橡胶堵头;51、连接绳;52、拉环;6、斜坡;7、滤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
[0033]参照图1、图2,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包括防护墙体层1、防渗层2和混凝土墙体层3,防护墙体层1、防渗层2和混凝土墙体层3由内向外依次设置,且防护墙体层1和防渗层2、防渗层2和混凝土墙体层3之间均设置有泡沫填充层4,以对防渗层2进行支撑和防护,保证防渗层2的正常工作状态。
[0034]参照图2、图3.图4,防护墙体层1侧壁内均设置有空腔11,且防护墙体层1内侧贯通设置有多排通气孔12,多排通气孔12沿防护墙体层1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并与空腔11相连通,
且防护墙体层1顶部四侧均设置有穿设于空腔11内并与空腔11相连通的通气管13,以便后期工作人员通过通气管13对填埋场进行好氧处理,加快填埋场内垃圾的分解速率。
[0035]参照图2、图3,通气管13上设置橡胶堵头5,橡胶堵头5与通气管13之间通过连接绳51相连接,且橡胶堵头5用于封堵通气管13上端口,以实现通气管13启闭控制,进而实现通气管13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便捷切换。同时橡胶堵头5顶部设置有拉环52,以便于工作人员驱动橡胶堵头5运动。
[0036]参照图4,空腔11内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对支撑条111,支撑条111竖直设置,多对支撑条111依次设置于相邻排的通气孔12之间,且通气管13位于每对通气孔之间,以保证防护墙体层1的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注气的均匀性。
[0037]参照图2,防护墙体层1底壁内中央位置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集水腔14,且防护墙体层1内侧沿集水腔14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排集水孔15,集水孔15与集水腔14相连接,同时防护墙体层1底部设置有一对分布于集水腔14两侧的斜坡6,且斜坡6下端与集水孔15相连通,以实现填埋场内液体的便捷收集。
[0038]参照图2、图3,混凝土墙体层3其中两侧壁内竖直设置有抽水管31,抽水管31下端延伸至集水腔14内并与其相连通,以实现对汇集于集水腔14内的液体进行抽离。同时抽水管31顶部连通设置有控制阀311,以实现抽水管31的便捷通闭控制。
[0039]参照图1,防护墙体层1内侧设置有滤网层7,以实现对通气孔12和集水孔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布置的防护墙体层(1)、防渗层(2)和混凝土墙体层(3),且所述防护墙体层(1)和所述防渗层(2)、所述防渗层(2)和所述混凝土墙体层(3)之间均设置有泡沫填充层(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体层(1)侧壁内设置有空腔(11),且所述防护墙体层(1)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排与所述空腔(11)相连通的通气孔(12),所述防护墙体顶部四侧均设置有穿设于所述空腔(11)内并与其连通的通气管(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13)上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通气管(13)端口的橡胶堵头(5),且所述橡胶堵头(5)顶部设置有拉环(5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体层(1)底壁内中央位置沿其长方向设置有集水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尔艾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