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1699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16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冲泡棉粘贴在电芯内侧,整体放入组装工装中;所述端板PC粘贴在模组最外侧电芯外侧;所述双面胶粘贴在端板内侧;所述模组底部PC粘贴在模组底部;所述钢带圈套在两侧端板外侧;所述塑料载体上设置多个凸台和限位槽;所述转接螺柱放置在塑料载体的凸台上;所述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份放置在塑料载体的限位槽内;每个转接螺柱分别穿过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所述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通过激光焊接与模组的各极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减少汇流排种类及长度,确保内部正负极输出均在航插面板前端,与外部正负极更接近且不会出现异型串联汇流排,亦可以降低材料及模具成本。亦可以降低材料及模具成本。亦可以降低材料及模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锂离子储能电池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发展及居民用电量日益增加,造成用电波峰波谷差异越来越大。储能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主要途径,锂电储能便是其中一种。目前均采用集装箱储能站,为匹配集装箱,储能单元外形需向标准机柜看齐。传统车载使用的模组结构会导致串联汇流排较长影响整体成本,不能完全适用于储能单元的组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
[0004]本技术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包括2P串联排,1P输出排,转接螺柱,塑料载体,缓冲泡棉,模组,端板PC,端板,钢带圈,模组底部PC,双面胶;
[0005]所述缓冲泡棉粘贴在电芯内侧,整体放入组装工装中;所述端板PC粘贴在模组最外侧电芯外侧;所述双面胶粘贴在端板内侧;所述模组底部PC粘贴在模组底部;所述钢带圈套在两侧端板外侧;所述塑料载体上设置多个凸台和限位槽;所述转接螺柱放置在塑料载体的凸台上;所述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份放置在塑料载体的限位槽内;每个转接螺柱分别穿过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所述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通过激光焊接与模组的各极柱连接。
[0006]转接螺柱由一个底片和两个螺柱组成;每个2P串联排和1P串联排分别设置两个定位孔,每个转接螺柱的两个螺柱分别穿过所述定位孔。
[0007]所述模组底部PC由两条角钢形状的PC条组成,模组底部PC通过自身背胶粘贴在模组底部两个长边处。
[0008]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能显著改善储能单元成组方式及匹配性。传统储能模块内部串联最小单元为模组(传统方式为模组与模组串联,电芯只能模组内串联),本技术中串联最小单元为电芯,当多个模组串联时可实现模组间电芯串联,串联成组方式更加多样,对不同模块的尺寸匹配性更高。此设计可减少汇流排种类及长度,确保内部正负极输出均在航插面板前端,与外部正负极更接近且不会出现异型串联汇流排,上述设计亦可以降低材料及模具成本。根据集装箱深度、宽度及模块在客户端的排布方式,按需求增加模组数量,模组可实现横向及纵向排布以满足不同客户的尺寸需求,针对不同客户需求仅需更改模块的箱体尺寸,内部零部件可以通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模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模组半成品组装示意图之一;
[0013]图4是本技术模组半成品组装示意图之二;
[0014]图5是本技术模组组装完成后的模组状态。
实施方式
[001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包括2P串联排1,1P串联排2,转接螺柱3,塑料载体4,缓冲泡棉5,模组,端板PC7,端板8,钢带圈9,模组底部PC10,双面胶11。
[0017]如图2所示,缓冲泡棉5通过自身单面背胶粘贴在电芯6内侧,起到缓冲和支撑作用。端板PC7通过自身单面背胶粘贴在外侧电芯6外侧,起到绝缘防护的作用。双面胶11粘贴在端板8内侧,组装时双面胶11与端板PC7粘结,防止组合后零件相对滑动。
[0018]如图3所示,将图2所示零件按串联方式放入挤压工装,按要求挤压至所需尺寸。模组底部PC10通过自身背胶粘贴在模组底部两个长边处。将钢带圈9套在两侧端板指定位置后松开挤压工装,完成模组半成品组装。
[0019]如图4所示,将塑料载体4放置在模组顶部,塑料载体4自身限位结构可防止塑料载体4在模组顶部晃动;将转接螺柱3放置在塑料载体4内部凸台内,两者相互匹配进行定位;将2P串联排1与1P串联排2按要求放置在塑料载体4和转接螺柱3上方,通过塑料载体4的凹槽进行限位,2P串联排1与1P串联排2上的开孔与转接螺柱3配合。塑料载体4中部为走线槽,塑料载体匹配的两电芯之间及透气阀的开孔,用于减小线束固定间距确保线束不晃动,可进行线束固定。采用激光焊接将2P串联排1与1P串联排2焊接在模组的各极柱上。
[0020]如图5所示, 组装完成后的模组状态。
[0021]通过上述安装固定,多个模组串联时可实现模组间的电芯串联,相较于传统模组只能模组内电芯串联,在多个模组串联时更具优势。对现有集装箱储能的储能单元尺寸匹配性更好。现有模组结构采样线固定及装箱更适合自动化组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组间电芯串联的储能模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2P串联排(1),1P串联排(2),转接螺柱(3),塑料载体(4),缓冲泡棉(5),模组,端板PC(7),端板(8),钢带圈(9),模组底部PC(10),双面胶(11);所述缓冲泡棉(5)粘贴在电芯(6)内侧,整体放入组装工装中;所述端板PC(7)粘贴在模组最外侧电芯(6)外侧;所述双面胶(11)粘贴在端板(8)内侧;所述模组底部PC(10)粘贴在模组底部;所述钢带圈(9)套在两侧端板外侧;所述塑料载体(4)上设置多个凸台和限位槽;所述转接螺柱(3)放置在塑料载体(4)的凸台上;所述2P串联排(1)和1P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宗生仝翠英
申请(专利权)人:红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