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476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包括拆卸粘附于人体表面的柔性定位检测组件;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包括定位网层及压力检测层,定位网层由多条定位线均匀交错形成,压力检测层由多个均匀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组成,压力传感器对应设在定位线交错点上;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内设数据转换输出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各个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患者体表的压力数据信息,通过数据转换输出模块的数据转换及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数据接收处理终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矫形医生在一次X线照射下准确制定矫形支具调整方案,从而做出更准确、高效的判断和调整,提升矫形效果和效率;避免多次X线照射,简单快捷、省时省力,减少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害。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通过拍摄X线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片可以进行诊断,如果正位X线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
°
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脊柱侧弯以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最为常见,轻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通常没有明显的不适,外观上也看不到明显的躯体畸形,严重的侧弯则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甚至可以影响心肺功能、累及脊髓造成瘫痪。因此,对于轻度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例如侧弯角度小于20
°
,往往可以观察,定期随访;严重者,如侧弯角度大于50
°
,则需要手术治疗;而侧弯角度介于20
°
至50
°
之间的患者,可以通过支具矫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侧弯的继续进展,进而避免手术治疗。
[0003]对于进行支具保守治疗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因其处于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生长潜能不同,侧弯的进展风险也不同。所以,在整个支具治疗的过程中,定期随访复查则显得特别的重要。当前临床上,对于行支具保守治疗的轻症侧弯患者,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要求其每4

6个月到医院复查。复查时往往需要行多次X片拍摄,用以了解患者脊柱侧弯情况及为下一步的矫形支具调整提供依据,支具矫形师将按照个人治疗经验,依据拍摄的X片情况对支具进行调整、必要时进行支具更换。以上复查治疗流程存在以下弊端:1.因支具矫形师从医年限不同及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做出的支具调整策略粗糙、随意性较大,进而支具治疗效果差异较大;2.有时需要反复多次对支具进行调整,拍摄

调整

再拍摄

再调整
……
,不仅过程复杂、耗时耗力,而且增加了患者的射线摄入量。
[0004]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及问题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包括:
[0007]可拆卸粘附于人体表面的柔性定位检测组件;
[0008]所述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包括定位网层以及设在所述定位网层上端的压力检测层,所述定位网层由多条定位线均匀交错形成,所述压力检测层由多个均匀设置的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分别对应设在所述定位线的交错点上;
[0009]所述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内还设置数据转换输出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各个所述压力传感器在人体穿戴矫形支具后用于检测患者体表感兴趣区域的压力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转换输出模块的数据转换将以上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数据接收处理终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0011]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定位检测组件还包括包覆在所述定位网层外侧的防护层,所述防护层远离所述压力检测层的一侧设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的外侧设有离型纸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网层和压力检测层之间还设有三维仿生微纳结构层以及碳纳米结构层,所述三维仿生微纳结构层贴设在所述防护层上,所述碳纳米结构层设在所述三维仿生微纳结构层与压力检测层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粘贴在所述碳纳米结构层上且其与所述交错点的位置上下一对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检测层的外侧还设有薄膜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薄膜层的上端和左侧分别印制有横向编号和竖向编号,所述横向编号和竖向编号分别均匀设置若干个,且每个所述横向编号分别对应一行所述压力传感器,每个所述竖向编号分别对应一列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5]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压力传感器根据位置设有相应的编号。
[0016]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为柔性薄膜压力传感器。
[0017]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线在X线照射下可显影。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其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包括定位网层和压力监测层;在照射X线查看人体脊柱侧弯情况时,将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人体脊柱侧弯顶椎区域的皮肤表面,通过折射的X片观察脊柱侧弯顶点,找到与该点对应的定位网层上的位置,确定该位置对应的压力传感器位置编码,该位置为矫形支具对人体的最佳施力点、目标点;然后让患者穿上矫形支具后,开启装置进行压力检测,检测出的压力值可以通过转换输出模块的数据转换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数据接收处理终端供矫形医生识读,矫形医生通过终端观察压力分布情况,确认矫形支具对人体所施加的压力峰值是否偏离目标点,若存在偏移,则矫形医生需要对矫形支具进行调整,此时,压力检测装置可实时反应人体表面的压力变化情况,为矫形医生对支具的调整提供参考,以便对矫形支具的调整更高效、精确,符合支具矫正需求。本技术便于矫形医生准确判断矫形支具的调整位置,从而对矫形支具做出更准确的判断和调整,提升矫形效果和矫形效率。
[0020]2、本技术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其通过设置柔性定位检测组件,使医生能在一次X线照射下准确定位矫形支具需要的调整点位,无需多次X线照射,过程简单快捷、省时省力,而且减少了X射线对人体的伤害。
[0021]3、本技术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其通过设置横向编号和竖向编号,能对各个压力传感器进行编号,从而方便矫形医生区分和确定每一个编号的压力传感器的位置,实现对矫形支具的准确调整。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的局部剖开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的原理框图;
[0025]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与矫形支具的相对位置
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定位网层;11、定位线;12、交错点;
[0028]2、压力检测层;21、压力传感器;22、数据转换输出模块;23、无线传输模块;24、数据接收处理终端;
[0029]3、防护层;
[0030]4、凝胶层;
[0031]5、离型纸层;
[0032]6、三维仿生微纳结构层;
[0033]7、碳纳米结构层;
[0034]8、薄膜层;
[0035]9、横向编号;
[0036]10、竖向编号。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粘附于人体表面的柔性定位检测组件;所述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包括定位网层(1)以及设在所述定位网层(1)上端的压力检测层(2),所述定位网层(1)由多条定位线(11)均匀交错形成,所述压力检测层(2)由多个均匀设置的压力传感器(21)组成,所述压力传感器(21)分别对应设在所述定位线(11)的交错点(12)上;所述柔性定位检测组件内还设置数据转换输出模块(22)和无线传输模块(23),各个所述压力传感器(21)在人体穿戴矫形支具后用于检测患者体表感兴趣区域的压力数据信息,并通过数据转换输出模块(22)的数据转换将以上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23)传输至数据接收处理终端(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定位检测组件还包括包覆在所述定位网层(1)外侧的防护层(3),所述防护层(3)远离所述压力检测层(2)的一侧设有凝胶层(4),所述凝胶层(4)的外侧设有离型纸层(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侧弯矫形支具辅助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网层(1)和压力检测层(2)之间还设有三维仿生微纳结构层(6)以及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昱罗卓荆叶斌马亚超黄培培凃志鹏解放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