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7268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通讯单元,还包括主控模块、4G远程通讯模块和加密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通过信号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加密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加密模块的通讯通断状态。所述主控模块固定安装于终端本体内部,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和加密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通讯单元内部,所述通讯单元通过插座插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当前在运终端不具备加密功能的问题,具备加密功能的通讯单元即插即用,操作方便,降低了时间和人工成本。人工成本。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用电信息采集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信息、数据传输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一些重点部门单位的关键数据信息,有效防范泄密风险更加急迫。当前电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涉及商业机密,尤其需要注意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保密性。目前现场早期在运的终端不支持加密功能,无法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安全要求。
[0003]当前在运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其通讯单元通过插座插装于终端本体上,为满足系统数据安全要求,提出的数据加密方案大都采用终端本体主控芯片对加密芯片进行加解密的方式,这就需要对在运的终端本体进行更换,势必会造成在运物资轮换、现场重新施工等问题,费时费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其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降低实现在运终端数据安全要求的成本。
[0005]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通讯单元,还包括主控模块、4G远程通讯模块和加密模块,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通讯连接,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通过信号开关控制电路与所述加密模块相连接,用于控制加密模块的通讯通断状态以及防止4G远程通讯模块向加密模块倒灌电流;
[0007]所述主控模块固定安装于终端本体内部,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和加密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通讯单元内部,所述通讯单元通过插座插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开关控制电路包括三极管V29、V30、V37和V39,三极管V29的基极通过电阻R79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29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5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数据发送端SPI1_MOSI相连接,三极管V29的集电极与加密模块的数据接收端E_MOSI相连接;三极管V30的基极通过电阻R88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30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0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数据接收端SPI1_MISO相连接,三极管V30的发射极与加密模块的数据发送端E_MISO相连接;三极管V37的基极通过电阻R99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3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2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加密时钟使能输出端SPI1_CLK相连接,三极管V37的集电极与加密模块的时钟输入端E_SCLK相连接;三极管V39的基极通过电阻R89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39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9与4G远程通讯模块的加密片选输出端SPI1_CS1相连接,三极管V39的集电极与加密模块的片选输入端E_CSN相连接;
[0009]所述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通过电阻R59与三极管V9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9的发射极与第一系统电源端VCC3V3相连接,三极管V9的集电极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电源端VCC相连接;
[0010]所述三极管V29、V30、V37、V39和V9为PNP型三极管。
[0011]进一步地,所述通讯单元还包括加密解密指示模块,所述加密解密指示模块包括加密解密数据接收指示电路,所述加密解密数据接收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V1和三极管V8,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电阻R130与二极管V32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V32的阳极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片选输入端E_CSN相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与第二系统电源端VBAT相连接,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8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8的基极通过电阻R131与二极管V36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V36的阳极与所述加密模块的数据接收端E_MOSI相连接,三极管V8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V18的阳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V18的阴极通过电阻R60接地;
[0012]所述三极管V1和V8为PNP型三极管。
[0013]进一步地,所述加密解密指示模块还包括加密解密数据发送指示电路,所述加密解密数据发送指示电路包括三极管V2和三极管V3,三极管V2的基极通过电阻R132与二极管V31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V31的阳极与所述加密模块的片选输入端E_CSN相连接,三极管V2的发射极与第二系统电源端VBAT相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3的发射极相连接,三极管V3的基极通过电阻R134与二极管V35的阴极相连接,二极管V35的阳极与所述加密模块的数据发送端E_MISO相连接,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V19的阳极相连接,发光二极管V19的阴极通过电阻R61接地;
[0014]所述三极管V2和V3为PNP型三极管。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发光二极管V18为红色,发光二极管V19为绿色。
[0016]进一步地,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还包括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为所述主控模块、4G远程通讯模块、加密模块和加密解密指示模块提供电源。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还包括电平转换及隔离电路,所述电平转换及隔离电路连接于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之间,用于对主控模块通讯接口和4G远程通讯模块之间的信号进行电平转换及电源隔离。
[0018]进一步地,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还与主站通讯连接。
[001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将4G远程通讯模块和加密模块集成于通讯单元内,加密模块直接与4G远程通讯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对于当前现场不具备加密功能的在运终端,将原有的通讯模块拔出后更换为新的通讯单元,直接插装到在运终端上即可,即插即用,相对于传统方案通过主控芯片对加密芯片进行加解密的方式,不需更换终端本体,操作方便,降低了时间及人工成本;
[0021](2)信号开关控制电路通过控制多个三极管的通断状态,有效解决了当加密模块电源关断时,4G远程通讯模块向加密模块倒灌电流导致加密模块工作异常的问题;
[0022](3)通讯单元设有加密解密指示模块,相比较常规软件指示,加密解密指示模块具有实时性无延迟的优点,能够真实反映数据交互进程。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信号开关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0025]图3为加密解密数据接收指示电路的示意图;
[0026]图4为加密解密数据发送指示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8]如图1,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通讯单元,还包括主控模块1、4G远程通讯模块9和加密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1与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9通讯连接,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9通过信号开关控制电路6与所述加密模块8相连接,用于控制加密模块8的通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包括终端本体和通讯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模块(1)、4G远程通讯模块(9)和加密模块(8),所述主控模块(1)与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9)通讯连接,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9)通过信号开关控制电路(6)与所述加密模块(8)相连接,用于控制加密模块(8)的通讯通断状态以及防止4G远程通讯模块(9)向加密模块(8)倒灌电流;所述主控模块(1)固定安装于终端本体内部,所述4G远程通讯模块(9)和加密模块(8)固定安装于所述通讯单元内部,所述通讯单元通过插座插装于所述终端本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开关控制电路(6)包括三极管V29、V30、V37和V39,三极管V29的基极通过电阻R79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29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5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数据发送端SPI1_MOSI相连接,三极管V29的集电极与加密模块(8)的数据接收端E_MOSI相连接;三极管V30的基极通过电阻R88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30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50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数据接收端SPI1_MISO相连接,三极管V30的发射极与加密模块(8)的数据发送端E_MISO相连接;三极管V37的基极通过电阻R99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37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52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加密时钟使能输出端SPI1_CLK相连接,三极管V37的集电极与加密模块(8)的时钟输入端E_SCLK相连接;三极管V39的基极通过电阻R89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相连接,三极管V39的发射极通过电阻R39与4G远程通讯模块(9)的加密片选输出端SPI1_CS1相连接,三极管V39的集电极与加密模块(8)的片选输入端E_CSN相连接;所述加密电源使能输出端ESAM_PW_EN通过电阻R59与三极管V9的基极相连接,三极管V9的发射极与第一系统电源端VCC3V3相连接,三极管V9的集电极与所述加密模块(8)的电源端VCC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29、V30、V37、V39和V9为PNP型三极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加密功能的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辉代盛国张益鸣尹绍阳陈兆辉罗鑫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