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1711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9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控制器、多个执行模块和续流器;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每个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还用于当判断出单体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时,发送续流指令;每个执行模块用于将所述续流指令转换成动作执行指令;所述续流器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执行指令将单体蓄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单体蓄电池的开路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当单体蓄电池发生开路时可以自动续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蓄电池开路监测不到位、报警和抢修不及时的问题,大大缩短了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的时间,保障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电续流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进一步落实设备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决杜绝变电站蓄电池开路而引发的电网事件,保障站内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站内直流电源系统运行时,禁止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当前,变电站蓄电池的巡视主要由人工完成,人工运维巡视无法对蓄电池运行工况进行状态感知和监控,导致蓄电池开路报警时效不及时且无自动续流能力,从而引发电网的正常运行,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等事故。
[0003]可见,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蓄电池进行巡检的方式,存在对蓄电池开路监测不到位、报警和抢修不及时的问题,影响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蓄电池开路监测不到位、报警和抢修不及时的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控制器、多个执行模块和续流器;采集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蓄电池相连,用于采集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每个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还用于当判断出单体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时,发送续流指令;每个执行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将所述续流指令转换成动作执行指令;所述续流器分别与所述每个执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分别与每个单体蓄电池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执行指令将单体蓄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连通。
[0006]可选地,所述续流器包括:设置有多个续流槽的续流下盘、续流上盘、以及设置有续流棒的多个联动机构;每个续流槽中包括与单体蓄电池正极端相连的正极柱,以及与单体蓄电池负极端相连的负极柱;联动机构与所述执行模块相连,当接收到所述动作执行指令时,所述联动机构将设置在续流上盘的续流棒放置在续流槽中,使所述续流棒跨接在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中。
[0007]可选地,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动作线圈、续流棒支撑组件和下拉组件;所述续流棒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Y型支撑件,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续流上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Y型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动作线圈靠近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动作线圈包括电连线圈和弹出部件,当所述所述电连线圈得电时释放出所述弹出部件,使所述支撑杆带动所述Y型支撑件发生倾斜;所述下拉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续流棒且所述续流棒放置在所述Y行支撑件上,所述下拉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续流槽中。
[0008]可选地,所述续流器还包括设置在续流下盘和续流上盘之间的固定柱,用于使所述续流上盘和续流下盘相互分离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柱上。
[0009]可选地,所述下拉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弹簧件,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续流棒固定连
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续流槽中。
[0010]可选地,所述执行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还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一端与电源相连,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相连,所述继电器的常开开关第二端与所述续流器相连。
[0011]可选地,所述采集模块包括电压采集电路,其中所述电压采集电路包括: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二三极管和场效应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三电阻与所述单体蓄电池的正极端相连,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单体蓄电池的负极端相连;所述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还通过所述第四电阻接地,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五电阻接地。
[0012]可选地,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温度补偿电路,其中所述温度补偿电路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运算放大器和第三三极管;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与所述场效应管的源极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所述第六电阻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八电阻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通过所述第七电阻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相连。
[0013]可选地,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供电电路,用于为所述采集模块、控制器和多个执行模块提供电能;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发送报警信息。
[0014]可选地,所述采集模块为VM511单元,所述控制器为DSA

2364单元。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每个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电压值,再通过控制器对电阻值或电压值进行开路判断,当控制器判断出单体蓄电池存在开路的状态时,发送续流指令到相对应的执行模块,使执行模块将控制器发送的弱电指令转换成具有强电特性的动作执行指令,续流器则根据所述动作执行指令将发生开路的单体蓄电池的正负极两端连接起来,实现了单体蓄电池发生开路后的自动续流,保证了蓄电池组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技术可以对单体蓄电池的开路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当单体蓄电池发生开路时可以自动续流,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蓄电池开路监测不到位、报警和抢修不及时的问题,大大缩短了蓄电池组脱离直流母线的时间,保障了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续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组与续流器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行模块的电路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压采集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0023]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温度补偿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一
[00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保护装置100包括:
[0027]采集模块110、控制器120、多个执行模块130和续流器140;
[0028]采集模块110分别与蓄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蓄电池200相连,用于采集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
[0029]所述控制器120分别与所述采集模块110相连,用于接收每个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还用于当判断出单体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时,发送续流指令;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包括:采集模块、控制器、多个执行模块和续流器;采集模块分别与蓄电池组中的每个单体蓄电池相连,用于采集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采集模块相连,用于接收每个单体蓄电池的电阻值或/和电压值,还用于当判断出单体蓄电池是否存在开路时,发送续流指令;每个执行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用于将所述续流指令转换成动作执行指令;所述续流器分别与所述每个执行模块的输出端相连,还分别与每个单体蓄电池相连,用于根据所述动作执行指令将单体蓄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器包括:设置有多个续流槽的续流下盘、续流上盘、以及设置有续流棒的多个联动机构;每个续流槽中包括与单体蓄电池正极端相连的正极柱,以及与单体蓄电池负极端相连的负极柱;联动机构与所述执行模块相连,当接收到所述动作执行指令时,所述联动机构将设置在续流上盘的续流棒放置在续流槽中,使所述续流棒跨接在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动作线圈、续流棒支撑组件和下拉组件;所述续流棒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和Y型支撑件,所述支撑杆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续流上盘的外表面,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Y型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动作线圈靠近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所述动作线圈包括电连线圈和弹出部件,当所述电连线圈得电时释放出所述弹出部件,使所述支撑杆带动所述Y型支撑件发生倾斜;所述下拉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所述续流棒且所述续流棒放置在所述Y型支撑件上,所述下拉组件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续流槽中。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续流器还包括设置在续流下盘和续流上盘之间的固定柱,用于使所述续流上盘和续流下盘相互分离的设置在所述固定柱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组件包括固定杆和弹簧件,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续流棒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弹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续流槽中。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桃胜贺星煚刘东甘洪丽张弦杨瞬杨磊郑野郭韬谢翔杰赵芮陈思毅赵长松吴发旺李续饶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市北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